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六十八章 開臺之辯
    “正是,王爺何以得知?”

    鄭森愕然道,這南陽王竟然知道他,還知道他是鄭芝龍的長子,這讓鄭森始料未及。

    “鄭家開臺有大功,本王不日就將赴臺開荒,鄭氏父子,焉能不瞭解一二?”朱琳澤笑道,“既然你是鄭芝龍之子,本王也知道你的來意。”

    “王爺何以知之?”鄭森故作不解道。

    “你們此番前來不就是爲本王開臺一事而來麼?本王與你辯駁一番,若是你贏了,本王就向祁府尹求個情,將所捕生員全部釋放。若是你輸了,你便讓這些生員散去,莫要爲難祁府尹,何如?”

    鄭森看了看身後的那些生員,顯然這些生員都對鄭森非常信任,都點頭表示願意讓鄭森去和朱琳澤辯論。

    “既然王爺知道我鄭家在開臺,敢問王爺爲何還要向朝廷奏請開臺?我鄭家開臺,替朝廷安置數萬浙閩粵沿海流民,家父更是兢兢業業爲朝廷鎮守東南海疆,保得東南海面太平。

    聖上若是要開臺爲何不將此任交予我父?就算聖上要令遣他人開臺,大可以派遣一大臣帶領流民渡海開臺,更合規矩。王爺是宗藩,宗藩開疆,與大明祖制相悖。”

    鄭森率先向朱琳澤發難,言下之意就是鄭家不反對朝廷開臺,但朝廷可派遣一大臣渡海開臺,更符合大明朝的制度。

    鄭家的心思朱琳澤焉能不明白,無非是想獨佔臺灣,壟斷和日本琉球、荷蘭人、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的貿易罷了。

    臺灣荒蠻煙瘴之地,朝中恐怕沒有哪位大臣願意去。就算去,朝中也很難找出幾個對臺灣情況比較瞭解的大臣。

    就算找出了,也九成是福建人,八成是閩南人,這些閩南籍朝臣多半與鄭家有關聯。鄭森的岳丈泉州惠安鄉紳董先彪就是崇禎十年的進士。

    因此如果讓崇禎皇帝派遣大臣出海開臺,和鄭家自己開臺沒有什麼區別。

    朱琳澤不知道這是鄭芝龍的意思還是鄭森的意思,這鄭家父子,可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既然鄭總兵開臺多年,想必臺灣已經懇闢不少良田,安置了不少丁口。”朱琳澤說道。

    “正是,家父開臺已有近二十餘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沒有苦勞也疲勞矣。”鄭森不假思索地答道。

    “如果本王沒記錯的話,最早登臺開臺之人,乃是海澄人顏思齊,你父親當初就是爲了娶顏思齊之女,將你們孤兒寡母拋棄在日本。”朱琳澤笑道。

    “王爺!這於你開臺之事,又有何關係?!”朱琳澤這句話說到了鄭森的痛處,鄭森不由得怒道。

    見鄭森被激怒,朱琳澤對辯贏鄭森更有把握了,這時候的鄭森不過是個十九歲的毛頭小子。

    雖然朱琳澤現在的生理年齡也是十九歲,但他的心理年齡可是有三十五六歲,他在後世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所接收的信息量和學到的東西遠不是十九歲的鄭森可以比的。

    “當然有關係,你父親是在顏思齊死後,才接手的開臺事業,崇禎元年,福建大旱,谷價騰涌,鬥米百錢,飢殍載道,死者不計其數。你父親是在福建佈政史熊文燦的支持下,才招得數萬災民移民臺灣墾荒。

    而在你鄭森口中,開臺之功勞就成了你鄭家一家的,這是何道理?難道你父親的老丈人顏思齊,熊文燦和朝廷就沒爲開臺出力?

    從崇禎元年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六年過去了,既然鄭總兵開臺成績斐然,爲何十六年也不見你們鄭家向朝廷上呈臺灣漢民的籍冊?請求朝廷設府置縣?爲何朝廷不見你們鄭家上繳一粒糧米?一分銀子?

