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康熙竟然是秦二世?
    康熙走進慈寧宮的時候,看到老祖母正帶着一羣宮女在紡紗織布。

    老祖母面前擺着一架紡車,她坐在凳子上,打扮的跟一個普通農婦一樣,專心致志地操作着紡車。

    旁邊的幾名宮女也在做着同樣的事情,旁邊的地上紡好的紗線已經堆了許多。

    一名宮女看見了康熙,急忙要起身,康熙伸手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然後安靜地坐在了一旁靜靜地看着祖母紡紗。

    許久後,老祖母終於停了下來,揮揮手,宮女們悄無聲息地起身將紡好的紗搬了出去,屋子裏只剩下了祖孫二人。

    布穆布泰站起來坐到榻上,對着康熙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邊來。

    康熙溫順地坐了過來,看着祖母滿頭銀絲,眼角細密的皺紋好像更多了一些,不禁心中發酸,眼眶一紅。

    “祖母,是孫兒不孝,讓您操心了!”

    聽着孫兒的聲音有些哽咽,布穆布泰輕笑道:“玄燁,不要哭。你是大清的皇帝,天下人的君王,要明白眼淚是世上最沒用的東西。我紡紗不是因爲宮中窮的沒有布匹做衣服了,不過是要帶個頭,讓這宮中的幾千口子人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康熙默然,他明白祖母的意思。

    祖母紡紗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自從祖母開始在宮中紡紗之後,包括坤寧宮儲秀宮等其他後宮嬪妃也都跟着效仿起來,紫禁城中開始了一種自力更生的潮流。

    不光是紡紗,織布這種手藝活,從慈寧宮開始,後宮嬪妃包括格格阿哥們的一應開支用度也都進行了削減,太皇太后帶頭換上了樸素的衣裳,頭上的首飾也減少了許多,喫的飯菜也變得簡單了,就連晚上照明的蠟燭也減少了。

    總之,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突然成了紫禁城的新潮流。

    這並非是康熙要求的,相反,康熙除了在祖母面前會卸下僞裝,在其他的嬪妃和兒女面前都依然保持着冷靜睿智英明神武的皇帝形象。

    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布穆布泰主動帶頭的。

    康熙明白祖母這麼做的意圖,就是用她自己的方式來給自己這個皇帝信心,告訴自己後宮會和他一起共克時艱。

    當然,客觀上也的確是因爲大片國土被楚軍佔領,宮中的收入用度變得捉襟見肘起來,不得不節儉度日。

    可越是這樣,康熙的心中就越愧疚,覺得自己對不住祖母。

    看着眼前這個直接一手帶大,又扶持他登上皇位,看着他擒獲鰲拜,平定三藩,威懾天下的孫兒,三年前是如何的意氣風發,睥睨天下,可是如今卻神情憔悴,意志消沉,短短兩三年時間看起來蒼老了快十歲,心中又是唏噓又是心疼。

    “玄燁,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但是一個明智的君王,一定要保持強大的內心,清醒的頭腦,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以前局勢還沒有現在這麼糟糕的時候,我跟你說過一些話。你說你要堅持下去,不想輕易放棄祖宗打下的江山。可是時易世變,有些是事情即使你再不願意面對,也要認真考慮了,否則以後可能連考慮的機會都沒有了。”

    布穆布泰看着孫兒溫聲說道,神情無比的認真。

    康熙心中一顫,擡起頭來看着祖母。

    祖母的意思他非常明白,可是那件事對他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以前暗暗發誓,不到最後一刻,他不會選擇那條道路的。

    祖母之前提過一次,看到自己態度很堅決就沒有再說過。

    如今再次提出,顯然是祖母認爲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候了。

    可是,可是這大清真的已經到了無力迴天的時候嗎?

    康熙每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審視自己這幾年的政策和應對,並沒有發現自己有任何重大的過錯啊。

    自己明明那麼的勤政,做了那麼多事情,可是爲什麼上天偏偏降下沈墨這樣一個人來跟自己作對,讓他三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欽犯之後成長爲了足以覆滅大清的強大對手呢?

    這一切實在太過匪夷所思,無法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難道真的是上天要亡我大清不成?

    面對着孫兒的困惑和煩惱,布穆布泰溫聲勸解:“玄燁啊,古往今來有很多事情都是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有的時候人的能力是無法拗過天意的。昔日我大清能夠入關取得天下,除了我大清彼時的強盛之外,天意在我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甲申年,滿清能夠入關竊取大明天下,除了他們本身的強悍之外,當時的形勢真的是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因素,甚至比起他們本身的力量起到的作用更大。

    可以說是天時地利的因素遠比人和的因素更重要。

    彼時,大明內憂外患,外有滿清窺視襲擾,內有李自成張獻忠席捲天下。除了這些人禍之外,還有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北方連年大旱,南方水澇成災。除此之外還有蝗災瘟疫等各種災難交替發生。

    這些災害跟人禍互相作用,讓大明更加虛弱,相當於給大明疊了許多層負面buff,讓大明這個巨人變得舉步維艱,千瘡百孔。

    李自成如今之後搞得一系列騷操作更是直接給了滿清機會。

    否則,單憑滿清當時僅有十萬左右士兵的實力要想奪取天下,幾乎等於癡人說夢。

    所以,在入關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滿清的貴族們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經常有人唸叨着見好就收,帶着搶奪的財物奴隸返回關外。

    說白了就是心虛,覺得他們僅憑几十萬人的滿洲人是坐不穩這天下的。

    更直白一點講,滿清貴族內部很多人覺得他們不配坐這天下。

    也就是後來的的局勢進展的順利程度超過他們的想象,他們的膽子才逐漸大了起來,信心也逐漸充足起來。

    到了康熙平定三藩之後,這種睥睨天下,統御萬民的信心達到了一個頂峯,讓康熙產生了一種自己是千古一帝,古今少有的聖君的錯覺,並深深的引以爲傲。

    一個人自信是一件件小事歷練出來的,一個帝王,則是一樁樁功績堆積出來的。

    一個人如果一直成功,那麼他就一直能夠保持自信。

    可若是他不斷的經歷失敗,再自信的人也會逐漸變得沮喪,開始自我懷疑,最後可能就徹底的被失敗擊垮,成爲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康熙現在就是這樣子的,一系列的成功讓他自信無比。但是這些自信卻在這短短兩三年時間內被密集的失敗不斷消磨侵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