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飯蒸一次的數量是有限的,第一次蘇顏兩個人並不打算蒸多少。

    只打算先嚐試一下這個配料,如果特別甜或者特別鹹的話都是不行的。

    兩個人只做了幾個,然後便放到鍋裏面開始蒸了。

    柴火都比較乾燥,所以在剛剛被火柴點燃之後便立馬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蘇顏趕緊控制了火候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隨後便一直控制的很好,沒有太大,這樣才能蒸出想要蒸的味道。

    有的飯館在做竹筒飯的時候會使用別的方法,就是煮竹筒飯。

    煮出來的味道和蒸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如果是蒸出來的話竹子上的香味會隨着溫度的升高慢慢侵入到竹筒飯裏面。

    火候掌握的不錯的話是會帶有一種比較清香的味道的,但是煮的話就不一定了,會減少很多味道。

    所以更多的人還是比較喜歡喫蒸的竹筒飯的,蘇顏也是這樣,而且她已經很久沒有喫過這種飯。

    心中很期待,“不知道,做出來會怎麼樣!”

    “應該會不錯,配料都是按照比例來的,沒啥大的問題。”蘇顏有把握的告訴寧晨。

    蒸竹筒飯燒火也是門技術活,不能着急。

    “聞到香味了我,有一種淡淡的竹子香味。”“快熟了,再等一下,燜一會就可以吃了。”

    寧晨聞到味道後迫不及待,拿出筷子品嚐了一下,發現酥軟可口。

    甜的竹筒飯甜度不好也沒有特別意義,而鹹的竹筒飯同樣也是鹹的味道比較適中,兩種口味的竹筒飯喫起來都是比較好喫的。

    “我們第一次嘗試成功了!”

    蘇顏喊在家裏面的林素和蘇勇出來品嚐,“爹孃快來嚐嚐這個新菜品,有甜的和鹹的。”

    兩個人品嚐過後也都稱讚做的不錯。

    “這如果做出來肯定會受人歡迎的,要不要在蘇氏飯館也出售?”

    “可以吧。”

    這個竹筒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它就和一些碗筷是一樣的。

    如果用完一次就丟掉,再重新去採摘竹子的話就很浪費了。

    如果有些客人想要把竹筒飯打包帶走蘇顏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直接把飯給挖出來。

    放到別的地方帶走,這樣就能夠打包了。

    接下來的幾天寧晨一直在府面研究自己的藥品,而蘇顏也在把竹筒飯這麼做傳授給幾位師傅。

    在幾天之後幾個蘇氏飯館就同時上新新產品了,

    這一次新產品的推出也是有很多新老客戶期待的,上新的當天就賣出了很多。

    但是因爲竹筒有限,如果用別的工具代替倒也能夠做出來。但是味道就沒有那麼好了,蘇顏爲了保證味道,並沒有選擇別的工具代替。

    所以每個店每天只出售二十五份,就算是隻有二十五份,四個店也有一百份。

    也讓蘇顏去山上跑了很多趟,割了許多竹子才做出來。

    如果是別人來做這個竹筒還不一定能夠把握好,蘇顏都是親力親爲的,而且還多做了一些竹筒。

    有些竹筒破壞不能夠進行二次使用,這種備用的確實在後來發揮了作用。

    因爲有時候確實會有一些竹筒在使用過後就破了,這就不能在下一次的時候用了。

    這樣就限量了,想要喫的話就需要特別早的來。

    如此能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景象,就是很早的時候蘇氏飯館門前就排起了隊伍。

    蘇顏交代了各位店員在在排隊人數夠二十五人之後就不要讓他們再排隊了。

    告訴他們二十五人之後是買不到了,因此到後來鎮上甚至出現了代替排隊,拍一次三文錢。

    有一些有銀子的人也會選擇這個服務,這個是阻止不了的,沒有辦法。

    除了代替排隊之外,蘇顏的後來陰差陽錯的知道竟然還有黃牛會轉手出售竹筒飯。

    既然有黃牛,那麼就會有仿製的產品。

    有些人吃了這個竹筒飯之後就說做的並不怎麼樣,蘇顏看到這樣的景象很頭疼,好不容易做出來的招牌,絕對不能夠別人給毀了。

    “我們店的竹筒飯,每天只賣二十五份。

    大家如果不是親自來買,讓別人買或者是從一些小販手中買,那麼買到的產品是不是我們蘇氏飯館做出來的菜品就不一定了。

    爲什麼大家能夠如此輕鬆的買到,有時候一天是指能夠買到很多份。

    現在市場上的竹筒飯一天能夠達到幾百份,大家買到假的不要說是我們蘇氏飯館做的。

    這個我們不接受!蘇氏飯館所出菜品,必屬精品。”

    至此很多聰明一點的人便會親自來排隊喫或者是不再吃了,因爲喫到的味道確實是不怎麼樣的。

    而且他們想了想其實也是這回事,每天限量只賣那麼一點的竹筒糉子,那麼輕易的就買到了,怎麼可能呢?

    不過有些不聰明的人還是會從黃牛手中買,對於這些人蘇顏也不會再說什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如果她做的竹筒飯並不怎麼樣,也不會有人模仿。

    但是出現抄襲的時候就能夠從側面反映出這種商品是很受人們歡迎的。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蘇顏發現人們對於竹筒飯的熱度依舊是非常高的。

    所以和幾位師傅商量了一下,決定每天出售的竹筒飯翻倍,也就是上午二十五份。

    下午同樣二十五份,這樣一個店一天就是五十份。

    四家店就是兩百份,如此就能夠翻一倍,好多喫不到的人也能夠喫到了。

    竹筒飯和一般蒸的米飯是不一樣的,因爲裏面會加入一些別的東西。

    而且後來蘇顏也研製出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竹筒飯,就是加入了一些特製的東西。

    像這種別人是模仿不來的,他們能夠模仿的只是最簡單最容易做的那些竹筒飯。

    後來有幾家飯館做的竹筒飯味道確實還算可以,對於這些蘇顏並沒有說什麼。

    模仿本來就沒有錯,這也是一種做生意的頭腦。

    只不過她作爲第一家就是別人是超越不了的,鎮上的人提起竹筒飯,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蘇氏飯館,然後纔是別的飯館做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