    難道臺灣是你們鄭家的私產,你們鄭家想裂土封疆不成?”

    “開臺甚爲不易,臺灣不僅有我們漢人,佛郎機人,紅夷人也盤踞臺灣,還有倭人,東番土人時常騷擾。”

    朱琳澤句句切中要害,鄭森思來想去,也沒找到朱琳澤這些話的中破綻,不得已只能暫時先避開鋒芒,轉移話題。鄭家要裂土封疆,這頂帽子扣的實在是厲害,鄭森也不敢接這個辯題。

    這南陽王脣槍舌劍,要是和他辯論這個敏感的辯題,稍有不慎,就會陷入他的圈套。

    既然鄭森轉移話題,朱琳澤便順着他的話題說下去,讓鄭森心服口服。

    “既然鄭公子提及佛郎機人,紅夷人,倭人,那本王便與你聊聊也無妨。你父親尼古拉斯·一官可是西洋人的紅人啊。”朱琳澤依舊是笑容滿面。

    他開臺直接觸犯了鄭氏集團的利益,想和鄭氏集團互幫互助,攜手開臺無疑是癡心妄想。

    鄭氏集團要是不把他當敵人,也不會火急火燎地派鄭森到南京,聯合南京的東林復社人向他發難。

    當他奏請開臺的奏疏上呈給崇禎皇帝的那一刻,鄭氏集團便已經把他當成敵人。鄭氏集團的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鼾睡?

    尼古拉斯·一官是鄭芝龍的教名。當初鄭芝龍爲了取得葡萄牙人的信任,更好地做葡萄牙人的代理,接受基督教洗禮入了基督教。

    不僅僅鄭芝龍入了基督教,他的兩個弟弟鄭芝虎、鄭芝豹也接受基督教洗禮入了教。他們的教名和他們中文名一樣好記,分別是尼古拉斯·二官,尼古拉斯·三官。

    至於鄭森,朱琳澤還沒有幼稚到產生把鄭森收爲己用的想法。收李定國是因爲李定國成年後就跟隨張獻忠輾轉各地,已經有了幾年的實際作戰經驗。

    而鄭森,也就是後來的鄭成功,軍事上,尤其是海上作戰的經驗是在其父鄭芝龍降清後才慢慢積累起來的。

    與其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還不如直接用李國志這種老海寇來的實在。甚至直接僱傭索爾這個亡命之徒都比收鄭森爲己用的幼稚想法靠譜。

    父親和兩位叔叔入教是極爲機密的事,這南陽王又怎知道?鄭森心中暗暗喫驚。

    既然南陽王都知道他父親洗禮入教的事情,那麼鄭家和荷蘭人東印度公司,葡萄牙人的貿易,對於南陽王而言,自然也不是什麼祕密了。

    鄭森現在就有點懷疑是不是西洋人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這個南陽王。

    與朱琳澤的辯論,鄭森本來就處在下風。現在要是再議論下去,就要把他老爹和西洋人私自貿易的事情給抖露出來,雖然朝中知道的人也不少,但知道具體內情,知曉貿易利潤的卻不多。

    這南陽王對臺灣之事那麼瞭解,又知道他們鄭家和西洋人的貿易諸事,想來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王爺口才犀利,鄭森佩服,鄭森願賭服輸。”鄭森朝朱琳澤深深一躬。

    朱琳澤腹中已經打好了腹稿,正要繼續和鄭森一辯高下,沒想到鄭森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認輸了。

    鄭森今年才十九歲,作爲一個十九歲的少年能有這般考量的和心性,已經遠遠超出了那些同齡人。就這點,比侯方域、冒襄之流也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南陽王學識淵博,對臺灣之事瞭解甚深,確爲合適的開臺人選。鄭森才疏學淺,愧對諸位的厚望,對不住!”

    言罷,鄭森又朝身後的同行的江南士子深深一躬,以表歉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