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鄉鎮十年 >第152章 清末的窯洞(二)
    “老人家,你還放羊呀嗎?還是這會往回走呀。”劉榮一隻手攙住老人的胳膊說道。

    “走回。”老人說道。

    “好,我給你趕羊。”劉榮說着就要去拿老人手裏的鞭杆。

    老人躲了一下,說道:“你不會。”

    劉榮明白老人的意思,於是笑嘻嘻的說道:“那我跟着你,你走慢些。”

    就這樣,一老一少,一步三晃的趕着一羣羊,繞着山腰朝前走去。

    老人的家其實住的並不遠,倆人的速度本來就和蝸牛一樣,但也只不過十幾分鐘的時候,劉榮就看見了不遠處的一排窯洞院子。

    “你先回去,屋裏有人哩。”老人給劉榮指了指窯洞的位置,說道。

    “不着急,我陪你把羊圈好。”劉榮說。

    “不用,不用。”老人擺着手,執意讓劉榮先過去。

    “哦~”劉榮看老人不肯讓自己陪着,便先走一步,朝窯洞的方向走去。

    走到窯洞院子的土牆前,劉榮回頭看了一眼老人,老人正把羊羣往溝邊上的一個看似廢棄的窯洞裏趕。

    那些羊好像也是聽話的樣子,老人鞭杆一揚,羊羣就自動的往進窯洞裏走,好像根本不用費啥力氣。

    等到羊羣都進了窯洞,老人顫巍巍的走到窯洞門口,把一扇靠在窯洞外面的木柵欄給堵到窯洞門口,看樣子也不上鎖什麼的,就往這邊走來。

    劉榮一直等到老人走近了,才和老人一起走進院子裏。

    一進到院子,劉榮被眼前的窯洞給驚住了。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窯洞,這個院子裏有6孔窯洞,看整個院子的形狀像一個擴張的U字型,當地人稱這種莊院爲羅圈莊子。

    這6孔窯洞讓劉榮感到驚奇的是,有三層的,還有兩層的。

    正看着,從其中一孔窯洞裏走出來一個個子很矮的老太太。

    老太太一出來就說了句“回來了。”

    看老人身旁還有個人,老太太顯得有些生疏緊張,但還是立馬換了一臉的笑容,兩隻胳膊低低的抱在肚子的位置,顯得有些不知道所措的問老人道:“這是誰嗎?”

    老人很是溫柔的對老太太說道:“來看咱窯洞的。”

    老太太沒在說啥,笑着掀開了門簾,說道:“走進。”

    老人轉身看向劉榮說:“走。”

    “打擾你們了。”劉榮說着,帶着笑意走進了窯洞。

    進到窯洞裏,劉榮吃了一驚,老人住的這孔窯洞恰恰是劉榮在外面看到的三層的窯洞。

    原來這窯洞並不是三層的,而是因爲太高,便在窯洞門上,連着開了兩個大天窗。

    從外面看,就像是三層樓房一樣的感覺。

    窯洞裏亮着電燈,兩位老人熱情的請劉榮上炕。

    “不了,我轉着看看,你們歇一會。”劉榮按捺不住心裏的驚奇。

    他覺得,這窯洞裏,簡直就是農耕文明的博物館。

    雖然窯洞裏的電燈亮着,但因爲窯洞又深又大又高的緣故,裏面的光線仍舊是不咋樣,今天的天氣也有些陰沉,倆個天窗的作用好像也發揮的不好。

    “這窯洞是啥時候修建的啊?”劉榮稀奇的問道。

    老人進到窯裏後,坐在炕沿上抽起了旱菸,見劉榮問,“呵呵~”笑了笑,看看劉榮卻並不多話。

    老太太一直帶着微笑,跟在劉榮身邊,忙回答道:“這都早的不知道了,我倆都八十幾了,我爺那時候修下的。”

    劉榮一聽,心裏沉吟了一下,說道:“哎吆,那都到清朝了,晚清時候修的窯?”

    劉榮說話間,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你說的我都不知道,反正早的很了。”

    劉榮細細的在窯裏轉悠起來,看到不了解的東西,隨口就問,老太太在一旁笑着給劉榮逐一解釋着。

    和現在的窯洞一樣,這孔窯洞一進門,也是右側一盤土炕,只不過這盤土炕特別的大,劉榮目測可以睡十幾二十個人的樣子。

    土炕往前是用黃泥土砌的鍋臺,看的出,老人仍舊用它來做飯,鍋臺上用一層黃色的膠泥土抹平砌面,由於年代久遠,顯得很是光亮。

    鍋臺旁邊有一個風箱,是木頭製作的,類似於後來的鼓風機。木製的手把位置也是被摸的油光鋥亮。

    再往裏有一盤石磨,這石磨原來是人趕着牲口拉動的,可想而知,這窯洞有多大。

    石磨的裏面放着幾個裝糧食的條囤,都是竹編的,也很大。

    再往裏的窯壁上有一個煤油燈,這種煤油燈,劉榮小時候在農村見過,後來再也沒有見過。

    再往裏走,劉榮看見地上有一個獨輪車,這可稀奇了,這獨輪車的輪子也是木頭做的,老太太跟着解釋說,這個獨輪車以前是用來推糞用的。

    獨輪車的旁邊,又放着一個小點的條囤,劉榮以爲還是裝糧食的,老太太說不是,這個是裝豆子之類的。

    這個條囤的口子不像前面放的條囤那麼大,老太太說,這叫“氣死貓”,因爲口子小,老鼠如果鑽進去的話,貓就很難抓到,聽的劉榮是一陣“呵呵~”的樂。

    小條屯旁邊還放了一個用木頭扭到一塊的類似於繩結的東西,劉榮看不明白這到底是幹啥的,老太太說是繩環,說要是捆紮糧食的時候,繩子太粗無法打結的話,這個時候就要用這個繩環打結。

    “還是老祖宗聰明啊。”劉榮不禁的感嘆道。

    “聰明撒,過去人木(笨)的很。”老太太笑着說道。

    劉榮並不計較老太太這樣說,因爲喫苦受累,幹了一輩子農活,老太太的生活都在這窯洞裏。

    再往裏面去,劉榮又看到一個很有年代感的篩子,是用柳條編織的,老太太說她也說不清楚是啥時候的物件。

    篩子的旁邊還有一耳光打祿食的木頭盒子,祿食是用來祭祀祖宗和神靈的一種食品,這個劉榮是知道的,但是打祿食的工具,對劉榮來說,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果然,在打祿食盒子邊上的窯壁上,劉榮看到了一個用來供奉神靈的小土臺,土臺子凹進去了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中間位置又凹進去了一個小正方形。

    老太太解釋說,最終的小正方形是放神像用的,外面的大正方形的臺子是用放香爐、祿食之類的供奉品用的。

    【作者題外話】:《811109+鄉鎮十年》的故事太有時代滄桑感,一個個極具歷史性和可讀性的事例,既真實又顛覆你的三觀。本書沒有噱頭,不大開腦洞,卻用尋常的故事讓你看到鄉土,讀懂鄉間。文中因方言緣故,音譯字較多,個別錯別字和語句問題因爲是一手稿的原因請忽略。牛奶麪包喫多了,品一品鄉間的小雜糧才能更養人。推薦您收藏訂閱《鄉鎮十年》,每日必讀,天天向上!也歡迎與作者互動,評論必回!作者互動交流羣422783091。另請各位大大注意!銀票最好是在最新章節打賞哦,否則不算追更票,謝謝啦!有你們的支持,纔是我鞠躬盡瘁,不斷更新的源動力!謝謝你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