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敏君醫生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原本是在縣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兩年前主動申請調到泠泉鄉衛生所工作。

    蘭敏君拍拍回大娘的手,笑着安慰她:“回大娘,我說過,你要相信我們,更要相信科學。三丫好好地,孩子也好好地。等下你就可以看到他們了。”

    回大娘感恩戴德:“蘭醫生謝謝你,謝謝你,你是我們家的大恩人。”

    蘭敏君扶住她癱軟的身體,擡頭對梁錦榮說:“多虧了錦榮同志提供的設備和藥品,讓我們衛生所更加完善,對鄉親們的健康也有了更大的保障。”

    蘭敏君的聲音不大,但是在場的男女老少都聽見了。回大娘和會老爹愧疚地低下了頭。

    想起當時梁錦榮說要重修衛生所的時候,回家人不同意,一分錢的力也沒出。

    如今衛生所建成,第一個受益的,居然是他們回家。

    梁錦榮藉着看三丫,也看到了衛生所在衛生方面的改進,很是滿意。

    雖然沒有現代化的消毒技術,但是最基本的清潔和消毒處理還是很好的。

    蘭敏君嘆息:“咱們太缺人才了。當然,不光是咱們鄉下,就是縣裏,也卻。”

    梁錦榮何嘗不知,不僅泠泉鄉,就是整個陵安,她希望的人才也還有太多太多。

    “辦法總會有的。”

    這話算是安慰蘭敏君,也是給梁錦榮自己打氣。她的理想是豐滿的,然而,平地起高樓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實現的。

    光是泠泉以及西壩兩個鄉,梁錦榮就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讓所有的村子喫飽飯。若是以這樣的速度,想要達到她理想的繁榮,還差地遠呢!

    國家的土地已經實現了承包到戶,村民們種田的勁頭正盛,此時加大經濟作物的種植和培養,時機剛好。

    看着西壩鄉南寨村的平川稻田,心裏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王鄉長、許鄉長,我有個事想跟二位商量一下。”

    這兩位算是一路看着梁錦榮如何把最窮的鄉變成如今最富有的鄉村的,對她的想法一直都很期待。

    “我想建幾個工廠,讓咱們兩個鄉脫貧的速度再快一些。若是有可能,儘量讓兩個鄉的鄉親們集中居住,將原來的山地空出來建廠子。”

    許向榮:“這個恐怕行不通。西壩鄉我不曉得,但是泠泉鄉無敢保證,百分之百的村民不願意搬遷。”

    西壩鄉的鄉長王昌齡也搖頭:“之前也有過去北大荒移民的政策,但是沒有人去。所以,這個事肯定行不通。”

    梁錦榮:“我知道,讓鄉親們離開他們祖祖輩輩的家鄉,肯定誰也不願意。但是,咱們要去的不是艱苦的北大荒,而是成年人有錢賺、未成年人有學上的好日子。

    所以,就需要二位幫忙做做鄉親們的工作。我這邊,也會選好地點,開始建樓房。等房子蓋好了,相信鄉親們心裏也能有點盼頭了。”

    王昌齡想的更深一點,他問梁錦榮:“那鄉親們搬遷,需要支付安家費嗎?”

    梁錦榮苦笑:“不滿您說,要是一兩百套房子,我倒是不介意白送。可是兩個鄉的人口加起來,我也不敢打包票說能全送。

    畢竟新的居民區既要建工廠,還要蓋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確實力不存心。

    不過,我覺得鄉親們要是願意種植經濟作物,換成現錢作爲補貼,也不是沒有可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