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第二百七十章 立國大典
    立國大典對於別人來說是熱鬧和莊嚴的,但是對於沈墨來說最大的感覺卻是累。

    他如提線木偶一樣從早到晚,走完了各種流程。

    先是宣讀伐清檄文,這是一個基本前置。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永遠都是沈墨立國的的基礎。

    然後又是宣讀立國詔書,詔書是王夫之撰寫的,駢四儷六,一篇雄文,很是激盪人心,沈墨雖然早就看過原稿,但是同樣聽得心神激盪,感覺精神都再次昇華了。

    接下來又是祭祀天地,祭拜告慰先人。

    按理說是要祭祀太廟的,奈何沈墨的父親祖父都屍骨無存,最終只能臨時將兩人的靈位供奉在城隍廟裏。

    其實衡陽城裏倒是有一座太廟,那是吳三桂在此稱帝的時候給他的祖先建的。

    但是沈墨不願意作爲大明忠臣的父祖跟漢奸的祖先同處一座廟宇,否則他們肯定會從下面上來嚇死自己的。

    然後又是宣讀冊封詔書。

    主要就是冊封姜寒酥爲國公夫人。

    她肚中的孩兒還沒出生,不知道是男是女,所以暫時談不上冊封世子。

    姜寒酥穿着非常繁重的國公夫人朝服走上臺階從禮官手中接過詔書,走到沈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端莊優雅。

    夫人風采,母儀天下,臺階下面一陣歡呼。

    接下來又是宣讀朝中主要大臣任命名單。

    于成龍任理政院理政大臣,總攬朝政,輔佐國君。

    王夫之任內閣首席大學士,襄贊國事,爲國君首席智囊。

    沈墨親領大都督府大都督,統領天下兵馬。

    大都督府之下設總兵官轄制各鎮兵馬。

    當前暫設六大總兵官:牛鴻霖、程凱、孫翔、常遠、樊鵬飛,鄭雲龍以及烏梁海。

    鄭雲龍爲水師總兵官。

    臺階下面的烏梁海聽到內閣舍人宣讀的任命詔書上自己的名字時,激動的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雖然之前沈墨早已經親口任命他爲忠勇軍總兵,但是能在頒行天下的詔書上親耳聽到自己的名字那感覺自然不同。

    爲君盡忠,死而後已。

    這是他此時的心中最強烈的念頭。

    烏梁海的名字與其餘六大總兵相提並論,自然也引起了片刻的譁然。

    一些知道烏梁海名字的人更是驚訝,他一個滿清降將何德何能,竟然能與楚國公的的幾位起事開始就跟着他的嫡系總兵相提並論!

    雖然有人不理解,但是更多的人卻是讚歎這位年輕的國君胸懷廣闊,讓人折服。

    王夫之和于成龍對視一眼,都明白彼此心中所想。

    不過詔書上增加一個名字,未來可抵十萬雄兵。

    君上大氣!

    最後一道重要詔書就是宣佈開科取士以及建立以太學府學以及縣學三級教育體系。

    具體細緻會隨後張榜公佈。

    這讓那些聽着任命詔書中那一個個名字豔羨不已的人歡呼不已,因爲這道詔書也給了所有人一個出仕朝廷,光耀門楣的機會。

    皇宮的城樓之下,萬衆歡呼。

    沈墨的威望在這一刻更上一層。

    一串的詔書宣讀完畢,沈墨就算正式成爲了一國之君,高踞寶座上接受羣臣的恭賀朝覲。

    雖然沈墨不喜跪拜之禮,但是如此盛大的典禮之上,卻也只能接受。

    朝臣之後,又是從各地趕來的鄉紳豪商,大小土司上前朝拜。

    然後還有百姓代表,都是從各府州縣選拔出來的各行業有口皆碑的傑出代表。

    官府車接車送,安排來回喫住,還能領到一筆獎金,百姓們自然樂意遠道而來。

    最後上前朝拜的各路反清勢力派來的朝賀代表,基本上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勢力,過來朝賀無非一是打探情形,二是來抱大腿。

    沈墨對他們心思洞若觀火,安排禮賓司禮貌接待即可。

    倒是昆明的吳世蟠和琉球的鄭經父子那裏卻沒有派人來。

    這讓一些想着這三大反清集團能結盟一起對抗滿清的人很有些失望,但是沈墨去完全不在意。

    不來最好,免得以後要對你們動刀子的時候還會不好意思。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其實周邊各省還有很多士紳豪富甚至包括一些清廷官員也都偷偷派人送來賀禮。

    他們的心思也很明確,就是向沈墨表達善意,先結下一份香火情。日後等沈墨的人馬打到了他們的地方之後自然會給他們一份體面。

    但是他們本人又不敢來,畢竟如果公開亮相,那就等於告訴清廷自己要投靠沈墨了。

    如果以後沈墨事敗,他們這些事情清廷也不太容易知道。

    沈墨對這些人的心思自然也是看得清楚,就是騎牆派而已。

    不過能有這個態度也是不錯,回頭都讓殿前司小本本記下,日後有需要的時候看你們幫不幫忙。

    可以一時騎牆,但是不能一直騎牆,總要做出選擇的。

    在朝拜完畢之後,還有一個最刺激的節目開始了。

    獻俘!

    這也是歷朝歷代君主誇耀武功的一種主要方式,用來獻俘的都是俘虜的敵方的貴重人物。

    這次用來獻俘的不是別人,就是在衡陽之戰中被俘虜的滿清順承郡王勒爾錦,同樣也是衡陽之戰的清軍主帥。

    勒爾錦那日戰敗之後回城發現衡陽已經被蕩寇軍所佔,大叫一聲吐血昏迷。

    被親兵抱着逃走之後,最終還是在附近山中被擒獲。

    沈墨讓人給他救治,甦醒之後也一直沒有殺他。

    本來還想勸降此人,如果此人能夠投降的話,那一個郡王的身份對於蕩寇軍來比起烏梁海一樣八旗駐防將軍的的分量要重得多。

    既能極大的增加蕩寇軍的聲望,同時對康熙以及清廷的聲望也是一次重大打擊。

    但是此人卻很強硬,飯照喫,水照喝,投降卻是休想。

    戴文勝想動刑,沈墨覺得沒有必要。

    既然不願意降,那總不能白養這些日子,廢物利用一樣還是可以的。

    除了勒爾錦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死硬或者罪孽重大的清軍將領或者地方官員,總計百十人左右。

    獻俘不是拉着在全城溜一圈那麼簡單,那是要見血的。

    見血不祥也是要看場合的,在立國大典這種場合那就是喜事。

    勒爾錦等百十名俘虜被五花大綁,被甲士牽着從已經改名爲凱旋門的衡陽北門開始,在城中主要大街遊街示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