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五十六章 夜襲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哪怕十三部聯軍是一幫烏合之衆,也知道要防備大宋將士們趁夜偷襲,甚至大宋在吐蕃營中的細作發現十三部的頭人都各自安排了自己的部落勇士守夜。

    至於爲什麼十三部都要安排人手守夜,若僅僅是爲了防備友軍疏忽,恐怕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十三部頭人不僅僅是要防備宋兵偷襲,恐怕還有防備其他友軍的意思吧。

    一直到醜正時刻,也不見宋軍夜襲,黑漆漆的吐蕃大營突然燃起了火把,在火光的照耀下,十三部的頭人竟然一個都沒睡,大宋在十三部中的細作差點驚出了一身冷汗,幸虧安撫使沒有派兵夜襲,這竟然是一個陷阱,一個請君入甕的陷阱。

    “二叔,您不是說宋人詭詐,今夜一定會夜襲,害的大家陪您熬到現在,您還有什麼要說的。”

    其餘十二部的頭人雖然臉色難看,但也不願意招惹野梨部勢力排名第二的野梨雄,畢竟野梨部是十三部最大的部落,十三部雖然都8能得到西夏的支持,但卻不像野梨部那樣,被西夏視爲自己人,誰叫野梨部的貴族頭人是出身於党項羌的野利氏。

    但是,旁人不敢指責,野梨部自己卻有人開始發難了,那就是從圍城開始就不怎麼說話的野利粘。

    “野利粘,你有什麼意見嗎。”

    野利武眼神銳利,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家侄兒,他如何不知道野利粘爲什麼要這麼說,不就是想打擊自己的威信嗎,對於這個侄兒,野利武絲毫不放在眼裏,即便是他知道兄長想把部落首領位置傳給自家侄兒,但野利武又豈能會如兄長的意願。

    野利粘暴躁易怒,志大才疏,平時最怕自己這個二叔,要是放到往日,被野利武這樣盯着,野利粘早就退縮了,但是昨天和今天野利武一再失利,野利粘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沒什麼麼,侄兒只想提醒二叔,您在宋人那裏聽來的評書,僅僅是個故事,咱們草原上的漢子,最不怕的就是和宋軍打野戰,宋人的大官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會放棄城池出來和咱們的勇士在野外交戰呢。”

    這都是小插曲,野利粘佔了點嘴上便宜,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尤其是在他身旁野利難的勸說之下,沒有和野利武在衆人面前更深層次的暴露野梨部叔慈侄孝,表示了下他的深謀遠慮,刷了一番存在感就退下了。

    等到派出去的探馬回報,周圍一切正常,通遠縣也看上去靜悄悄的,看來大宋今夜不會襲營了,被野利粘一語中的,哪怕是野利武,這會子也覺得自家侄兒說的有道理,雖然比較丟人,現在的情況和自己從評書裏面聽到的不太一樣,但他還是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沒有繼續堅持,而是同意十二部頭人讓麾下兒郎們去休息。

    但是,野利武絲毫不知道的是,他之前喬裝潛入秦風路,從說書人哪裏聽來的故事,其實全都是根據真實桉例改編的。

    就在他們紛紛下去休息的同時,通遠縣內的早早就休息下的宋軍,已經被值夜的悄悄叫醒,尤其是盛長槐帶來的五百騎兵,在輔兵的幫助下正在忙碌着準備着一些東西。

    於此同時,白天中午就收到消息的包雄,在晚上已經趁着夜色悄悄從秦州府城帶着騎軍出發,一路上披星戴月,尤其是到達通遠縣附近的時候,連火把都滅了,悄悄行軍至距離吐蕃大營五里之外的地方,這會子正在給馬匹喂**料,士兵們抓緊時間補充體力,只等盛長槐發出信號,就會直奔吐蕃大營。

    丑時已過,大約寅時一刻的時候,通遠縣縣衙門口,王韶正在勸說盛長槐。

    “大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您是一路主官,還是在縣城內等消息吧。”

    盛長槐知道王韶是好意,但卻不會聽他的,這次夜襲,也不是非他不可,但他總有一種感覺,今日夜襲,恐怕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所以堅持要一起去。

    “不用了,王大人去城頭督戰把,若是事不可爲,我和包節度帶着的騎兵能否順利退回城內,守軍纔是重中之重。”

    和野利粘說的一樣,哪怕今天白天打了一場莫名其妙的順風仗,但在野外和吐蕃軍交戰,宋軍的贏面其實不大,夜襲是個雙刃劍,用的好了是錦囊妙計,用的不好就是自投羅網,他也擔心對面有多謀之人,將計就計的和大宋打一場野戰,整個秦風路的騎兵加起來不過三四千人,若是被敵方纏住了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好在今天夜裏月黑鳳高,能見度不高,若是見機不對,藉着夜色掩護,還能和包雄及時退入通遠縣。

    通遠縣雖外邊雖然一馬平川,但還是有一些小樹林什麼的,吐蕃聯軍昨天白天的雲梯就是取材於此,但十三部雖然說是烏合之衆,但不在林子裏安營紮寨的規矩還是懂的。

    距離吐蕃大營一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個小坡,盛長槐帶着七百騎兵和三百步兵趁着夜色掩護,到此地的時候已經是寅時三刻之時,提前派出去的夜不收前來稟報,一個時辰之前吐蕃營中突然火光大盛,但是持續了兩刻鐘之後又恢復了平靜。

    “侯爺神機妙算,算到了他們會防備我們偷營,那幫蠻子哪裏明白,夜襲最好的時間便是現在這個時刻。”

    盛長槐沒有理會張順在一旁拍馬屁,而是指揮麾下士兵將帶來的東西從馬背上拿下來,熟練的組裝了起來,赫然便是七八臺小型投石機。

    不同於吐蕃十三部的沒見識,在大宋軍中,尤其是在西軍,投石機早就被作爲攻城利器裝備在軍中,而這幾臺小型投石機,盛長槐和軍中大匠研究了好幾個月,才研究出這種容易攜帶,方便組裝的小型投石機,而盛長槐帶的這三百步兵,已經練習了長達一個月時間,如果在最短的時間將其組裝起來,便是他們的訓練科目。

    至於研究這玩意的用途,盛長槐是有大用的。

    西軍善戰,但是在野戰中和西夏,甚至於吐蕃人不佔據優勢,短時間之內也無法扭轉這樣的結局,畢竟遊牧民族騎射的本領是從小練習的,在野外,追又追不上,跑又跑不掉,尤其是在平地上,人家光靠遊騎兵襲擾,就能把大宋將官們氣死,大宋少馬的缺點被無限放大。

    哪怕是遭遇戰,騎兵對步兵的優勢也是很明顯,雖然西軍有重步兵作爲應對,但這種兵種,太依賴士兵的身體素質,而且重步兵的機動性更低,沒有辦法兼顧整個戰局。

    西軍以往的勝仗,多是依賴帶兵之人的智謀,偷襲,埋伏,襲擾,還有誘敵深入,借住地理優勢,沒有一場是正面遭遇決戰勝出的,就算佔據人數優勢,但敵人要跑,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