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不要和女警談戀愛 >第206章 你的驕傲
    一個心狠手辣的連環殺手可以被感化,並變成控方證人嗎?這聽起來就像個笑話。

    可一點不幽默的是,遊小藝幾乎已經是周先破案的最後希望了。

    他手裏的嫌疑人畫像,總是缺少幾塊最關鍵的拼圖,讓他的眼睛迷迷糊糊看不清那個人的臉。

    江明離開後,刑警隊的辦公室裏恢復了寧靜。

    見周先低頭沉思,柳梢乖巧地走出了房間,並安安靜靜都關上了房門。

    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裏,周先並沒有注意到這一幕。

    故事,故事。

    如果一切都只能是故事,那麼這個故事的結局到底會怎麼樣?

    如果因爲某些原因,這段歷史並不能被承認,上面也無法告訴自己這隻兔子的名字,自己到底要如何才能找到他?

    我,八十九十歲,快要死了,臨死之前我會回憶什麼?

    少年成名,中年悽苦,老年伶仃。

    以第三視角來看,他人生的高光時刻應該是實驗室出事之前,作爲年輕的科研帶頭人,他收穫了所有人的讚美和羨慕。

    可直到他黯然離開,一切都開始有麼變化。

    沒有事業的襯托,一箇中年天才還能算成功人士嗎?

    所以,從形單影隻到行將就木的五十年,他應該是在別人的憐憫和惋惜中度過的。

    那麼視角轉移到第一人稱,他的心理有變化嗎?

    愛人出事之前,他的一切行爲由內心的道德來控制,作爲人類行爲最基本的規範,他在那時候一定把這一點維持得很好。

    學富五車,彬彬有禮。

    說到底,若不是一個有着崇高道德的人,也不會主動埋名在實驗室裏奉獻,對於這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周先給與極高的肯定和讚美。

    他崇敬這種人。

    但實驗室出事故之後呢?

    他會痛苦,會逃避。

    但每一次醉生夢死後醒來,他都無可避免地問自己一個問題:要是當初自己不提出這種新方法,他的愛人是不是就不會死?

    這個問題是如此直擊心靈,讓他無可逃避。

    他很清楚,無論自己怎麼辯解,答案都逃不過一個“是”字。

    是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愛人。

    於是,巨大的羞愧感瞬間籠罩了他,他所有的堅持在這種自責中崩潰。

    這種邏輯走起來很圓潤,沒有一點突兀的地方,看起來很符合現實,對吧?

    但周先仔細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把這種推理排除掉了。

    一個人知道羞愧,證明他還存有良知,心底崇高的道德和殘酷的現實之間的衝突,會讓他整個人十分痛苦。

    長時間處於巨大的痛苦和羞愧之下,一個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自殺。

    這是逃避痛苦最決絕的手段,精神崩潰後,情感戰勝理智,許多心理薄弱的普通人都會走這條路。

    以及,黑化。

    理智戰勝了道德,求生的慾望最終打贏了心裏的羞愧感。

    他會找各種理由爲自己辯解,把所有的錯誤推給別人,甚至社會,好像這樣想了之後他心裏就會好受些。

    到此,這個人就恢復了理智,整個人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這個人腦子已經清醒了,愛人的離去再也不能給他帶來痛苦後,他還會做下一系列案子發泄自己的壓力,用行動爲自己的這種想法作註解嗎?

    他是那麼天才絕倫,會以一種極低性價比的行爲來挑釁警察嗎?

    要知道,他養蠱的地方是華國首都,這裏有全國最嚴密的防僞手段,和最富有正義感的底層人民。

    周先覺得希望不大,只要他的腦子不是缺根弦,就不會做出這種腦殘的行爲。

    沒有自殺,沒有黑化,當年神祕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他徹底地走出了人生深淵,並開始狂妄到在警察眼皮底下連環殺人的?

    會不會,爲了逃避自己精神上的壓力,他衍生出了第二個人格?

    這個人格暴虐嗜血的同時,也繼承了他的聰慧與膽大?

    答案也是不可能。

    第二人格雖然稀少,但在社會上還是可以發現的,與上文描述的一樣,許多第二人格都是源於第一人格爲了躲避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主動安睡了。

    多人格的產生現在還是人類醫學上的不解難題,但有一個值得說明的觀點是,副人格由於是中途產生,“他”其實對自己的肉體並沒有多少歸屬感。

    也就是說,“他”更像是一個精神上的人,汲取了你的情緒和記憶,在你的靈魂裏醒來,和你共用一個軀體。

    但他不是你。

    或許佔據你的身體後,他會沾沾自喜,高興一段時間,但興奮期過了之後,他爲做出符合自己情感的一些行爲。

    你品德高尚,副人格猥瑣狡詐,那麼第二人格醒來一段時間後,你臉色的氣色和眼神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整個人都顯得陰沉黑暗起來。

    其餘的行爲同理。

    說到底,第二人格也只是個精神活躍體,他會注重一具蒼老醜陋滿是疾病的老年軀體嗎?

    不會。

    防腐和永生,更像這個神祕人的真實想法,雖然聽起來有些瘋狂。

    縱觀神祕人整個人生的軌跡,周先覺得,神祕人其實一生都沒有怎麼變過,實驗發生意外的前後他突兀的變化,其實是所有人都選擇了從第三視角來觀看和品味。

    也就是說,他們被某些表面現象欺騙了。

    愛人離世,他沉寂了兩年,但他真的痛苦嗎?

    未必。

    值得人類仰望終生的東西只有兩件。

    頭頂的星空,和心底強大的道德準則。

    人,都是逐利動物,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知道,“強大的道德感”能夠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呢?

    看看案子發生的時間吧。

    那個時候,人們雖然貧窮,但一個比一個淳樸,心裏的道德約束雖然簡單,但非常純粹——才與德,所有人看中的一定是後者。

    所以,神祕人最終的選擇是當一個道德崇高的人。

    但並不意味着,他的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是這樣。

    你可以說他是投機主義者,也可以說他是僞君子,反正在人生的前半段,他就是這麼做的。

    國家需要人進行隱祕實驗,好,我主動報名,勇於犧牲。

    項目停滯不前,行,我第一個提出新建議,敢於嘗試。

    愛人出了意外,按照道德崇高者的邏輯,我要痛苦,所以我也痛苦。

    如果一個人當了一輩子的好人,那麼他是不是一個好人?

    是。

    就算假裝的,他也是。

    但這個時間變成了三十年呢?

    答案就不一定了。

    他的前半生和後半生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矛盾,但從情感分析的角度來說,所有的表現和他內在的情感需求很契合。

    他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和甘禹一樣。

    看看他對杜鵑做的一切吧,犧牲一個小姑娘的一生,其實就是爲了實驗某個防腐配方的真實性,他很自私,不是嗎?

    他之所以在沉寂兩年後選擇了犯罪,就是因爲他已經拋棄了的道德準則,徹底地放飛了自我。

    他的驕傲從來都只是他自己而已。

    唯一的破綻,就是當年在擯棄強大的道德觀時,他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選擇了殺人泄壓。

    不再僞裝,這是他第一次在人們面前暴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所以,抓住他的身份,必須從這裏入手。

    想到這裏,周先終於睜開了眼睛。

    他的心底已經有了決斷。

    “柳梢,打電話給鬼妹吧,催一催。”

    打開房門,周先嘆了口氣,“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