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植物黑科技 >第八十八章 變異水稻品嚐大會
    時間飛逝,水稻很快就要成熟,現在去改造後的大棚,就能看到幾乎所有水稻都已經掛着金燦燦的稻穗。

    無數人都想來參觀楊舟的水稻基地,校長和生命科學院的院長以及一些科院專家,已經來實地考察了好幾次。

    經驗豐富的農學專家,只要看到稻穗,就能確認一畝有多少產量。

    楊舟在一個月前,完全沒有說謊,正常的水田裏,一畝田,變異巨型稻最低也有2000多公斤產量。

    最誇張的是,有些水稻,還是種在了鹽鹼地上。

    不過這些水稻產量就有限了,每一株都只有少量稻穗,估計畝產不到200-300公斤,沒有正常水稻的三分之一。

    但這也是了不得的科研成果,鹽鹼地能夠生存的水稻本來就少。

    現在解決的是,能不能在這樣的土地生存的問題,而不是產量有多少的問題。

    就算畝產只有200公斤,華國的鹽鹼土的資源總額約爲14.8億畝,其中現代鹽鹼土面積爲5.5億畝,殘餘鹽鹼土約6.7億畝,這還沒有算上約2.6億畝的潛在鹽鹼土。

    就拿北河舉例,燕趙大地鹽漬化土壤面積達900萬畝,其中沿海前沿地帶鹽漬化土壤面積357.28萬畝,主要分佈在唐山、滄州和秦皇島區域。

    要是這些土地能夠利用起來種植主糧,每年憑空就能多出無數糧食。

    當然,限制鹽鹼地的不止是水稻存活問題,還有水源問題。

    形成鹽鹼土要有兩個條件:一是氣候乾旱和地下水位高(高於臨界水位);另一是地勢低窪,沒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乾旱,由於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後,便留下鹽份,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鹼土;

    還有便是在海邊,看似在海邊不缺水,但其實海水又不能用來澆灌,實際想要實現鹽鹼地水稻大規模種植,依舊要解決很多難題。

    不過不管怎麼說,楊舟的變異水稻算是開了個好頭,一部分鹽鹼地完全可以利用起來了。

    更何況,還有旱地種植的旱稻。

    正常的巨型稻水稻,畝產超過以前的一倍,也相當於土地面積比以前擴大了一倍。

    現在就看水稻的口感如何,能不能讓無數農民選擇這種高產巨型稻了。

    楊舟忙碌了幾天,本來是打算讓前口村的村民幫忙收割,結果保衛得知這個消息,害怕水稻稻種泄露,請示一番後,決定他們親自來收割。

    所有稻種都嚴加看管。

    楊舟四名保衛,大多是農家子弟出身,收割水稻駕輕就熟。

    水稻基地的水稻稍微複雜一些,每組水稻都要單獨收割,然後脫谷單獨曬乾稱重。

    全程也由央視紀錄片團隊拍攝,楊舟只是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

    一些博士、研究生,在唐悅的帶領下,把所有數據都記錄下來,最後會融入到楊舟的最新論文裏。

    等忙完一切,楊舟在前口村楊舟準備了一個特殊活動。

    那就是變異水稻品嚐大會。

    這次大會邀請的也是清北大學的老師,一些生物學家、科院院士清北大學的學生、媒體記者等參與。

    大家將公平地給所有米飯打分。

    其中,還摻雜着市面上比較昂貴的特級米。

    楊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所有人知道,他研究出的水稻,口感不比一些頂級水稻口感差。

    當然在這之前,楊舟和唐悅已經悄悄嘗過了。

    幾千個品種水稻,優選出了大概100種有特色的水稻,這些水稻要麼口感好但產量稍微少一些,要麼適應各類土地,還有的是產量特別高的品種。

    正是因爲嘗過後,知道變異水稻口感優異,楊舟纔想做這次活動。

    反正這些鏡頭都要放進紀錄片裏,甚至汪冰冰表示,拍攝的水稻素材加上這次活動,可以登上新聞三十分,楊舟就更有必要做這次活動了。

    以前雜交水稻出來後,因爲口感問題,其實種的人不多。

    因爲目前而言,糧食並不是很緊缺,因爲很多糧商的關係,甚至每年還在安南國那邊進口不少大米,進口比自己種植更加划算。

    農民種的就是產量雖然比不上頂級雜交水稻,但口感不錯的長粒香米,比如龍稻18、龍稻21、龍洋16、松粳16等。

    根據國家統計中心發佈的數據,華國所有雜交水稻增產糧食也就養活6000萬人,華國糧食產量裏近85%的產量不是雜交水稻,袁老開發的品種,市場佔有率也不高。

    不過袁老對雜交水稻的貢獻是最大的,雜交水稻對我們而言,更像是戰略性武器。

    正因爲有這樣高產的各種品種水稻,國外才不能拿捏我們的主糧。

    現代的買辦同樣不少,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有無數國外品牌的香米進入華國,當然很多品牌只是無良商人掛羊頭賣狗肉,實際上這些香米還是國產,但說是安南的進口。

    楊舟的巨型稻研究成功,意味着口感上,能和香米相比。

    面對產量更高,口感更好,適應土地更廣,抗災害能力更優的情況下,農民們的選擇可想而知。

    變異水稻品嚐大會召開時,楊舟跟在郝玶校長身旁,他們身前擺了一條米飯組成的長龍。

    所有米飯都用大盆裝着放在桌面上,大盆前方貼着被密封名字的打分表單。

    每個人品嚐過後,都要給米飯打分,最高分100分,最後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算一下平均分。

    因爲不知道米飯的名字,大家的品鑑都非常公正,根據自己的喜好,基本不會出現評分失實的情況。

    總共差不多有100盆米飯,前面是乾飯排在後面卻是稀飯,郝玶沒有看到後面的稀飯,還沒有喫便笑道:“這巨型稻的顆粒比香米要大不少,最後評分會不會有偏差?”

    “校長,我們還有稀粥環節,這一路喫下去,到了喝粥的時候,你也分不清哪些是巨型稻了,況且有些巨型稻的米飯大小和正常的大小相差不大。”楊舟解釋道。

    “嗯,考慮得很周全,那我就來當一下評委吧!”郝玶笑着點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