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唐:落魄皇子,李二偷聽我心聲 >第14章 箭在弦上,怎能不發?
    李佑大大損害了他的威信!

    侯君集忍不了了!

    他拱手出列。

    “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威嚴道:“准奏!”

    “陛下!五皇子任兵部左侍郎已有旬日,依然沒來兵部報道!”

    “拜天策上將數日,藉故不去天策府報道!”

    “五皇子無病無災,卻每日在府上高臥,不思爲國盡忠!”

    “此舉辜負陛下隆恩,有傷朝堂官風,悖逆大唐國體!”

    “臣死諫!罷免五皇子官職!”

    侯君集的諫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朝堂文武百官,皆點頭稱讚,投來佩服的眼光。

    李世民原本就被長孫無忌的小動作弄得很不高興。

    侯君集老調重彈,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

    李世民瞬間“多雲轉陰”,臉色無比陰沉。

    他聲色俱厲,質問道:“你說李佑不配擔當兵部左侍郎?”

    “呵呵,我看你這個兵部尚書纔是真正的玩忽職守!”

    侯君集嚇得一個激靈,這“炮火”怎麼突然就打到他的頭上了?

    他硬着頭皮道:“臣盡忠體國,請陛下明鑑!”

    李世民冷笑。

    “明鑑?那朕就給你好好鑑一鑑!”

    “不然明日又要被你們這羣庸人罵作昏君!”

    李世民言辭如刀,羣臣均瑟瑟發抖。

    “突厥之事,你數次催促出兵。”

    “那你可知,草原氣候多變,六月飄雪!”

    “若再按照你的意思,分兵五路,進軍突厥。”

    “我大唐百萬雄師,就將毀在你這個兵部尚書的手裏!”

    抓把柄!翻舊賬!

    朝堂鬥爭,概莫如是。

    侯君集毫無辦法辯解,此事他確實有不小的責任。

    只能硬着頭皮道:“還是陛下考慮的周全,臣確實有失察之罪。”

    “難道兵部左侍郎就能洞徹千里,通曉天文?”

    李世民心道:你還真說對了,佑兒還真知道!

    當然,李世民自然不會說出實情。

    實際上,就算他說出來,也沒人相信。

    李世民擺擺手,如趕蒼蠅一般。

    “老調重彈,此事作罷。”

    “朕重用李佑,自有朕的道理!”

    “若是再胡攪蠻纏,無事生非,拖出去打板子!”

    侯君集本來就後悔了,不該出這個頭。

    五皇子現在就像陛下的逆鱗。

    侯君集慶幸李世民的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他趕緊縮回隊伍裏。

    見侯君集也慫了,朝堂羣臣,自然不敢再“死諫”了。

    李世民三言兩語,威逼恫嚇,就鎮住了場子。

    隨後他清咳一聲。

    “今歲草原有變,貽誤戰機。”

    “河南大旱,赤地千里,羣臣勠力同心,此事處置還算得當!”

    “如今,突厥之事,朕以爲可以再開了!”

    “諸位愛卿,可有智計良策,平定突厥?”

    “我大唐不以言獲罪,諸位暢所欲言!”

    李世民說完,就端坐龍椅,冷眼旁觀羣臣的“表演”。

    他胸有成竹,老神在在。

    腦子裏有李佑的奇謀,根本不慌。

    先讓文武百官上場表演。

    最後他再掏出奇謀,一錘定音!

    ……

    朝堂之上,反對李佑的多是文臣,尤其是太子一系。

    自古帝王對軍權都很敏感,武將一般不會直接參與朝堂鬥爭。

    李佑這事鬧得再歡,也不見一個武將跳出來作祟。

    但李世民談到對突厥作戰,這可是武將的權力範疇。

    武將紛紛出列,獻計獻策。

    程咬金身高體胖,嗓門也最大。

    “啓稟陛下!末將正在操練前鋒大軍,待突厥大雪結束,我十萬前鋒軍披堅執銳,揮師北上,必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拿下頡利老東西的狗頭!”

    李靖拱手出列。

    “陛下,臣坐鎮中路軍,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臣已安排大批斥候勘察突厥二部地形。”

    “草原遼闊,地廣人稀,突厥騎兵,來去自如。”

    “如若掌握突厥地形,無論是堂皇進軍,還是半路設伏,甚至計劃撤退,我大軍高枕無憂!”

    李靖之後,又有幾個武將進言。

    李世民撫須微笑,側耳傾聽,並不出言。

    朝堂大將都覺得自己智計無雙,能得到皇帝的重視,都很得意。

    只有長孫無忌敏銳地意識到一絲異樣。

    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長孫無忌拱手出列。

    “各位將軍確實智計卓絕,微臣敢問陛下,是否有更好的辦法?”

    朝堂羣臣訝然。

    這長孫無忌幾個意思,前幾日當面怒罵陛下昏庸無道。

    今天又出言不遜,這不是存心找茬麼?

    只有房杜二人對視一眼。

    長孫無忌,心思敏銳,不愧是陛下肚子裏的蛔蟲!

    怪不得這麼蹦躂,還沒被陛下砍了腦袋!

    李世民欣賞地看了一眼長孫無忌。

    他要的就是這個恰到好處的捧哏!

    李世民龍袍一擺,長身玉立,激情洋溢。

    “武德年間,中原未定,連年征戰,民不聊生!”

    “如今貞觀一朝,天下初定,妄動兵戈,非大唐之福!”

    “朕理解爾等報國之心,但一將功成萬骨枯,朕實不忍百姓再受兵戈之苦!”

    “況且,今年河南大旱,餓殍遍野;去歲關隴大雪,饑民無數;江南水災,不堪重負!”

    “若朕再行兵戈之事,加上糧餉,兵役,民役,必然民不聊生!”

    “隋煬帝前車之鑑,徵遼之禍,餘毒不淺,朕不可不察!”

    “朕不僅要開疆拓土,萬朝臣服,更要百姓富裕,安享繁榮!”

    李世民擲地有聲!

    他的這番話是一個宣言。

    標誌着李世民在政治上的野心昭然!

    總而言之,就是皇帝陛下既要乾死突厥二部,還不能兵伐相見。

    房杜爲代表的文臣自然高興。

    他們本來就不贊同發動對突厥的戰爭。

    兵者,兇器也。

    戰場上的殺傷不過是其次。

    大唐天下初定,經不起顛簸。

    文臣考慮更多的是統治穩定。

    杜如晦拱手出列。

    “陛下愛惜天下黎民,實乃百姓之福,大唐之福!”

    文臣紛紛出言。

    “陛下聖明!”

    文臣高興了,武將可就不樂意了。

    封侯但在馬上取!

    突厥戰事發動,建功立業,就在眼前!

    此戰箭在弦上,怎能不發?

    只見一個魁梧身軀轟然出列,尉遲敬德怒道:

    “陛下三思,俺不服,俺就要幹他孃的突厥狗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