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花重錦官城 >第 272 章 第 272 章
    陸舟以額觸地:“太原李氏,驅敵寇,保國土,衛邊關!李家滿門忠烈,李家軍全軍將士忠肝義膽,明知身負冤屈,明知沒有援軍,如此孤立無援的境地之下,仍以血肉之軀阻擋北遼雄獅鐵蹄,拼死守住雁門關,沒叫陳國再陷戰火屠戮,雖死無憾!然忠魂被污,那些埋骨在烈烈黃沙之下的忠骨不得見天日,他們的後人揹負叛國的罵名求告無門!京師家家戶戶慶賀戰事平息之時,卻不見西北雁門關禿鷲食屍,哀鴻遍野!明明他們纔是英雄,憑什麼受萬人唾罵!這樣天大的冤情若不能重見天日,豈非寒了忠臣之心!”

    陸舟字字泣血,衆臣靜默不語,劉秉如坐鍼氈。大殿之中陷入詭異的安靜。

    突然,輕微的咳嗽聲打破了這死一般的沉寂。伏太師拄着柺杖顫顫巍巍的站起來,一步一步緩緩行至殿中央,納首拜倒:“臣請皇帝重審李家舊案!”

    荀湛也從座椅上走過來,跪在伏太師身後:“臣請皇帝重審李家舊案!”

    緊跟着是梁太尉、戶部魏尚書、柳御史、範侍郎等一干大臣,跪滿了清正殿。這些人中有曾爲李家奔走過的,當年保下李家家眷,他們也是出了力的。

    餘下的大臣們隱晦的看了看劉秉,卻見劉秉臉色煞白,六神無主。便有人小聲說道:“劉大人沒動,我們跟不跟?”

    另一人回道:“當年之事雖無實證,但自李家倒了之後,劉家迅速崛起,劉太后執掌宮廷,明眼人都知道當年李家之事,劉家必定在背後做了些什麼。眼下陸大人既說已查明實證,又敢將此事拿到大殿上來說,只怕是得了皇帝默許了。”

    說完,便默默走到大殿中央跪下,算是應和重查舊案。

    趙崇裕深吸口氣,用他一貫清冷的語氣說道:“陸舟,舊案重審,你有何證據。”

    肅王扭頭看了眼趙崇裕,他離皇帝最近,他能清楚的感受到皇帝微微發抖的身體,還有聲音裏透出的幾分悲涼。

    陸舟擡起頭來,再次環顧衆臣,問道:“不知諸位大人可還記得先帝朝時一位精才絕豔的進士彭元秋。”

    魏尚書眯起眼睛回憶了一陣,道:“是有這麼個人,我記得他寫的一手好字,又極擅臨摹,當年我還請他寫了一幅字呢。可惜他在赴任途中不幸遇難,年紀輕輕便命喪黃泉,爲此我還傷感了一陣。”

    陸舟道:“彭元秋並非遇難,而是有人假借匪寇之舉,囚禁了彭元秋。彭元秋死於十二年後。”

    “十二年!”魏尚書驚呼:“陸大人的意思是彭元秋曾被囚禁十二年!”

    “沒錯!囚禁彭元秋之人乃是他的同鄉,也是當年和彭元秋同中進士的孫驍。”

    “孫驍!”魏尚書又是一驚:“孫驍這人我有些印象,他和彭元秋是好友,以往有人宴請彭元秋時總能看到孫驍的身影,相比彭元秋,孫驍這人愛攀附,不得人喜歡。”

    陸舟點頭:“孫驍嫉妒彭元秋。”

    魏尚書就問:“可此事又和李家舊案有何關聯呢?”

    陸舟道:“因爲僞造李家和北遼往來信件的人正是彭元秋!”

    “這怎麼可能!”魏尚書反駁道:“彭元秋是風清霽月之人,品行高潔,況且他對李家軍讚譽有加,豈會加害於李家軍!”

