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星球的相關報道公開之後,關於新星球的各種猜測和熱度,迅速超過了已經坐好位置等降溫的金星。

    畢竟,那顆新星球是未來的宜居星球,是火星人送給地球人的新世界。

    這幾年來,與這顆新星球相關的各種猜測文章,各種類型的幻想小說都是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了某些神祕化的傾向。

    有些人士聲稱,那就是人類的應許之地,人類將離開地球的家園,前往這個新的星球生活。

    新星球的名字,也在非常激烈的逃跑之中,有人建議叫新地球,有人建議叫桃源,有人建議叫蓋亞,還有人建議叫伊甸園。

    人類聯盟的科學家們,在緊急討論了幾天之後,建議嘗試向目標位置發射探測器,嘗試近距離觀察行星搭建場地。

    那是比行星轉移更加震撼的超級工程,就算是單純的過去看熱鬧,也是完全值得的!

    這也是對航天技術的嘗試和提升啊!這是當前地球社會上的絕對正確目標!沒有人能夠阻攔。

    整個人類最頂級的航天人員,最優秀的製造廠商聯動起來,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探測器和新火箭的測試。

    當他們把相關設備準備好,並且成功送到小行星帶的目標點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帝國一百三十年。

    艦娘們有了兩次星球搭建經驗,搭建速度比之前更快了,而且這次是在小行星帶,而不是柯伊伯帶施工,效率進一步的提升了。

    經過五年的忙碌,星體本身已經堆砌組裝完成,正在對星體加熱熔融。

    當人類聯盟的探測器趕到現場,拍到的搭建中的星球的照片,就是一團星球大小的融化的岩漿球。

    同樣是四顆火星人的星球戰艦,團團圍住那團暗紅色的巨型熔岩球,似乎是在修整調節行星的狀態。

    這過程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然後開始給岩漿球輔助快速降溫,讓星球從外向內迅速固化。

    艦娘開始用更多的星球戰艦,轉移更多的冰塊小行星往行星上扔。

    這是行星表面構建的重要過程,水是生命之源,合適物質循環的重要載體,至於冰塊的降溫效果,只能說聊勝於無吧。

    又是兩年多之後,行星的主體結構基本定型,同時完成了行星殼的板塊拆分,也完成了海洋和陸地的佈局劃分。

    大氣的成分和濃度都已經調配完成,星球表面溫度降低到了五十度以下,但是相對地球和人類而言仍然非常高。

    行星表面的水體迅速的蒸發循環,地面上和海洋上到處都是雲霧繚繞的,看上去宛如巨型的桑拿浴室。

    溫度要降低到地球人能接受的程度,仍然需要幾年時間了,但是整體生物圈的搭建,現在已經可以開始執行了。

    行星搖勻、冷卻、固化的過程,那些壯觀的奇異景象,被人類的探測器記錄下來,在人類社會中廣泛的傳播。

    在人類看來,這樣一顆新星球的構建,對於火星人而言,似乎就像是在澆築一棟建築物……

    只是這個建築物的規模比地球還大,他們可以像是修路一樣澆築一顆星球,這讓人類對於火星人的能量,又有了新的理解。

    當艦娘們開始構建生態圈的時候,人類也跟着開始更加的騷動起來。

    很多人類激動的想要過去,是真的直接登陸上去,而不是通過探測器遠觀了。

    因爲大家都知道,星球建造已經到了後期了,現在這個星球已經可以允許生命存在了。

    單純的說宜居程度,在太陽系的範圍內,已經超過地球以外所有行星了。

    人類只要帶好防護措施,已經可以直接登陸上去了。

    自從時間前與火星人取得聯絡之後,得知可以得到一顆新的星球之後,人類的載人航天項目的優先級,就直接提到了最高。

    在過去的十年裏面,人類先後完成了載人航天試驗,太空行走實驗,並且成功登陸了月球,而且一連去了三次。

    最關鍵的是,完成了持續120天的太空持續生活試驗,因爲從地球去金星只需要100天左右。

    能夠讓人類在太空中生活120天,就能基本確保成功抵達金星軌道了。

    人類的宇航服和飛船,也已經能夠支持人類在太空存活一百多天,理論上也能在不太熱的異星球生活一百多天。

    理論上講,人類已經可以去其他星球探索了,但問題是能夠出的去,暫時卻還回不來……

    從月球回來已經是人類的極限了。

    月球距離地球非常近,而且本身沒有大氣層,同時表面引力非常低,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帶着人和飛船離開月球的火箭,推力可以比從地球起飛的火箭小很多倍。

    即便如此,這個過程仍然需要重達三千噸的土星五號火箭來完成。

    如果是去尺寸較大的岩石行星,比如說艦娘們的新火星,人類想自己過去再自己返回,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要克服這新火星的重力,要脫離新火星的大氣層,再次進入宇宙並且返回地球,這就是一次完整的深空探測行動。

    返回所需的能量和設備,跟從地球離開的時候差不多,甚至還可能更高,也就是需要一枚完整的深空火箭。

    關鍵這還是要載人的火箭,還要讓人在太空生活幾百天,可能還要帶東西回來。

    八百噸的長征五號根本不夠,兩千噸的重型獵鷹也只能說勉強送到,得三千噸的土星五號才能稍微穩妥點。

    但這只是返回的需求,還沒算趕過去的需求。

    飛船返回的所需的質量,要被運載火箭完整的送到目的地。

    也就是說,在從地球啓程出發的時候,三千噸的土星五號只是載荷。

    要製作一個超巨型新火箭,將三千噸的土星五號整體裝起來,整體發送到新火星表面成功着陸,並且確保其仍然安全可用。

    航天員從新火星迴來的時候,把土星五號在新火星組裝起來,乘坐它返回地球。

    這個火箭的規模,載荷三千噸起步,那麼它的規模……可能超過十萬噸……

    人類歷史上,哪怕是停留在PPT上的火箭,最大的海龍號起飛重量也只有18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550噸而已……

    將人類送往其他行星,探索之後再次成功返回,這對人類而言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只不過,新火星和火星人送的新星球,都是人類可以直接生活的宜居星球,還可以造火星人幫忙。

    所以只要能夠成功抵達就行了,回不來的問題可以先不考慮,這個科研和工程難度就直線下降了。

    普通人心情激動,科研人員們也比較激動,只是科研人員比較慎重和謹慎。

    當初火星人提醒過,不要貿然的接觸她們的東西,肯定是擔心有危險以及給火星人添亂。

    只不過,前往新星球,親自觀察和記錄行星建造的吸引力,對於科研人員而言實在太強了。

    在經過了多次慎重但是激烈的討論之後,人類聯盟最終還是決定徵求火星人的意見。

    就是問問火星人,自己能不能派人去工地看看,火星人能不能幫忙照顧一下,別死在那裏了……

    許星辰看到人類發來的消息的時候,也是真的挺無奈的,感覺人類現在的心態,可能像是等交房的準房東……

    考慮了新星球現在的狀態,現在放他們進去真的很麻煩。

    最終許星辰回了幾句話,讓他們耐心再等兩年,等大規模的環境調整完成了再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