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門,兩人各自分開,沈露華得去太后那兒,跟着太后和各家的命婦們一起。

    宴會前,皇上還得上香祭祀,過程繁瑣複雜,她們這羣女人沒資格去觀禮,只能先在內殿裏候着。

    今日太后沒再單獨召見她,這些日子有楚青跟進跟出,她幾時喫飯幾時如廁,想必太后皆一清二楚。

    叫她詫異的是,太后一左一右坐着兩個人,一個是寶音郡主,另一個挺着圓滾滾的肚子,正是那馬氏。

    她屈身給太后行禮時,太后笑着給她介紹,“華兒,過來認識一下,這位呢,是可山汗部的寶音郡主。”

    寶音郡主衝她一笑,臉上現出一對可愛的梨渦,“露華姐姐,我們又見面了。”

    “哦?寶音郡主記得我?”

    “是啊,那日在紅楓樓,本想與你打聲招呼,可惜後來沒再見着你。”

    “我以爲郡主不認得我。”

    寶音郡主笑說,“姐姐是上京數一數二的大美人,想不認識也難。”

    其實,自從聽說她要嫁給宋銘,寶音郡主就曾偷偷來看過她,那回在南門大街,她被康敏懷那混蛋薅掉了鞋襪,她也是知情。

    大齊的女子腳不能給自己丈夫以外的男人看見,那混蛋竟敢做出這種無禮之事,她豈能饒了他,將他摁着一頓好打。

    也正是這頓打,叫她與康敏懷不打不相識,只可惜那傢伙,總躲着她。

    太后又指着身邊另一位,“這位是瑞王的馬側妃,你也該是認識的。”

    沈露華又是一笑:“確實是認識,想不到咱們沈家出來的婢子如今這般有本事,短短大半年功夫,當上了瑞王爺的側妃。”

    她這話使得太后臉色也微微變了變,馬側妃則是直接紅了臉,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嘴裏還是不敢得罪她,“妾身哪有什麼本事,都是沾染了沈府的福氣,才能得王爺恩寵。”

    眼見這場面氣氛不大好,徐家的三舅母姚氏出來打圓場,“露華,你這張嘴喲,就是不會說話!明明是想誇這馬側妃,偏偏說出來的話這般不中聽。”

    她這臭脾氣太后最清楚,這纔像是她養大的姑娘嘛!前些日子纔想着她多長了心眼子,如今一看,也還是如此,倒也放了些心,帶着笑臉訓斥道:“這丫頭,成了家越發的沒了邊兒,跟着那宋銘哪能學着好的,就沒指望她這嘴裏能說出什麼好話來!”

    一旁梁國公府的何氏則上前說了句:“娘娘就是太寵愛露華這孩子,寵出了她這張利嘴,那心道卻是極好的,正是那常言道的,刀子嘴豆腐心。”

    沈露華看了何氏一眼,以前曾聽太后說起過,她與自己的母親還有宋銘的母親三人原來曾是閨中密友。

    這些年梁國公府行事也是極低調,何氏鮮少出外應酬,除非必要,一般的場合很少能見到她。

    看見何氏,她又不自覺想起了李姝媺,說起來,她的大兒子韓慎曾經是李姝媺的兒時玩伴。

    她清楚記得,李姝媺偷藏着韓慎的一條髮帶,半夜裏拿出來看着那條髮帶傻笑。

    那時候她只有十二歲,與十四歲的李姝媺相比,顯得糊里糊塗,不明白一條髮帶而已,爲什麼能叫她笑得那麼開心。

    兩年後,韓慎隨父去了西北大營,還差三個月滿十六歲的壽寧公主李姝媺被自己的母后送去了安南。

    她還沉浸於往事當中,姚氏輕輕推了推她,也跟着說:“可不正是這樣!”

    沈露華朝着何氏笑了笑,“伯母快別誇我了,您這麼一誇,我本來有壞心,也不敢使出來了。”

    姚氏和何氏便都笑了,何氏道:“你這是仗着太后娘娘在這兒,越說越來勁兒吧!”

    何氏話音一落,便聽見外面禮官高唱着禮成,祭祀禮總算是結束。

    太后也不可能爲着個低賤僕婢出身的馬氏真的生氣,笑說:“好了,別在這兒聚着了,進殿裏去坐下吧。

    大家應着是,小心謹慎的跟着太后進了宴客大殿裏。

    殿中,皇上高座殿堂正上首,男臣女客分座東西兩側,偌大的殿堂,兩邊相隔甚遠。

    太后座在西側邊上第一個位置,寶音郡主挨着太后,沈露華則坐在了寶音郡主旁邊,那馬側妃則挨着沈露華落了座。

    這樣的座位排序,令她心頭微感詫異,往常不論什麼場合,只要她在,太后身邊的位置,都是她的。她倒不是想坐,也並非心裏在意,而是覺得今日太后帶着寶音郡主,似乎別有目的。

    對面第一個位置坐的是榮王李縉,緊接着是瑞王李謹,爾後是徐閣老等一衆朝廷肱骨。

    上一世,她是以皇后的身份,坐在皇上身旁,而今遙望那個位置空蕩蕩,便生了些感慨!那哪是什麼好位置啊!上一世真是糊塗愚蠢而不自知。

    皇上身邊那幾個太監除了段雲和郭詠福,一個也不認識,沒有半點印象。

    她不停地朝皇上那邊望過去,沒找出那個動手殺人的太監,反而還引起了段雲的注意,段雲並未去下排落坐,而是坐在皇上身後貼身伺候着,見她看過來,衝她露出一慣的笑臉,這笑如今再看,陰森帶着點邪氣。

    她暗罵一句死閹人,別過頭,不再朝那邊看,轉頭又看到對面下首坐着的宋銘正望着她,那眼神似在責備她,不要瞎瞟。

    外面風雪呼嘯,絲毫不影響裏面宴會開席,熱氣騰騰的膳食一一擺上來,衆人一齊舉杯先向皇上敬酒,一通山呼萬歲後,飲盡杯中酒,再一齊落座。

    皇上今日精神看起來還不錯,舉杯向徐閣老:“都說朕是明君,實則是朕有一面明鏡,每當朕昏聵糊塗時,照鏡自省,克已慎獨,方能有這明君的美稱。朕這第一杯酒,就要敬這位明鏡,徐閣老,請!”

    徐閣老立即站起來,表情略微惶恐地道:“皇上過譽了,臣德薄才疏,得皇上器重,矜矜業業,不敢懈怠,萬不敢當這明鏡之稱!”

    皇上笑道:“賢臣方能出明君啊,閣老當之無愧!若非有閣老,又豈能有如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閣老功不可沒!”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