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開始
    六月十八日,是雙方約定決戰的日子。

    雙方在衡陽城南門外的一片荒原上列陣相持。

    爲了更有把握已一戰徹底擊潰沈墨,勒爾錦出動了兩萬五千清軍,另外好有三萬鄉勇,總共五萬五千人,想要在決戰之中佔據優勢力量。

    那麼如此一來,城中就剩下了一萬清兵和兩萬鄉勇。不過這在勒爾錦看來,已經是足夠的應付任何情況了。

    而沈墨這邊也只是出兵了一萬正兵,五千守備軍則用來保護兩翼。

    清兵這邊旗幟五花八門,五顏六色,既有滿洲八旗,也有蒙古八旗和漢軍旗,還有代表綠營的綠色旗幟。

    沒錯,綠營之所以被稱爲綠營,就是因爲他們的旗幟是綠色的。

    這兩萬五千清兵之中,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加起來大概有將近四千人左右,其中滿洲八旗大概有一千人左右。

    沒辦法,這兩個族本來就沒多多少人。滿清入關的時候能有全族的丁口加起來也就十來萬不到二十萬人。佔據中原將近四十年,最多也就翻上兩番,也不會超過一百人萬人。

    就算按照一百萬人來算,其中老人婦女小孩至少都佔了一半多,剩下的再刨除上層的統治者,以及分派到天下各地要衝去當官的人,最後剩下的能用來當兵撐死不會超過十萬。

    就算按照十萬人計算,要在北京城駐防至少兩萬,滿清的祖庭遼東也要重兵防守。各地的八旗將軍手下再分配一些,能夠用來機動的滿洲兵也就沒有多少了。

    這次勒爾錦能帶一千滿洲兵過來已經算是康熙重點照顧了。

    蒙古的丁口比滿洲人要多一些,但是也多的有限。當年滿清打天下的時候,雖然主要的馬前卒都是漢軍旗和投降過來的漢人組成的綠營兵,但是蒙古人也沒少被驅使。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也損失了不少。

    雖然滿清上層一直跟蒙古貴族聯姻,鞏固兩族的同盟關係,譬如什麼大玉兒小玉兒都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女人。

    大玉兒就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嫁給了黃太吉。

    這位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孝莊太后,“大清”最厲害的女人。

    有一說一,比起慈禧來無論是手腕還是眼界格局都高明瞭許多。

    她的妹妹就是俗稱的“小玉兒”,博爾濟吉特·海蘭珠,也嫁給了黃太吉當妃子,還是位居第二的東宮宸妃。

    而布穆布泰彼時在黃太吉活着的在宮中位份並不算高,僅僅位列第五,封次西宮永福宮莊妃。

    至於中宮皇后則是這姐妹倆的親姑姑哲哲。

    姑侄三人都嫁給了黃太吉,可見蒙古科爾沁部跟滿清上層的關係之緊密,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滿清的後族了。

    表面上看蒙古人也跟着沾了光,成了尊貴的後族,滿清最堅定的盟友,但是實際上蒙古也被徹底綁上了滿清的戰車,幾十年的仗打下來,蒙古的人口損失也非常的大。

    兩族之間也是矛盾重重,蒙古人一直也想脫離滿清的控制,所以後來纔有了葛二蛋的叛亂。

    但是無論如何,此時的滿清統治者心目中,蒙古人仍舊比漢人更值得他們信任,滿清一些八旗駐守將軍以及許多地方的鎮守官用的也都是蒙古人。

    蒙古人的地位相當於元朝統治時期的色目人,屬於跟他們所謂的國族休慼與共的貴族。

    除了三千蒙古八旗兵之外,漢軍旗的人則有六千人。

    雖然都是八旗,但是漢軍旗一個旗的人數遠比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要多的。

    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則都是綠營兵。

    至於那三萬鄉勇,都是用來壯聲勢的。這一仗若是清軍勝了,這些鄉勇們還能跟着在後面搖旗吶喊,打掃一下戰場。

    但是如果清軍稍微顯露出一點失敗的跡象來,這些鄉勇必然是最先崩潰的一部分。

    勒而錦擺出的陣勢是一萬綠營兵屬於前陣,五千作爲後陣。自己帶着一萬八旗兵則作爲中軍,其中一千滿洲兵作爲核心戰力和督戰隊。

    三萬鄉勇則分成兩部分衛護兩翼,其實就是裝個樣子。

    五六萬人馬旌旗招展,無邊無際,看起來的確很是不凡。

    而且爲了在決戰的時候來個先聲奪人,勒爾錦還下令縫製了更多的旗幟來虛張聲勢。

    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際。

    更何況五六萬人之多,再加上那些旗幟,看起來至少有十萬人。

    “郡王爺,你說沈墨那小子看見咱們這陣勢,估計還沒開戰就先嚇的尿褲子了。”

    旁邊一員滿洲將領看着四周己方的陣勢,得意洋洋地對勒爾錦說道。

    “那必然的,別勝一個乳臭未乾的沈墨了,就是他爺爺沈龍那老頭子活過來,看見這陣勢肯定又給嚇死了。”

    另一人符合道。

    這句話引起了周圍一片鬨笑聲。

    “肅靜,再敢陣前喧譁,軍法伺候!”勒爾錦臉色一沉訓斥道。

    衆將這才安靜下來。

    但是勒爾錦心中的確是有些得意的。

    在他想來,這種陣勢,別說沈墨這樣一個沒經過大陣仗的小小反賊首領,就是吳三桂活過來也會心裏發憷的。

    不過他嘴上卻道:“不要小看你的敵人,那沈墨能從一個反賊餘孽發展到今日這般聲勢,必然不是什麼無能之輩,都給我小心一點。”

    “末將遵命!”手下衆將齊聲應諾。

    但是嘴上答應的雖然快,但是沒有一個人真正放在心上的。

    人們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根本得不到教訓。

    哪怕前面有無數人犯過同樣一個錯誤,但是後來者都會認爲那只是前人太蠢太笨運氣不好等等,都相信歷史不會在自己身上重演。

    但是往往到了最後,才明白過來自己也終究沒什麼兩樣,甚至表現的比前人更差。

    沈墨之前的幾次勝仗,在這些滿清將領眼中不過都帶有運氣成分罷了,沒有人會真正把沈墨當做一個值得重視的對手去看待。

    唯一一個正眼看待的烏梁海此時已經做了俘虜,正在盤龍山老老實實砍樹杈呢。

    在清軍這邊列陣完畢的時候,蕩寇軍的也從南方緩緩列陣而來。

    一萬五千黑盔黑甲黑色戰袍組成的黑色洪流簇擁着一杆異常高大的軍旗在荒原上逼近。

    旗幟至少在五六米長,兩米寬,旗杆至少在三丈左右高,在一輛特製的車子中間插着,緩緩地迎風展開,血紅色旗面上“蕩寇”二字異常顯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