飄天文學 > 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277章:誰入地獄——元君廟仰韶墓地
    根據蘇亦收集到的資料以及實地考察結果,長春現存僞滿時期的建築,可以分爲兩條軸線。

    第一條,是斯大林大街(舊大同大街),是長春站往南,建國忠靈廟爲終點;第二條則是新民大街(舊順天大街),從臨時皇宮(現地質宮)往南,把僞滿八部等官廳串聯起來,到新民廣場(順天廣場)止。

    從這些規劃,很容易推斷出來,這兩塊區域就是當初“新京”城市規劃的核心區域。

    而且,從五十年代開始,一直到七十年代,三十多年裏,整個長春城區並沒有太多大型新建築,依舊保持着當年新京規劃的模樣,因此,在這個年代遊覽長春,有種行走在歷史時空的錯覺。

    蘇亦很喜歡這種奇妙的體驗。

    然而,時間有限,他沒法在長春待很長的時間,能夠在研討會的幾天時間裏面,摳出一天的時間瞎逛,已是不容易。

    而且,要寫一篇小論文,他調查的“滿洲式”官廳建築已經足夠了。

    根據他的個人經驗,寫論文,選題就要足夠小,近現代長春城市規劃是一個大課題,這不是他的專業範疇,要研究這些課題,有建築學的大佬。不要說城市規劃,僅僅是長春“滿洲式”建築這個課題,對於他來說也足夠大,光憑他一個人,短短一天的時間,是沒有辦法弄完這些的。

    因此,他只能把選題繼續縮小。

    要給僞滿建組分類的話,按照蘇亦的分法,大致可以分爲五大類。

    一、軍政機關類。

    二、經濟集團類。

    三、宗教禮制類。

    四、文件單位類。

    五、市政單位類。

    毫無疑問,他研究的範疇就是第一類——軍政機構類建築。

    這一類建築大致有二十多處,主要分爲關東軍殖民軍事機關類跟僞滿國家行政機關。

    前者代表日方,後者代表僞滿方面。

    再細分,主要包括曰本關東軍軍事基地及官邸、僞滿官廳及官邸建築。

    因此,他又在這個大類繼續細分,只研究僞滿官廳及官邸建築。

    因爲關東軍軍事類建築,太分散了,除了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的關東軍司令部以及憲兵司令部比較好找之外,其他的基地都比較偏,蘇亦根本就沒有這個時間去一一做調查。

    只能一再縮小研究範圍。

    而僞滿官廳,蘇亦跟吳鎮武逛了個遍,從第一廳舍到第十四廳舍,除了被拆除的兩個廳舍,全部都做文物建築調查表存檔。

    其他部分,例如僞滿地政管理局,僞滿滿鐵綜合事務所,僞滿國務院總務廳宏報處,僞滿新京順天警察署等舊址,他也做了補充調查。

    實地調查,做到他這程度,也差不多夠了。

    從建築藝術風格來說,軍警類的建築主要是採用曰本建築文化風格,以便彰顯曰本地位。例如現在省委大樓,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就是朝着曰本名古屋山城建築,“帝冠式”和“山城堡壘”兩種元素結合以彰顯威嚴,不僅如此,它的大門還鑲嵌曰本皇室菊花章。

    相比較之下,僞滿官廳的建築風格則式另外一種呈現,它是曰本“帝冠式”的滿洲版,在其基礎上,又加入“五族協和”的政治思想,因此,也被稱爲“興亞式”。

    從這點來說,僞滿建築的興亞式風格,並不等同於曰本的“帝冠式”,它是其本土化的一種探索,是全新的“滿洲式”,奈何,僞滿統治時期短暫,這種風格的建築形式,並沒有繼續延續的機會。

    那麼研究僞滿時期的殖民建築歷史,有什麼意義?

    自然是有用,不同的學科研究有不同的學術意義。

    除了見證歷史,及其蘊含的警示價值之外,這些大面積的“興亞式”城市建築羣,在這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

    按照蘇亦的學術背景,他不可能去研究他們的建築史,沒有必要,但他卻可以從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去闡述它們的作用。

    可以說,在這個年代,全國範圍內,能夠認識文化遺產重要價值的學者,也沒幾個,更別談,應該如何去保護了。

    他回到南湖賓館以後,先一步整理資料,暫時還沒有辦法把文章弄出來,一些關鍵的文獻還沒有查閱,不能瞎寫,不過,這方面他也不着急。

    到時候,回北大再弄。

    要是北大圖書館沒有的文獻資料,再委託吳鎮武幫忙,這哥們,應該會很樂意的。

    現在嘛,自然也不能閒着。

    好不容易來了一趟長春,有着吉大那麼豐富的藏書資源不利用,那麼多浪費。

    ……

    美麗的長春坐落在吉大里。

    這是前世的梗。

    這個時候,吉大還沒有合併長春的衆多高校,就連後來的吉大校本部前衛南區都還沒有修建,只有老校區前衛北區。

    1978年的吉大老校區,一點都不老。

    尤其是雄渾大氣的理化樓,比北大的燕園的建築都要豪華。

    實際上,吉大直到1950年才從瀋陽搬遷到這裏,當時還叫東北人民大學,58年才改名。

    後來匡亞明調任吉大校長以後,吉大開始大面積的基建,比如豪華的理化樓就是60年代初建成的,主體六層,局部九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造型簡潔,立面對稱,整體頗顯莊重,只有檐口部分有簡潔的裝飾,檐下有仿斗拱的構件。

    該樓被稱爲長春建國初期的“十大建築”之一,這麼豪華的建築樓,在當年全國各大高校也是少的,就算北大也都沒有這樣的建築樓,而且,由於建築質量較好,該樓至今仍作爲教學樓正常使用。此外,還有文科樓,也是這個時候建成的。

    看到這棟建築,蘇亦也忍不住感慨,他前一天,滿長春尋找“興亞式”老建築,現在卻又開始參觀長春建國初期的“十大建築”之一,有着時空交錯的感覺。

    然而,理化樓是他第一處打開的“十大建築”嗎?

    當然不是。

    他第一處打卡的“十大建築”是南湖賓館,此外,昨天他還去同爲十大建築的省圖書館,以及地質宮。

    而地質宮原本是僞滿新皇宮舊址,結果只建設地下結構,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財力緊張而停工。解放後才重修,也是後來吉大博物館,現在還屬於長春地院,因爲是在新民大街的北端,他跟吳鎮武也就順道過去看了。

    至於省圖書館,純粹是去查資料。

    從某種意義來說,美麗的長春在吉大里面也不算錯,後世大部分“興亞式”建築,都成爲吉大的教學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