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司馬 >第 536 章 危月燕:厚積薄發<br>上:被召京師厚功虛賞,擢升公休連斬臂膀
    司馬懿不費吹灰之力,甚至幾乎在沒有和吳軍正面交手的情況之下,就逼迫朱然主動從襄樊戰場退卻,使得吳軍的節奏和士氣出現混亂,拆散了諸葛瑾和朱然之間的聯繫和默契,分兵擊退了他們。

    這樣的戰果使得司馬懿的聲望再度達到了頂峯,捷報傳回洛陽之後滿朝皆爲此而歡欣鼓舞,魏少帝曹芳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對羣臣誇讚司馬懿說:

    “此次若非太傅力挽狂瀾,恐怕荊州會就此落入吳國的手中了,那麼朕將來又有何面目去見開創我大魏基業的先帝們呢?由此可見我大魏可以沒有任何人,但唯獨不可沒有太傅!”

    或許是因爲司馬懿解除了從自己即位以來最大的一場危難,使得曹芳給與了司馬懿極高的評價,而對於同樣身爲荊州戰場最高指揮者的曹彥,曹芳卻並沒有隻言片語的評價,事實上就算是曹芳想要正眼看待曹彥,可曹彥也實在是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績,接連丟失了荊州南境大半領土不說,還鬧出了戰時兵變這等滑稽的事情,更差點丟失了襄陽城。

    曹芳在說這些話褒獎司馬懿的同時,也給了在場的曹爽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他們想方設法奪走了司馬懿的兵權,卻還是眼睜睜的看着他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勳。

    所謂的人算不如天算,可能就是如此吧...

    散朝之後,灰頭土臉的曹爽回到了自己的府中後不久,丁諡、鄧颺以及何晏三人便來到了他的家中拜訪,討論應對今後局勢變化的方略。

    丁諡嘆了口氣說道:“哎,大將軍當日若是在元則先生領兵之事表明態度的話,恐怕事情也不會鬧到這個地步了...”

    這時坐在一旁的何晏冷冷笑道:

    “難道說大司農前去統兵,就能夠保證擊退朱然嗎?”

    一直以來鄧颺都知道何晏和桓範之間的矛盾,他能說出這樣的話是沒有絲毫讓人驚訝之處的,況且事情已經落到這個地步了,再爭吵下去也沒有任何的意義,以曹爽的智慧也未必會想得那麼深遠,於是他便開口對曹爽說:

    “大將軍,司馬懿現在仍舊在襄陽境內與荊州刺史胡質一同安頓戰後事宜,令弟曹彥都督已經被基本架空,長此以往下去,朝廷的方向可能會發生我們不希望看到的變化,眼下我們應該做的是立刻召司馬懿回朝,以免他繼續在荊州散播影響力。”

    鄧颺的這一點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雖然“臺中三狗”是各懷鬼胎,各有各的利益和算籌,但至少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希望與自己利益相悖的司馬懿及其司馬一族勢力做大。

    從邵陵侯府出來之後,鄧颺就火急火燎的趕往了桓範所居住的大司農府。

    此時的桓範正一身白衣的站在水池邊,靜靜的俯視着水流之中游動的魚兒,還時不時的從左手捧着的木鉢之中捻出少許的顆粒狀魚食輕輕灑在水面上。

    “如今都快火燒眉毛了,大司農你居然還有如此興致,實在是令在下感到敬佩啊。”

    桓範看上起並不像曹爽、丁諡等人那樣的慌張,顯得非常平靜:

    “這個時候難道慌慌張張的會對局面有什麼幫助嗎?”

    說罷桓範轉過身將木鉢遞到了鄧颺的手中,隨後將雙手背在身後:

    “司馬懿擊退朱然、保住了襄陽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曹爽中了鍾毓的計謀對我心生猜忌,從而改變主意坐視司馬懿重新奪回了兵權,這的確是我對司馬懿防備不夠,但司馬懿想要就此返回權力中心,我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看桓範這樣的說話口吻,鄧颺知道他一定是有後招了:

    “原來如此,看來我又白替你擔心了...”

    公元241年(魏正始二年)七月,曹爽採納了鄧颺的諫言,擔心此次御吳作戰中表現出色的胡質和司馬懿之間存在勾結,所以遷任胡質爲東征將軍,將其調到青州,改派同樣在御吳作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孫禮就任荊州刺史,同時兼任荊州諸軍事的都督。

    同時以回京述職和接受封賞爲由召回了司馬懿和曹彥,再度暗中免去了司馬懿的兵權。

    對於曹爽的這點小伎倆,司馬懿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但也正是因爲他對局勢是有着如此清醒的認識,所以纔會做出更加準確而有清醒的判斷:

    將兵權交給孫禮,然後奉詔返回洛陽。

    很快被調到荊州就任刺史一職的孫禮就到達了襄陽,而司馬懿和胡質也遵照曹爽的意思,在曹彥的親眼矚目之下將兵符和印綬移交給了孫禮,沒有出現任何牴觸的情緒。

    對於司馬懿遭到這樣的不公正對待,孫禮看在眼裏,內疚在心裏。

    在司馬懿即將動身離開襄陽的前一晚,他的臨時住處突然來了一個神祕的訪客,這個人身披黑色斗篷,利用斗篷上的寬大帽子遮住了鼻子以上的部分,常人根本看不出他是誰。

    然而司馬懿卻一眼就識出了此人的身份,同時拱手笑道:

    “不知德達(孫禮字德達)將軍深夜來訪,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孫禮見司馬懿已經識穿了自己的身份,也就不加以隱瞞了,他緩緩擡起雙手掀開了罩在自己頭頂上的帽子,隨後拱起雙手對司馬懿回禮說:

    “哪裏哪裏,在下深夜攪擾還請太傅不要見怪...”

    對於孫禮特意前來拜訪自己,這有些出乎司馬懿的預料,但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雖然先前沒有和這位自河北時就追隨曹操南征北戰的老將,但關於他的心性和人品,司馬懿早就調查的一清二楚,也自然就得知了孫禮是個剛正無私,同時富有正義感的人。

    邀請孫禮入內堂之入座後,司馬懿一面給孫禮斟茶一面口吻溫和的問道:

    “德達將軍這個時候來找我,想必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吧?”

    猶豫了一會兒之後,孫禮嘆了口氣對司馬懿說:

    “末將深知此次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就收拾了荊州的殘局,全都要歸功於太傅您,可大將軍卻如此着急的將您調回朝廷,還讓末將這個外來的人坐享其成,這讓末將的心中實在是有些過意不去...”

    面對孫禮如此誠摯的態度,司馬懿感到非常欣賞:

    “德達將軍不必如此,您原本就曾經就任過荊州刺史,對當地的軍情、民情都很熟悉,芍陂一戰以寡敵衆更是揚名天下,我畢竟已經交出了兵權並且身居太傅之職,若不是荊州的殘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這個已經處於半隱退狀態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裏的。”

    其實孫禮之所以採用如此隱祕的方式來面見司馬懿,不僅僅是出於敬仰和歉疚,更重要的是他對曹爽把持至下的魏國朝政感到深深的擔憂:

    “太傅果真要坐視大將軍繼續禍亂朝綱、敗壞社稷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