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末路之刃 >第五章 演講
    我還特意上網搜了關於這位即將上臺演講的演講者信息。

    (據百科資料顯示:侯院士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並擔任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高級顧問。)

    看來,這個侯院士雖比中科院的吳院士年輕個十多歲,可他在自己科學界的領域裏,同樣也是首屈一指的大牛。一想到終於有一位有分量的科學家,願意在風口浪尖之時現身說法,我就開始激動起來。

    激動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期待他究竟會用怎樣鏗鏘有力的口吻,駁斥前輩(吳)前陣子發表的末日論,澄清這個害我停課那麼久、害我有機會成爲一個殺人兇手的末世謠傳!

    而次要原因則是:想到之前一直在班羣裏喊話說“這次末日一定會到來”的周旭,待會肯定會有人在羣裏對他進行瘋狂地嘲諷和取笑,出現滿屏幕打臉的“哈哈哈......”對此,我腦海裏已經有畫面了。

    接下來,演講即將開始,由主持人介紹侯院士出場:

    ——“讓我們歡迎!侯院士上臺演講!”現場立即迎來一片場下觀衆發出的熱烈掌聲,我也不禁跟着輕拍鼓起掌來。

    鏡頭畫面中,一個高高瘦瘦,有着些許白髮,戴着無框眼鏡的中年人站上了媒體招待會的講臺。露出上半身灰麻色的高級西裝,看上去嚴肅可靠。(字幕出現:“候振寧”)

    候院士上臺後,推了一下鏡框後,便着手整理桌上早已放好的演講稿。(過程中,不知道我是不是有些過於敏感了,總覺得他翻弄着講稿的手,好像在微微地顫抖。)

    十餘秒過後。過程中,除了見他擡頭看了一眼鏡頭,流露出幾分不自然的沉重,其餘時間裏仍是低下頭一言不發。正常來說,演講人走上演講臺後,不就可以直接開講了麼,怎麼會醞釀這麼久。

    接近半分鐘過去。現場變得異常的寂靜,只有偶爾“咔嚓”一聲的相機快門聲。

    可以看到負責現場直播新聞的導播,意識到畫面已在候院士身上停留過久,無奈地將鏡頭畫面從人物的近景特寫上,切回至演講場地的大環境中,試圖從鏡頭畫面方面緩和氣氛。

    與此同時,通過新的直播畫面,還能看到一名疑似現場的工作人員正站在觀衆席臺下,舉起手向着候院士發話。(從看他的手勢和動作看,應該是與跟侯院士確認是否出現了什麼異常狀況。但侯院士似乎並沒有理會。隨後,這名工作人員又摁住耳麥,好像說了些什麼。)

    這段準備發言的時間,可真是有史以來見過最長的,觀衆們都快等不及了,現場開始議論紛紛,弄得我也緊張了起來。聰明的主持人打算見機行事,她用異常冷靜的語氣又重新說了一遍開場:

    “接下來,請候院士進行講話。”現場又迎來一次稀稀疏疏的掌聲,明顯比一開始的鼓掌要弱得多。

    相信到了此刻,任何一個稍微能讀懂空氣的人都明白,現場氣氛已經瀕臨沉默的冰點。

    就在所有人都在感到詫異和不解的時候。

    突然,候院士低下頭,拿起講臺上放好的一摞演講稿。

    ——竟然當場撕碎!!!

    這一舉動霎時引起了全場轟動,從各個角度打來閃光燈的頻閃能把人晃暈過去。並且從鏡頭後景看見,安保人員正摁住耳麥,等待最新的指示。

    候院士立即開始一段語氣真摯的發言:

    “發言之前,我先聲明一下。我接下來要發表的言論,不僅是我個人的主張,同時也是我所屬的研究所同事們,以及我接觸到的大部分學生們的共同意見。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我們現在這個應對措施,完全是錯誤的,是往着未來浩劫無數的方向發展的,簡直瞎搞,但卻沒人敢說!爲什麼關鍵時刻,所有人都怕承擔責任呢?”

    “請大家冷靜聽我說,吳老所說的‘世界即將引來一場全球性的危機’,這個消息完全可靠,但目前而言,日期的說法並不準確。經過中科院內部小組後續的粗略計算,估計應該不到半年,也有可能來得更快。”

    各組閃光燈打在候院士的身上,燈下的記者們爭相搶問。

    某記者:“所謂的‘末日’,究竟是以怎樣的形式對人類文明造成打擊?”

    某記者:“末日來臨時有什麼徵兆?”

    某記者:“是核危機嗎?”

    某記者:“關於廣爲流傳的‘天外來物說’“地殼運動說”等,您有什麼看法。”

    某記者:“地球真的會毀滅嗎?”

    某記者:“我們目前是否有能力解決?”

    某記者:“相關的調查資料和信息會公開透明嗎?”

    某記者:“如何看待吳院士被拘一事?”

    ......

    候院士擺手喊停,等記者停止提問後,說:“時間有限,我只迴應一部分。”緊接着又看了一眼周遭的工作人員,隨即語速加快:“它不是突然就到來了,而是漸進式地對我們的環境逐漸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當然,地球是不會毀滅的,摧毀的只是我們微不足道的人類文明。災難的過程當中,不排除會引發核危機。關於有什麼徵兆這個,根據計算機演算數據顯示,最後整片天空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會是紅色的,這幾乎無法避免,具體成因我們還在調查,如果程序允許,流程批過,接下來我們會採用更高級別的計算機進行運算,並進一步公佈結果。”

    某記者:“所以我們應該把調查重點放在天空對嗎?”

    某記者:“請問是某種天外來物嗎?”

    某記者:“現在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某記者:“您認爲,我們可以採取怎樣的措施?”

    ......

    “很抱歉,我沒有那個本事算出末日的精確時間,上面也沒有給我這個權限參與任務,我的組員們都爲此研究調查夜以繼日,拼盡全力。”

    “但是各位,關於有關措施方面,即使終將還是無法準確預測災難的到來,即使人類的積極意義是極有限的,但我仍認爲還是有必要提前佈置救援工作,例如建設避難所,例如修築抗洪抗震等工程。當然,在公共救援這方面我不是專業的,隔行如隔山,因此我也希望能聽見有關專業人士們爲國爲民,敢於發聲,勇於獻言!”

    “我強烈建議所有的羣衆,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去抵禦,參與進來,這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危機!我們應當尋求人類在最後關頭的團結,相信求生是有意義的,相信象徵希望之微光是能夠彼此照亮的,讓全人類如此短暫卻璀璨文明,最終冠以希望和光明吧!而不是像這樣讓更多的人陷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