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司馬 >第 751 章 (十五):戰前鼓
    諸葛誕派遣吳綱帶着自己的兒子諸葛靚,跟隨文虎一同返回吳國之後,吳綱將諸葛誕的意思傳達給了吳國的當權者孫綝。

    相較於其兄孫峻來說,孫綝在吳國的威望還是比較低的,當他聽到身爲魏國揚州防衛的大將諸葛誕,竟然要與自己合謀之時,孫綝還是非常動心的。

    再加上諸葛誕爲了表示誠意,還將自己的親生兒子諸葛靚送來吳國當人質,而文欽也在一旁力勸孫綝不要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孫綝終於下定決心,派兵支援諸葛誕作戰。

    同時,爲了彰顯自己能夠使得諸葛誕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歸降於吳國的功績,孫綝還自作主張的對外宣稱,諸葛誕已經臣服於吳國,同時奏請吳帝孫亮下詔,任命諸葛誕爲左都護,持符節,同時就任大司徒、驃騎將軍之職,領受青州牧,敕封壽春候爵位。

    文欽聽聞之後頓感震驚,他對自己的兒子文俶說道:

    “孫綝這個草包,他這麼做不僅沒有幫助諸葛誕,反而是令諸葛誕陷入了絕境啊...”

    不久,孫綝正式下令,以文欽、唐諮爲一路,而全端、全懌爲一路,兩路各領兵馬一萬五千餘人,共計兵馬三萬餘人,從居巢出發火速前往壽春與諸葛誕匯合。

    與此同時,司馬昭也基本完成了此次討伐諸葛誕所需要的戰前準備,他下令抽調青、徐、荊、豫四郡兵馬爲此次討伐的主力,並讓駐守關中的司馬望抽調部分兵馬爲預備隊,兵力總計約爲二十五萬(對外宣稱五十萬)。

    司馬昭命王基爲鎮東將軍,除了豫州之外還總督揚州的軍事,成爲了名義上此次戰爭前線的總指揮,陳騫爲安東將軍,輔助王基統兵作戰。

    同時司馬昭之弟司馬亮任職東中郎將,領兵兩萬爲先鋒率先向壽春開拔。

    尚書荀顗暫代司馬昭職務留守洛陽,左僕射陳泰爲總管行臺,負責配合司馬昭坐鎮後方,總領前線大小事務。

    除此之外,剛剛與郭槐成婚的賈充、以及本該因其母去世而守喪在家的鐘會,都竭力請求跟隨大軍一同出征,司馬昭予以批准。

    臨出發之前,王元姬曾經找司馬炎促膝夜談,她問司馬炎說道:

    “以往若有戰事,你都會第一個向你父親請纓出戰,此次卻爲何沒有請求你父親帶你一同出征呢?”

    司馬炎答道:

    “此次征戰父親身邊的謀士武將已經足夠,孩兒去或不去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孩兒倒是以爲諸葛誕叛亂爲外患,而父親離京之後的洛陽城內也有隱患,所以還是留在洛陽爲安定後方出一份力較爲妥當。”

    在王元姬眼中看來,此時自己兒子的眼中沒有了先前急功近利的戾氣,有的只是沉穩和持重,她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成長了,這讓她倍覺寬慰:

    “你能這麼想,母親很爲你感到開心...”

    公元257年(魏甘露二年)七月,魏帝曹髦和郭太后於洛水之旁設壇焚香祭天,隨後司馬昭登上祭壇拔劍號令三軍,數十萬將士高呼必勝的口號。

    至此,史稱“淮南三叛”最後一叛的討伐戰爭,已經迅速拉開了帷幕...

