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植物黑科技 >第四十一章 指導生物學家們
    緊接着楊舟又挑選了一個院士提問。

    這個院士是搞糧食增產的,還是做的大豆研究。

    “楊教授你好,我是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之喜,做的是大豆研究,去年在Cell上發表了論文,‘Pan-genomeofwildandcultivatedsoybeans’引用次數已經上百!”田之喜介紹道。

    說完這句話還挺直腰桿,環顧四周一遍。

    不少人看向田之喜都帶着一些羨慕,其實就算是院士也不一定有多少篇三大期刊的論文發表。

    楊舟就比較淡定了,他對期刊現在興趣不大。

    發表頂級期刊,說白了就是刷學術聲望,在國內外獲得知名度。

    在國內,教授有頂刊期刊傍身,代表的是學術能力,可以申請更多經費,還能提升職稱。

    教授還想更進一步,不管是任職,還是提院士,都需要更多頂級期刊學術論文。

    發表了頂刊論文,代表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自然成了一種實力象徵。

    但楊舟自從最開始發表了兩篇關於變異蘿蔔、變異水稻還有基因代碼相關頂刊論文後,就沒有發表其他論文了。

    憑藉這兩篇論文,楊舟揚名海外,吸引無數生物學家齊聚華國。

    聲望名譽都幾乎到頂,可能一開始獲得勳章,有點名不符實,但加上後來攻克癌症,就完全處於超神地位。

    現在楊舟郵箱裏,還有無數頂級期刊求稿郵件,但楊舟壓根不搭理。

    癌症植物的研究他不能發,其他很多成果也沒興趣發,期刊對楊舟沒有吸引力了。

    甚至諾獎頒不頒給他都無所謂,如果幾年後諾獎都對他視而不見,不是楊舟不符合條件,而是諾獎的損失,權威性甚至都會受損。

    田之喜的論文楊舟倒是看過,點點頭道:“論文我看過,說你的問題吧!”

    見楊舟催促,田之喜本來一點嘚瑟心情很快消失,老老實實地問道:“是這樣的,我們團隊對來自世界大豆主產國的2898個大豆種質材料進行了深度重測序和羣體結構分析,精心挑選出26個最具代表性的大豆種質材料,包括3個野生大豆,9個農家種和14個現代栽培品種。”

    “最後完成了對優質大豆品種的深度測序和羣體結構分析,contigN50平均長度達22.6Mb,scaffoldN50平均長度達51.2Mb…….”

    楊舟不耐煩道:“具體點,說問題!”

    今天人太多,時間緊張可沒興趣聽廢話。

    田之喜話被憋在喉嚨裏,又不敢嗆聲,無奈道:“我們找到了HPS基因結構變異可以調控大豆種皮亮度變化,但遺憾的是,沒有找到增產的基因,我想問問楊教授您對大豆基因有研究嗎,能不能提一些建議?”

    楊舟自然沒有研究過大豆,但想要改良現在的大豆基因實在太簡單了。

    “你們研究這個項目花了多少時間?”楊舟問。

    “額,5年!”田之喜有點自豪的說道。

    這可是填補國內科技空白,值得無數生物學家誇獎的速度。

    田之喜有點洋洋得意。

    楊舟搖搖頭道:“是我的話一個月就能完成基因深度測序,功能都可以弄清楚了,要重視技術改變帶來的顛覆性變化,科學家更要擁抱變化,不然只能被淘汰。”

    田之喜羞愧的低下頭,無數生物學家幸災樂禍的看着。

    “我不懂大豆,但你要想弄清楚大豆增產的基因,只要使用YZ細菌,大量實驗就行了。”

    “不過,在實驗之前,你需要先學一下我總結出的基因代碼理論。”

    “等你學會了,估計最多2個月就能出成果,進行種植實驗。”

    田之喜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早知道就不提發表Cell的事,聽說以前楊舟還被Cell旗下子刊拒稿過,自己不會被殃及池魚了吧?

    楊舟顯然沒有那麼多想法,他只是給大家提個醒,技術帶來的改變是顛覆性的,所有人都不能抱着老想法了。

    隨後楊舟趁機和大家科普基因代碼理論,隨着研究的植物越來越多,楊舟的理論也更加完善。

    現在更是接觸過高級基因植物,講起基礎植物,更加得心應手。

    “不管是大豆、小麥、水稻,其中由植物生產出的油脂、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或者各種微量元素都有相近的地方,我們可以理解爲他們的操作系統大致相同,但一些功能基因代碼有所區別。”

    “以後我會小範圍公開水稻的基因系統詳解,你們根據水稻的基因系統詳解,可以區分哪些是基礎生長系統,更改哪些代碼導致水稻增產,那麼相應的在大豆、小麥上應該也會有所收穫,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YZ細菌去驗證!”

    “像是普通的糧食增產項目,我最多指導一下大家,因爲這實在太簡單了,具體的研究,將由不同的項目組進行。”楊舟說道。

    本來就在研究各種糧食增產的生物學家頓時高興起來,有楊舟的經驗指導,看來他們很快也能拿出成果了。

    接下來楊舟又回答了很多科學家的問題,有一些他也不瞭解。

    比如研究基因編輯器的團隊,楊舟並沒有準備讓他們停止研究,YZ細菌其實就是一種基因編輯器,只是楊舟不知道YZ細菌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要是地球科學家能夠研究成功新的基因編輯器,楊舟也能學習進步。

    上午會議結束,問題也回答得七七八八,下午就要討論如何分配項目組。

    其中涉及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那就是哪些人願意跟着楊舟做研究。

    要知道,這裏的人可都是大牛,本來帶着實驗團隊,要讓他們投靠,在楊舟這裏當小兵,很多人會不適應。

    楊舟也只是嘗試一下,萬一那個院士願意跟他,就算是幾個教授願意幫他做研究也不錯。

    最低目標,自然是讓這些人把下面的小牛分一些給他。

    中午和周國強喫飯的時候,兩人就在討論下午的會議內容。

    周國強早上見證了楊舟一個人指導所有生物學家的場面,對楊舟的技術實力更加有底了,特別是楊舟輕描淡寫地說,糧食增產實在太簡單,他都懶得做。

    更是讓周國強佩服!

    看來老闆讓他負責這個新機構,就是刷成績的,不出幾個月,必將轟動全世界!

    “楊舟,你想要什麼人,我給你協調,今天也回答了不少人的問題,有沒有看重的人,我私底下和他們溝通一下,看願不願意跟着你做研發,我去做做工作。”周國強笑道。

    楊舟接下來想研發的,還是鐵鹼基植物,然後搭配創世蘑菇、火種植物的高級基因,開創一種新型材料類植物。

    不但可以提高華國科技實力,還可以掛到系統商城賺經驗值。

    小項目,他的興趣不是特別大。

    就連沙漠植物,現在其實都屬於地球圈內的正常植物,可以交給一些團隊單獨研究,楊舟來指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