    陸舟就道:“有彭元秋死前親筆書信爲證。有人找上孫驍,讓他想辦法僞造密信,構陷李家軍,事成,他可青雲直上。於是孫驍以彭元秋家人安危相要挾,逼迫彭元秋寫下通敵密信。鑑於彭元秋字畫一絕,孫驍又生了貪念。他沒有殺了彭元秋毀屍滅跡,而是繼續利用彭元秋,讓他僞造名家字畫,並高價售賣出去,以此謀求暴利。”

    “在背後之人的支持下,孫驍在川蜀一帶開了一間書畫社,名爲翰軒書畫社。這便又牽扯出梁州府一樁大案。不少文人墨客都受其迫害。兗州知府江子義,便是受害者之一!”

    江子義是朝中新貴,頗受皇帝重用,他丁憂三年,期限一到皇帝便迫不及待召他還朝。只是聽說江子義並未如期回京,原來竟是出了這等事麼!

    江子義被宣上清正殿,一同上殿的還有楊隱、王建以及彭元秋的後人,他們是作爲苦主,親自上殿陳情的。

    楊隱被關的時間最長,他知道的事情也比江子義多。爲了更有力的佐證,陸舟給楊隱服了一顆藥丸,得以讓他破損的身體恢復許多。楊隱雖已鬢邊花白,但精神尚可。第一次面見皇帝,有些緊張的不知所措。但想到那些深受其害的讀書人,內心又抑制不住的悲痛。

    “……這些人各個身負才學,未來也必定是國之棟樑。然而卻因爲小人之貪念,死在那暗無天日的土牢中,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境地……”

    楊隱言語平實,卻讓聞者心驚。在場的很多人都很難想象,太平年月裏,竟還有這等聳人聽聞之事。

    “關於李家舊案,是我們這些人口口相傳下來的。我們甚至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當年的李家。但就是這件事,成了讓我們堅持下去的信仰。無論是李家舊案,還是被關在土牢裏的人,我們都希望有朝一日得以重見天光!”

    在場衆臣不禁想到陸舟呈上的證據,那個被埋在涪陵縣衙二十幾年的瓦罐。他外表已經破舊不堪,但信件卻得以完好保存。是不是這些信件也和過去的那些人一樣,等待着有朝一日被發現,將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撕扯開……

    陸舟道:“孫驍死後,孫授便接手了翰軒書畫社。在查江大人失蹤一案時,臣又查到梁州府悅來客棧的掌櫃手下還有幾間糧鋪。從糧鋪中搜羅的賬簿可見,這幾間糧鋪曾向勉縣羅家村運送大批糧食,這便印證了悅來客棧和羅家村屯兵有關。悅來客棧的掌櫃是孫授的手下,而孫授則聽命於方士弘。”

    他將整樁事梳理一遍,總結道:“也就是說,榮海以復仇爲目的,組建細作網,深入陳國。用僞造密信來坐實李家叛國之污名,而劉家向來和李家不睦,不用榮海挑唆,便趁此機會網羅不實之證,讓李家再無反擊之力。劉曹兩家乍然發跡,手下人魚龍混雜,榮海便又趁機滲透劉曹勢力,藉由劉曹在陳國的影響發展自己的細作網,戕害陳國百姓謀求暴利,開礦、屯軍、發動兵變。至於方士弘,榮海給了他一個德王的身份,無非是想讓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同時還能借此吸引當年不甘前周覆滅的朝臣爲自己所用。這是一招很拙劣的空手套白狼……”

    但在先帝朝那種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亂局勢下,卻沒有人一個人看得清。

    後面這句話陸舟沒說,但在場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因爲心如明鏡之人或許早就明白了,先帝既然放過了李家後人,其實已經從根本上證明了李家從未叛國,先帝是相信李家的,但他無能爲力。之後劉曹勢力做大,先帝病危,幼帝孱弱,朝中各方勢力博弈。這樣岌岌可危的境況下,李家舊案更無從提及了。.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