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二百三十章 猛人迪門
    荷蘭是這個時期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此時英國內戰尚未結束,無暇顧及荷蘭,距離第一次英荷戰爭開始還有八年時間。荷蘭在歐洲的壓力並不大。

    荷蘭在遠東的艦船數量還算可觀。在遠東,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三國的海上力量,以荷蘭爲最。

    朱琳澤有和荷蘭人交過手,不過他兩次在海上與荷蘭人的衝突都是以多欺少,且對方僅有一艘武裝商船。

    要是這些武裝商船組成艦隊,同朱琳澤的艦隊在海上面對面的交鋒,究竟鹿死誰手,朱琳澤心裏也沒底。

    而荷蘭人要是加入他和鄭芝龍的戰局,完全有左右勝局的可能。雖然荷蘭僅僅只能夠左右海上的勝局,但朱琳澤以海起家,竹塹是他最重要的根據地和貿易據點。

    要是丟了竹塹,不僅要損失每年和西班牙人的貿易收入,竹塹的農田和各色工廠也將化爲烏有。

    “此番南征鄭芝龍,何人爲主帥?”

    左良玉的問題將朱琳澤從思緒中拉扯回來。

    此前兩次北伐都是朱琳澤親自掛帥,但這一次他必須留在南京着手解決內政,無法再隨軍南征。

    掛帥的人選朱琳澤也很頭疼,平心而論,朱琳澤是想讓閩王軍的馮雙禮掛帥的。

    但馮雙禮雖然表現出衆,但終究還是太過年輕資歷尚淺。而黃得功與左良玉,二人皆是老將,且身居高位,讓馮雙禮一個小年輕掛帥,他們肯定會不服。

    既然馮雙禮不能掛帥,那怪帥的人選就只能從左良玉和黃得功二人之間選擇。

    相比黃得功,左良玉的資歷更深一些,官爵也更高,論親疏,左良玉的關係也和他更爲親密。

    至於兩人的才能則是半斤八兩,沒什麼好挑,弘光朝但凡能有個像樣的將帥之才,朱琳澤都不至於悽慘到從這兩人中挑選掛帥之才。

    “左帥乃是本朝定策元勳,本朝第一武臣,此帥印非左帥莫屬。”朱琳澤說道。

    馮雙禮對左良玉掛帥沒意見,他也知道他資歷淺,這個帥印不可能落到他頭上。

    黃得功倒是有一些想法,他對這場戰爭的理解比較粗淺,以爲雙方的戰爭將止於陸地上。

    陸上實力弘光朝對鄭芝龍等人的軍隊有着壓倒性的優勢。在黃得功看來,這次南征閩粵輕而易舉。要是南征閩粵他能掛帥,自然是無限風光的事情。

    然而黃得功忽略了弘光朝在海上並不佔優勢,而大海,則是閩王軍的生命線。

    閩王軍的軍餉取之於海,閩王軍的武器原料、糧食也需要通過海上貿易線轉運。

    失去制海權,閩王軍不說不復存在,實力大損是在所難免的。閩王軍是弘光朝的頂樑柱,也是朱琳澤手中的王牌,要是這張牌丟了弘光朝距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黃得功心裏雖然有點小意見,不過對主帥的人選也還能接受,至少朱琳澤沒有任命馮雙禮爲主帥。

    朱琳澤不經奏報就地處決了劉良佐,黃得功對朱琳澤也留了個心眼。

    目下他投身於閩王麾下實是無奈之舉,除了閩王掌權的弘光朝,無人能供養得起的他的軍隊。

    北方的滿清倒是有這個能力,不過黃得功基本的廉恥之心還是有的,不會像劉澤清一樣數典忘祖,屈身投奴。

    黃得功心裏清楚閩王之所以留着他,願意開出優厚條件帶他北伐,究其根源還是閩王軍人數太過稀少。假以時日閩王軍人數漸漸充裕,他黃得功對閩王也就沒了價值,那面落得個兔死狗哼的下場。

    左良玉的兵雖然比他強不了多少,但人家好歹是閩王的岳丈,有這一層關係在,閩王不大可能對左良玉父子下死手。

    他黃得功可就不一樣了,比之左良玉他和閩王無姻親之關係,比之高傑,他不曾像高傑一般昔日擁立之時迅速站隊,北伐和閩王軍一起打過硬仗,和閩王有過命的交情。

    閩王今日處置文臣,難保後面會繼續對武臣下手。他黃得功的未來應當何去何從?

    交代完南征閩粵之瑣事,朱琳澤讓左良玉和黃得功回營整頓兵馬,等糧草到位之後就出發。

    出了紫禁城回到閩王府,陸聞達給朱琳澤送來了關於竹塹方面的消息,巴達維亞方面來信答應了他的要求,表示願意支付贖金贖回奧茨瑪等人。

    只是巴達維亞方面除此之外還提出了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太多重大,沈鐵不敢自作主張,因此將書信轉送到南京,交由朱琳澤定奪。

    第一條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希望能像西班牙一樣和大明朝進行通商。

    荷蘭人要是願意只有平等通商,這是互利互惠之事,答應他們也無妨,反正大明朝的手工業品在貿易競爭中佔據絕對優勢,年年都是出超,朱琳澤巴不得多賺點金銀。

    但荷蘭人所提出的第二個條件觸及了朱琳澤的底線,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總督安東尼·範·迪門要求他承認荷蘭在福爾摩薩,也就是臺灣的合法權益,禁止竹塹的移民繼續向北屯墾。

    竹塹經過數輪移民,小小的竹塹城已經無法安置下這麼多的移民。開始沿着平地向南、向北屯墾積糧。已經和南面的大肚,以及臺灣北部地區親荷的土着產生了衝突。

    朱琳澤早就有心全復臺灣,只是此前都忙着對付北方的滿清,閩王軍在臺灣對荷蘭人、大肚、以及鄭氏集團都是採取守勢,並沒有將將矛盾進一步激化。

    安東尼·範·迪門可是個人物,說這哥們是荷蘭最牛逼的巴達維亞總督都不爲過。

    安東尼·範·迪門在任內鞏固了荷蘭在遠東的殖民力量,不僅從印尼土着手中奪取了印度尼西亞諸島,更是不斷騷擾葡萄牙,一步步地將葡萄牙人所佔領的斯里蘭卡島和馬六甲這塊要地都搶了過來,甚至還想搶葡萄牙人的澳門,只可惜澳門沒搶成,不然葡萄牙在東南亞和東亞地區的最後一條底褲都要被安東尼·範·迪門剝乾淨。

    除此之外,迪門還鬼使神差地繞過鄭芝龍,直接和德川幕府做起了生意,並直接在平戶地區建立了西方人在日本的第一座貿易站。

    在此後的兩百多年時間裏,荷蘭壟斷了日本和西方的貿易,是日本在西方世界中唯一的合作伙伴。

    兩百年後,美國與日本這對父子的初次邂逅,也就是黑船事件,雙方都語言不通。最終還是通過荷蘭語勉強完成了交流。可見荷蘭在日本影響之深遠,而這一切,都是安東尼·範·迪門爲後續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總督打下的基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