    不過這場戰事的起端卻並不順利,司馬亮的先鋒大軍剛剛到達慎縣就遭到了諸葛誕兵馬的伏擊,結果司馬亮不敵退回丘頭固守。

    出師不利並沒有影響到司馬昭的決策。

    由於先前司馬昭採納荀勖之策,命令羊祜極力推薦的人才何禎接替鍾毓擔任廷尉一職,同時派遣他先大軍一步持符節出使淮南周邊,大肆散播魏帝曹髦和郭太后親征的消息,申明司馬昭乃是奉天伐逆,而朝廷逆誅賞順的政策,勸慰叛軍將士,進一步打擊諸葛誕的士氣。

    而荀勖的這一計策果然奏效,追隨諸葛誕叛亂的將士們一聽說真正謀反的人不是司馬昭,而是諸葛誕之時,許多剛剛招募的將士們不免開始心生疑慮,士氣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消息也很快傳到了諸葛誕的耳中,當他發現司馬昭利用曹髦和郭太后來坐實自己叛亂的罪名時,他的心中也開始有些動搖了,不過對於他來說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無論是司馬昭還是自己都已經開始進行兵馬的調動,戰事隨時會爆發。

    而他已經沒有退路可走了,哪怕他當做所選擇的道路是錯誤的,他也只能繼續走下去。

    不過吳國的兵馬還沒有到,諸葛誕自然是不敢輕易出兵的,以免被胡奮和王昶從後切斷了自己的補給線。

    同月初五,司馬昭的後續兵馬到達丘頭,而王基也在他的授意之下開始統率兵馬主動向壽春發起進軍。

    爲了避免吳軍的援兵與壽春城內的諸葛誕匯合,受胡奮之命從徐州進入揚州阻截援兵的魏將李廣在承德與吳軍遭遇,結果李廣爲文欽的先鋒人馬所破,敗退當塗。

    之後胡奮督令他繼續出戰,同時又派遣泰山太守常時領兵馳援。

    可是常時懼怕文欽之子文俶,以自己染有疾病爲由拖延出兵日期,而李廣也以各種理由推搪,胡奮聞之大怒,下令將二人斬首示衆。

    而文欽等人趁着這個空隙,在王基尚未對壽春形成全面合圍之前,繞道從城東北憑藉險要山勢突入城中,與諸葛誕成功匯合。

    此時諸葛誕才知道自己原來已經“背叛”了魏國,成爲了吳國的臣子,這對於他來說當然是很難接受的事實,不過眼下他很清楚還不是和吳軍翻臉的時候,尤其是當他面對昔日自己的手下敗將、如今的援軍文欽之時,諸葛誕這樣心高氣傲的人,內心何等煎熬是顯而易見的。

    而不久王基的正面軍隊就已經將壽春城完成了包圍。

    不過孫綝就算再蠢也不會愚笨到僅靠這區區三萬人就可以幫助諸葛誕擊退司馬昭的二十幾萬大軍,於是他一方面按照諸葛誕先前所要求的,分別朝江夏和淮泗一帶派出兵馬進行佯動,吸引王昶和胡奮的主力,使其無法全身心投入淮南的戰事之中。

    另一方面,他派遣朱異爲大都督,率領後續兵馬兩萬人從安豐進入魏境,以企圖以陽淵爲跳板從外圍對王基的人馬發起威懾,與城中的諸葛誕遙相呼應。

    一到丘頭之後,司馬昭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免除了司馬亮的一切職務,令其交出兵權前往項縣擔任護衛行宮的責任。

    考慮到外圍有吳軍在向自己運動,還不斷會有援兵增加的可能性,王基爲了避免節外生枝,於是便上書駐紮於丘頭的司馬昭,懇請立刻發兵對壽春全面進攻。

    司馬昭接到王基的請戰書之後並未立刻批示,而是走到了沙盤前俯視着壽春一帶的敵我軍力對比。

    一旁的賈充也料到了王基書信之內所寫的內容,於是便上前指着壽春的位置對司馬昭說道:

    “大將軍,諸葛誕雖然暫時被我們困在了壽春,不過壽春歷來都是防禦重鎮,前幾任守將都在城防之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易守難攻。下臣這段時間也仔細觀察了何禎傳回來的密報,發現壽春的主城工事非常堅固,而且外圍的防禦準備也做得極好,再加上近十萬大軍已經被他調進了外圍防禦之內,我們想要強攻的話代價是很大的。”

    司馬昭聽後點了點頭:

    “不錯,我現在就是在爲這件事而感到頭疼...”

    這時賈充對司馬昭說道:

    “下臣已經爲大將軍思得一計,或許能夠對目前的局勢少有緩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