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賽點 >225 似曾相識
    “……明明我已經提前預約了,你們也已經告訴我,下午三點沒有問題,然後現在又臨時告訴我沒有檔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你們不給我一個交代,我今天就在這裏不走了。”

    “這是我的權利,你們必須給我一個答案。”

    “我已經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了,但你們卻把我當作傻瓜。如果下午三點不行,那麼到底是誰在使用場地?爲什麼他能夠佔用我的時間而把我擠出去?我需要一個解釋。”

    抵達賓厄姆頓完成酒店入住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賽事辦公室簽到。

    其實,這些事情是托比亞斯能夠幫助高文完成的,但高文第一次參加職業賽事,他自己也有些好奇,再加上自力更生習慣了,所以他還是和吉隆、麥克唐納德一起前往,當然,托比亞斯也一路陪同——

    這位頂尖經紀人,正式開始成爲高文團隊的一員,現在終於有些實感了。

    可是,才進入賽事辦公室就看到了一出“鬧劇”,似乎出現了一些衝突,小小的房間裏堵塞住了排隊隊伍,一時之間根本進不去。

    高文憑藉着身高優勢,穿過人羣,一眼就看到了鬧劇的主人公——

    揚尼克-漢夫曼!

    南加州大學的老對頭,他怎麼可能不認識呢?

    就在高文他們滿頭霧水的時候,吉隆又看到了另外一個熟悉臉孔,維吉尼亞大學的萊恩-肖恩。

    在全美冠軍賽上,他們是你死我活的死敵,洛杉磯同城德比的恩怨就無需贅言了,吉隆在單打賽場晉級道路上也正是淘汰肖恩進入十六強的;但是,離開大學的範圍,他們都是職業賽場上的新鮮人。

    除了肖恩和漢夫曼之外,高文剛剛也看見了自己的單打半決賽對手丹尼斯-阮,兩個人也同樣友善地頜首打了招呼。

    熙熙攘攘的熱鬧身影,恍惚之間有些似曾相識,彷彿又回到了雅典,彷彿又是全美冠軍賽,只是換了一批參賽選手,但熟悉的面孔依舊倍感親切。

    此時就可以看出來,其實NCAA球員們的規劃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處,充分利用夏天的時間參加希望賽和挑戰賽,爲新賽季做準備,更爲自己的職業生涯做鋪墊。

    曾經在大學賽場刺刀見紅地展開廝殺,但進入職業賽場,反而因爲NCAA的經歷而平添了些許親近之感。

    吉隆詢問了一下肖恩,肖恩三言兩語就說明了情況。

    其實,就是練習場地訓練時間的問題。

    抵達一個全新賽事全新場地,首先,球員們需要日常訓練,賽事期間每天都是如此;其次,球員們需要熟悉場地,特別是剛剛抵達的時候,這都使得練習場的安排十分講究。

    練習場分爲兩種,一種就是普通練習場。

    人人都可以練習,但全部都必須預約時間,畢竟所有球員都需要練習,而且普通練習場沒有嚴格的練習時間規定,三個小時、五個小時都沒有問題,只要提前預約,方便賽事組織者安排就可以了,這也越發凸顯出練習場預約的重要性。

    一種則是賽場練習,也就是適應比賽場地。

    越大型的比賽,場地的區別就越明顯,一號場地、二號場地、三號場地等等之間的區別都格外巨大。

    其中,一號場地自然就是容納觀衆人數最多的中心球場,因爲空間寬敞、座位繁多,所以整個氛圍都是不一樣的,氣流、光線、溫度、聲音、空間感等等都不同,擊球感覺也不同,適應和沒有適應過就是兩回事。

    但顯然,不是每位球員都能夠進入一號球場適應場地的,往往只有最頂尖最大牌的球員才擁有這樣的機會。

    因爲場地就只有一個,哪怕賽事組織者限制了訓練時間,一般都是一個小時最多兩個小時,但依舊供不應求。

    也正是因爲如此,適應場地的訓練,就不是預約,而是申請。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預約系統、賽事安排都是理所當然的。

    賓厄姆頓挑戰賽只是一項小賽事,練習場的安排並不是一件難事,而且賽事已經運營了整整二十年,賽事總監早就已經不是菜鳥,但怎麼會犯時間衝突的低級失誤呢?

    最大的可能性應該就是某位大牌球員——亦或者是大牌經紀人,向賽事施壓,鳩佔鵲巢地拿走了原本應該屬於漢夫曼的練習時間,反正漢夫曼是沒有經紀人也沒有靠山的大學球員,最多也就是抱怨抗議一下,卻無法做出實質性的反抗。

    其實,不需要工作人員給漢夫曼答案,等待時間到了,自然就能夠知道佔用漢夫曼練習時間的球員是誰了。

    窸窸窣窣。

    窸窸窣窣。

    辦公室門口的消息很快就已經傳了開來——

    亞歷山大-茲維列夫(Alexander-Zverev)。

    那麼,茲維列夫到底是誰?

    在深入介紹茲維列夫之前,需要先說一個小小的概念。

    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聯手稱霸網壇將近二十年,他們被媒體譽爲“四巨頭”,後來穆雷因爲傷病而掉隊,“四巨頭”也就剩下“三巨頭”,他們聯手壓制了整整一輩“80後”、“90後”的球員們,沒有人能夠突破他們的封鎖。

    時間,是他們唯一的敵人。

    一直到後來,伴隨着年齡和傷病的增加,他們的統治力稍稍鬆動,特別是僅次於大滿貫的大師賽開始逐漸失守,一羣“95後”球員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涌現,搶班奪權,然後經歷時間考驗,慢慢形成了“三小巨頭”——

    1996年出生的俄羅斯球員丹尼爾-梅德韋傑夫(Daniil-Medvedev),1998年出生的希臘球員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Stefanos-Tsitsipas),還有1997年出生的德國球員亞歷山大-茲維列夫。

    其中,茲維列夫是最早出成績的。

    出生於網球世家的茲維列夫,他和哥哥都是職業網球球員,爲了區別兩兄弟,弟弟也被成爲小茲維列夫。

    今年年初,小茲維列夫贏得澳網青少年組冠軍,並且成爲青少年世界第一;2016年,年終世界排名就已經殺入前三十名;2017年,他又成爲首位贏得大師賽冠軍的90後球員,而且世界排名已經來到了第三。

    一系列榮譽數字都能夠看得出來,小茲維列夫毫無疑問是“95後”球員的領軍人物,在自己十九歲的時候就已經連續擊敗過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從天賦到實力都是毋庸置疑的頂尖存在。

    即使回到現在,年僅十七歲的茲維列夫,從去年開始征戰職業賽場,進入正式轉入職業,早早就已經展現出頂尖能力。

    也難怪,聽到茲維列夫的名字,人羣就嗡嗡議論了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