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執掌大明朝 >第246章移禍江東
    大堂裏的官員紛紛順着蘇伯朗的視線望去,只見大堂門前站着一名留着兩撇小鬍子的中年人,神情侷促,身後立着兩名刑部的差役。追書必備1

    這名小鬍子中年人是蘇伯朗讓朱永青派人的傳來問話的人中一個,不久前趕到,由於大堂裏在議事所以就在門外等待。

    “小人楊安,叩見王爺。”隨後,在衆人的目光中,小鬍子中年人忐忑不安地走進了大堂,老老實實地在堂前跪下給朱永青行禮。

    朱永青瞅了一眼楊安,擡頭狐疑地望向了蘇伯朗,難道此人與張旺被殺一事有關。

    “楊安,你可知本山人喊你前來所謂何事?”蘇伯朗走到楊安身旁,不動聲色地問道。

    “小人不知,請道長明言。”楊安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高官權貴,精神保持着高度緊張,再加上天氣炎熱,使得他滿頭大汗,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後衝着蘇伯朗擠出了一絲笑容。

    “本山人問你,數天前的晚上,你在城西的一家酒樓見過何人?”蘇伯朗目光如炬地望了望楊安,沉聲問道。

    “沒……小人沒過去城西的酒樓。”楊安聞言頓時神色大變,結結巴巴地回答。

    “本山人問你,你的衣衫當時因何事而被打溼?”見楊安不承認,蘇伯朗微微一笑,宏聲問道。

    “你……你怎麼知道?”楊安剎那間就怔在了那裏,一臉不敢相信地望着蘇伯朗。

    “本山人不僅知道你打翻酒壺打溼了衣衫,還知道你昧下了一筆銀子。”蘇伯朗動作飄逸地甩了一下拂塵,淡淡地說道,“你也曾是個讀書人,應該知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道理,在王爺和各位大人面前何苦再執迷不悟?”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出自朱熹的《朱子論語》卷五十九,勸人改過向善,大明自洪武起就獨尊朱子理學,讀書人都知道這句話。

    聽了蘇伯朗和楊安之間打啞謎似的一番對話,包括朱永青在內的所有官員都疑惑地望着兩人,不清楚這個楊安犯了何事。

    “王……王爺,小人願招,小人全招,請王爺開恩呀。”楊安的臉上陰晴不定了一陣,隨即砰砰地衝着朱永青磕起頭來,一副驚惶的模樣。

    “本王問你,你所犯何事?”朱永青心中也感到好奇,不動聲色地問道。

    “小人……小人不應該買通那些外地人砸了吳翰林的家,並打傷他的家眷。”楊安仰起頭,擡手使勁地扇了自己兩記耳光,一臉惶恐地說道,“不過,小人也是被逼無奈,是我家老爺讓小人這樣做的,小人要是不做的話會受到他的責罰。”

    聽聞此言,大堂上隨即又是一陣騷動,衆人原本楊安與張旺有關,誰成想竟然牽扯出了吳少卿家被砸一事。

    吳少卿的雙目滿是驚訝的神色,兩眼怔怔地望着楊安,他這個時候終於明白了蘇伯朗先前說的要澄清的事情了,原來是找出了在他家鬧事的幕後兇手。

    範彬和馮長安等人則面露怪異的神色,相互間不由得對視了一眼,他們很清楚那些砸了吳家的人是朱瞻域從樂安州帶來的手下,事後就離開了京城,這個楊安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竟然在這裏胡說八道。

    “告訴本王,你家老爺是誰?”朱永青也吃了一驚,隨後心中就是一陣大喜,沉聲追問。

    現在張旺一事已經真相大白,倘若再把吳家被砸一事了結,那麼京城裏的這場危及到大明皇權的風暴也就隨之消失於無形中。

    “稟王爺,小人的老爺是大理寺左寺丞馮順馮大人,小人是馮家的管家。”大堂內的衆位官員聞言不約而同地望向了楊安,都想知道他口中的老爺是何人,楊安再度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慌忙答道。

    “怎麼會是馮寺丞?他與吳翰林可是同科的進士!”

    “我記的,永樂年的時候吳翰林曾經彈劾過馮寺丞。”

    “沒錯,當年如果不是吳翰林彈劾,馮寺丞現在已經是都察院的右僉都御史。”

    “原來是這樣!”

    ……

    隨着楊安的話,大堂裏頓時轟一下就騷動了起來,人們私下裏紛紛七嘴八舌地議論着這件事情,顯得十分詫異。

    馮順與吳少卿是同一科的進士,而且兩人的殿試成績都位於二榜殿試中前列,雖然相互間的關係並不怎麼親密,但是由於有着同科之誼也算是比較近的朋友。

    永樂十五年,曾經擔任過都察院監察御史的馮順遇到了仕途上的一個重大的機遇,永樂帝準備將其從大理寺左寺丞的位子上提拔到都察院擔任右僉都御史。

    從官銜上來說,大理寺左寺丞是正五品的官階,而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官階,可謂向上邁進了一大步。

    從職務上來說,大理寺不過是掌刑獄案件審理,而都察院不僅可以審案,而且還有着監察百官的職責,權力上不可同日而語。

    馮順倘若能成功升遷,那麼在仕途上可謂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爲以後邁入三品大員成爲各部院堂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誰成想,吳少卿在廷議的時候竟然參了馮順一本,說他在大理寺時督辦的一個案子存在嚴重的疏漏,導致案件成爲了一個冤案,並且拿出了一份謄抄的案卷作爲證據。

    當時在場的官員都很驚訝吳少卿怎麼會有那個案件的證據,畢竟吳少卿只是翰林院的翰林,又不是大理寺的人,無法接觸到案卷。

    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有人不久前給吳少卿寫了一封匿名信,檢舉揭發了馮順在那起案子中的疏漏,並且附帶了謄抄的案卷。

    因此,吳少卿在廷議的時候站出來彈劾了馮順,永樂帝事後讓人複查,果然舉報之事爲真,馮順爲了能順利結案故意忽視了幾個重要的罪證,其行爲已經是瀆職。

    如此一來,馮順的升遷自然也就泡湯了,特也被永樂帝斥責了一頓,幸好他並沒有在案件中有徇私舞弊和受賄之舉,故而永樂帝念在他以前功勞的份兒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只罰了他一年的年俸而已,依舊留任大理寺左寺丞。

    面對着馮順的遭遇,朝堂上的官員們紛紛爲之感到惋惜,很顯然他是受到了別人的暗算,這也是永樂帝從寬處理馮順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馮順着實存在瀆職的行爲,但這種暗箭傷人的舉動也着實令永樂帝反感。

    放眼朝堂之上,恐怕也只有孤傲耿直的吳少卿會被那些有心之人當槍使,如此不近情理地出面彈劾馮順。

    馮順經此一事可謂元氣大傷,不僅沒能升爲右僉都御史,而且還成爲了人們眼中的笑料,不僅對暗算他的人恨之入骨,同時更加痛恨翻臉無情的吳少卿,竟然不顧同科之誼壞了他的好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