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之清河公主太彪悍 >第 142 章 第142章 分家過活
    景國,滿朝文武都在密切關注着北方的消息,既解岸之後,幾乎大半人都陸續從南北往來的商人那裏蒐集起華夏的報紙,只是像解岸這樣深入分析的卻很少,甚至有些自視甚高的世家子弟,還覺得報紙上寫的有些東西純屬譁衆取寵,多半是那女帝編來哄騙百姓的。

    對此,解岸只是微微一笑,異常溫和地看着說這些話的人,心裏則罵着:愚蠢若此,誰人可擋?

    北方兩國交戰,景國當然緊張,從景帝到臣子,多半都處於焦慮之中,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他們也曾試探性地向北襲擾過,但緊跟着就被華夏邊境守軍轟了幾炮,鑑康城這邊得到稟報後,朝堂上又吵了幾日,最終決定靜觀其變。

    沒辦法,六年前鑑康城被炮轟的經歷,所有人都記憶深刻,這種厲害的武器,至今爲止景國也造不出來,自然免不了忌憚,亦不敢與之硬碰硬。

    其實,在此之前,□□沿海就發現華夏的戰船在來回遊弋,這也是一次試探後,景國立馬退守的另一重原因。

    傻子都看得出來,女帝這番作爲,明擺着是警告他們,北方打生打死與景國無關,可他們若是非要摻合一腳,那自有大炮的炮口對着他們。

    景帝到底年少,爲帝經驗不足,又受世家掣肘,沒有完全的話語權,而滿朝文武呢,多數出身世家,還不是一家兩家,而是很多家,相互間另有利益牽扯,有聯合的也有敵對的,人心自然不齊。

    縱觀這些年,每每遇事朝堂上就吵成一鍋粥,這便是人心不齊的明證。

    所以,面對華夏的強勢,景國不出意外地慫了。

    而當時景帝想起解岸,在朝堂上向他問計,這位神情凝重、一派嚴肅地說出了他的看法。

    “陛下,自華夏立國以來,他們這新式武器一出,我國與慶國皆受其威脅,想必鑑康城當年被擊中之事諸位仍記憶猶新,臣以爲,之所以會受其威脅,便是我國沒有此物之故,因而,想要擺脫脅迫,當務之急是儘快能造出與之抗衡之物。”

    景帝聞言深以爲然,沒有誰喜歡一直被人脅迫着,華夏這大炮陳設邊境,就像是有人拿刀指着他的脖子,這種感覺實在糟糕。

    “朝廷應廣發佈告,召集能工巧匠研究這種武器,或是設法借鑑華夏的製造技術,無論如何,需儘快自行製造此物,臣恐北方戰事平息後,情勢將更不樂觀,早做準備方爲上策!”

    解岸說到這裏時盡顯焦慮,其他人也被他說得開始焦慮了。

    衆人心知肚明,所謂的“北方戰事平息”,必然是慶國和華夏之戰有了結果,無論誰輸誰贏,下一步的矛頭都將指向南方,也就是說,南北一戰只看遲早,躲是躲不掉的!

    景帝雖不能完全信任解岸,將重要的事務和權柄交給他,但對他說的還是甚爲信服。其實景帝自己並未發現,經過一次次地向解岸問策,他做決定時基本都是按照解岸說的那般做的,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很危險的。

    鑑於從皇帝到朝臣的焦慮心態,朝廷商討一番後,果真廣招工匠、投入金錢開始研究起大炮的製作方法,這期間當然免不了派人潛入華夏,試圖獲取大炮的圖紙,或是收買相關的工匠,希冀着雙管齊下能儘快解除這種被人掐脖子的威脅。

    然,想要造出大炮豈是那般容易的?即便現在開始着手研究,幾年纔能有結果呢?五年還是十年?

    解岸卻知,若女帝有心統一,至多五年便會向南方進軍,景國的研究速度肯定來不及的!

    他曾近距離看到過大炮,女帝登基時他還親眼見識過大炮的威力,那時他就發現當時的大炮比炮轟鑑康城時的威力更大,顯然,女帝一直在改進這種武器的製造技術。

    解岸如今空閒時間多,也曾琢磨過這種武器,他不懂具體的技術,可卻明白這東西製造起來一定難度不小,別說內部構造,只那個炮筒……製造時的金屬如何冶煉,用得是何種金屬、單一的鐵還是摻雜了其他金屬?若是摻雜了那比例又是如何?這些若未搞清楚,即便外觀上造得一樣了,豈知能不能用呢?

    可他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問題時,景帝及滿朝文武們卻又無法視而不見,所以,耗費精力研究它就成了不得不爲之之事。

    因爲解岸說得確實句句在理,這是景國迫在眉睫的難題,他們有且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迎難而上解決,否則便只能等着未來某一日,任女帝用大炮轟開鑑康城門,卻毫無反擊之力。

    特別是景國得知華夏軍隊兵臨昌安城下、扶兼無奈出城投降後,這種迫切想要掌握反擊之力的念頭,在景帝及滿朝文武心中越加迫切。

    一時間,景國朝廷從上到下都進入一種焦慮狀態,倒是給別人緊緊神的解岸,一回家便悠閒自在得很,每日看看報、養養鳥,心態好得還胖了一些,甚至每逢新的報紙送來,他看着看着還會歡欣無比,所幸……這些旁人並不知曉。

    相比起景國的緊張,華夏的人們日子過得風生水起,洛都內更是日漸繁華,連不久被分別安置的扶兼及一衆降臣,都慢慢融入了其中。

    劃給扶兼的地方很大,建個大型莊園都夠,但在他們一大家子看過華夏的律例後,扶兼就把成年的子女都給分出去了,這一分出去,自然要把這片地方給劃拉一塊,不然這些孩子該如何安家?

    至於兄弟子侄們,在他說明利弊後,經過考慮也陸續這麼做了。

    一大家子就這麼被分割成了數個小家,好處便是每人都能分得田地,這是《耕地律》中明確規定的,甚至女兒比兒子分得還多點。

    而對子女們來說,被分出去獨自過活確實會心有不安,可住的地方就在長輩、親族附近,這又給了他們勇氣。再者,他們也看了華夏律法,知道分家另過後,他們一旦有了子女,那便能按律分得田地,可若是非要和父親一起生活,作爲孫輩的孩子可能就分不到地了。

    華夏的《耕地律》只寫明瞭每戶有十個子女可分得田地,後面的可就享受不到朝廷的這項政策了,孫輩更是提都沒提。

    年長的扶家子弟也有自己的考慮,從自身出發,對分家之事便默認了。

    對扶家的女兒們來說,華夏竟給女子分地,分的地還比給男子的多,這着實有些新奇,她們以前作爲皇室女子,確實比其他女子過得好,喫穿用度當屬最好,另有父母相贈的珠寶和貴重之物,他日出嫁時也會有豐厚的嫁妝,但怎麼說呢,這種感覺和華夏分地時對女子的優待又不大一樣。

    她們目前還形容不出這種不一樣意味着什麼,不過不影響她們欣然接受這種優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