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賽點 >592 試驗對象
    反斜線!

    回頭球!

    約翰森在自己發球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試圖通過正手進攻爲自己贏得更多優勢。

    然而,高文還是技高一籌!

    的確,接發球完畢之後,高文的腳步正在朝着正手位補防,但第一時間就注意到約翰森準備側身正手擊球的時候就已經急停急轉完成移動了——

    因爲約翰森的身體重心已經提前泄漏了他的擊球意圖,除了反斜線之外,沒有其他可能。

    小碎步,再小碎步。

    高文用一連串眼花繚亂的腳步調整,提前到位,甚至還有時間在原地調整重心,雙手反拍早早做好引拍動作,視線餘光快速瞥了約翰森一眼。

    蹬地!轉體!

    卻在出手瞬間,故意稍稍停頓片刻,充分利用自己提前預判提前移動爭取到的優勢,延遲出手擊球——

    上一分是搶節奏;這一分則是拖節奏。

    眼看着約翰森的腳步已經啓動,快速橫向移動補防直線空檔,高文的揮拍動作纔出手,手腕往外的力量稍稍改變爲往內的推送,並且整個收拍動作也發生改變,充分完成一個迴環的圓圈。

    然後!

    直線的出手就變成斜線。

    當然,面對約翰森的側身正手衝擊,在出手前改變擊球方向,這是非常非常冒險的,很少球員會這樣做,因爲稍稍不注意,就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而自己送出失誤。

    但這一次,高文非常巧妙。

    他沒有全面發力,只是一拍簡單的輕打;而且,故意將斜線拉得又輕又薄,在自己放棄主動發力的情況下,肌肉控制全部集中在手腕的細節上,蹬地轉體的動作格外充分,最重要的是,意識非常清醒也格外堅決。

    嗖。

    高文的回球落在約翰森發球區之內又持續往外彈跳出去,可以明顯看到強烈外旋。

    也正是因爲高文沒有強行打破自己的揮拍軌跡,以柔克剛、以巧取勝,整個擊球反而沒有想象中那麼冒險。

    此時,即使約翰森預判成功、移動方向正確,估計也很難追上了,更何況,約翰森的腳步正在朝着另外一個半場飛奔。

    得分!行雲流水,輕鬆寫意!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結局,約翰森依舊在奔跑着,並且依舊在轉頭看向球場另一側,滿臉都是困惑:

    高文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這一次,約翰森的發球以及第一拍進攻銜接都按部就班,完全按照自己的預期進展,但爲什麼轉眼就丟掉這一分;而且高文的擊球看起來如此輕鬆如此簡單,沒有花費力氣也沒有冒風險,怎麼回事?

    “比賽,高。”

    在連續贏得三分之後,高文就全場比賽首次破掉約翰森的發球局,迎來“2:3”的領先。

    但是,高文依舊沒有握拳慶祝。

    視線裏,約翰森可以看到,高文就只是原地輕輕跳躍一下,看了看自己的擊球落點,因爲距離關係而看不清楚表情,但放鬆的肢體語言依舊能夠輕而易舉地感受到高文的自信滿滿,這讓約翰森有些鬱悶——

    爲什麼不握拳呢?

    任何一位觀看過高文在美網比賽的觀衆,應該都對高文的比賽風格印象深刻,握拳慶祝提升士氣無疑是最令人振奮的時刻,每次贏得關鍵比賽,高文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慶祝方式總是能夠引爆球場氣氛。

    但是剛剛,高文連續打出好球,卻爲什麼沒有握拳呢?

    難道破發不值得慶祝嗎?還是對抗不夠激烈?因爲他沒有能夠帶來足夠威脅和衝擊逼迫出高文的最佳狀態?

    “爲什麼爲什麼爲什麼”。

    滿腦子全部都是問號。

    不過,約翰森是絕對不會開口詢問高文的,這也太丟臉了,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他應該傾盡全力,把高文逼迫到極致,那麼握拳時刻應該就會到來了吧?

    也正是因爲如此,約翰森在接下來的比賽裏,表現明顯得到提升,正反手的擊球質量都更加飽滿也更加充分,整個對抗的壓迫感和衝擊力都更加出色,而且防守到位率也有所提升,每次都是咬緊牙關移動。

    球場另一側,高文也是滿頭問號:

    這約翰森是大力水手嗎?局間休息嗑一桶菠菜,然後就能夠提升狀態?

    不過,比起大力水手來說,還有更好的解釋,那就是剛剛遭遇破發,約翰森意識到第一盤比賽面臨危機,所以及時提升狀態發起反擊;自然而然,高文也需要跟着提升狀態,站穩腳跟,保住優勢。

    其實,高文沒有握拳慶祝,並不是因爲太輕鬆太簡單,而是因爲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佈局和計算之上。

    第五局、第六局,也就是第一盤中段,依舊是戰略部署並且取得初步成效的階段,高文需要收集數據,並且爲後續比賽做鋪墊,所以,大腦始終在運轉着,得分和失分都沒有必要太過激動。

    慢慢地,高文已經摸索出正確的得分方式,對陣約翰森的這場比賽也就逐漸明朗起來——

    節奏,這是核心。

    爲什麼高文一直在接發球環節嘗試不同的手法,一會兒納達爾一會兒費德勒,就高文在自己發球局裏不斷改變發球排列組合一樣,歸根結底是在打亂節奏、破壞規律,從自己第一拍觸球的時候就醞釀變化。

    如此嘗試,肯定不是次次都能夠奏效,約翰森的發球基本功確實紮實,高文也不是機器人,每次接發球都能夠完美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必然面臨一些風險,但收穫卻是豐厚的,因爲約翰森始終沒有辦法在自己的舒適領域擊球。

    約翰森一直在試圖進入自己的擊球節奏,但高文拒絕給他機會,從第一拍觸球開始,再到後續佈局:

    偶爾用上旋球壓到底線深區形成擠壓,偶爾用下旋球完成過渡改變節奏;偶爾上步搶上升點壓縮進攻銜接,偶爾有意識地放慢出手節奏並且結合旋轉的變化打破規律。

    最重要的是,擊球線路始終在變化——

    上一次反手挑戰直線,那麼這一次就小斜線;上一次正手斜線,那麼這一次就直線。哪怕冒着變線失敗的風險,或出界或下網,但擊球線路的排列組合必須豐富起來的戰術卻始終不曾動搖。

    而且,高文放棄追求極致落點的冒險擊球,而是通過輕重緩急的擊球變化充分調動約翰森。

    這恰恰是約翰森最最不喜歡的比賽方式。

    一旦高文完成佈局,最後一拍得分的擊球不需要冒險就能夠輕鬆完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