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白龍 >第201章 城下之盟
    劉驍絲毫沒有勝利者的驕矜,相反對忽必烈相當尊重,古今中外的帝王若是排個序,忽必烈是能排進前三十的,如果不是自己開了作弊器,無論如何也打不贏這個壯碩魁梧的蒙古漢子的。

    忽必烈對眼前這位傳說中的人物也是尊重大過敵意,正所謂英雄相惜,雖然民族不同,但大家都是猛獸,猛獸之間的對話是平等的。

    劉驍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訴求,那就是和平,長久的和平,讓萬民得以休養生息,積蓄國力,發展海外。

    忽必烈沒考慮那麼多,他直接說道:“以黃河爲界,朕答應了,但想讓朕退位不行。”

    劉驍說:“陛下,那只是一個大致方向,我還有很多附件條件,大元必須保證不侵犯山東,河北建立非武裝區,大沽口割讓給我,我國要在大都設常駐外交機構,常駐三千兵馬保衛安全,軍費由貴方負責。”

    忽必烈冷笑道:“不如把我皇宮讓與你住。”

    劉驍道:“那倒不必,積水潭東北面的北中書省位置我看可以,作爲交換,貴國可以在臨安設立使館,面積等同,但不可駐軍。”

    忽必烈見他說的一本正經,忽然醒悟,這廝怕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劉驍接着說道:“本來兩國相安無事倒也罷了,我也不是非要取燕雲,畢竟大都是蒙古從金國手裏取的,可貴國先開戰端,那就怨不得我了,什麼時候開始你來決定,什麼時候結束我來決定,我與陛下一見如故,也不願咄咄逼人,也別說什麼叔侄伯侄了,口舌之利,積下仇怨,得不償失,就約爲兄弟之國,大哥年長,就做個兄長,我家皇帝年幼就喫個虧做弟弟,陛下以爲如何?”

    忽必烈有些懵,有些條件苛刻之際,比如割讓大沽口,在大都駐軍等,但又有些條件寬鬆的不像話,兩國關係約爲兄弟,自己做兄長,他不禁有些驕傲,因爲劉驍真的敬重自己,但仔細一想,這玩意其實沒啥實質利益,京城都被人家駐軍了,出了麗正門就不再是大元管轄的地盤,那還有啥意思。

    劉驍接着說:“大都還是你的,上都也還給你,漠南漠北三千里草原依然是你的,遼東你自取,要兵器我可以賣給你,陛下以爲如何,可以的話現在就簽字罷兵。”

    凡成大事者必有博大胸襟,雖然損失了華北賦稅重地,但並未傷筋動骨,再有十年休養生息,大元必能捲土重來,再說了,結果都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就這?”忽必烈略帶嘲諷的問道,捫心自問,換成自己勢必不會這麼仁慈。

    “那就再加幾點。”劉驍說,“冊封那木罕爲太子,送到臨安太學進修,每年大元要保證送三千個留學生來南邊學習儒學與科學,還有更長遠的規劃,大都到上海要修一條鐵路,一條運河,費用均攤,暫時就這麼多了,再想到新的,我會給陛下寫信商量。”

    送太子做人質可以理解,每年三千個留學生是幾個意思,就不怕把宋人富國強兵的祕法學了去麼,忽必烈屬實不能理解。

    但他相信,那木罕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哪怕對方再籠絡也不會叛變,三千個留學生名額由自己來定,派些蒙古青年精英過去,效法敵人,戰勝敵人,二十年後,大元的軍隊興許就是坐着火車南下了。

    這買賣,划算。

    意向達成,兩邊的文官一同草擬文書,用漢字和八思巴文書寫,一式四份,簽署後昭告天下。

    茲事體大,光是草擬條款就得一天時間。

    回到前敵指揮部,劉驍與一羣文臣草擬條款,其中一個宋體字寫的如同印刷般的低級文官引起他的注意,隨口問了一句姓甚名誰,那人答曰,蔣捷。

    劉驍說:“原來是蔣公。”

    這下可把蔣捷嚇着了,他今年四十歲,十年前中的進士,但仕途慘淡,至今也只是一個低級書記官,沒什麼品級,雖然自詡有些才華,但也不至於被白龍王尊稱一聲蔣公。

    劉驍這一聲蔣公,是因爲他多次剽竊蔣捷的詞,那一首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就是人家蔣捷原作,只是被他搶了先,原作者沒了機會而已,但蔣捷的其他詩詞也很出衆,在詞壇有一定位置。

    蔣捷,隨軍記者王沂孫,錢塘報主筆周密,再加上一個張炎,宋末四大家便湊齊了。

    劉驍當即聘請蔣捷作爲自己即將開張的新報紙的主筆,自然得到熱情迴應,詞人也是人,也向往進步,何況做自己最擅長的文化領域的工作。

    王力來報,說郭侃求見。

    劉驍就知道郭侃得來,宋元和談,把河北羣雄的身份搞得非常尷尬,作爲他們的代表人物,郭侃可不是得來探探口風,太師是不是打算拋棄俺們這些帶路黨了。

    劉驍讓王力先把官家請來,他時時刻刻在教育官家怎麼當個好皇帝,這種場合必須讓小皇帝旁聽。

    屋外,郭侃憂心忡忡,他的河北制置使的位子還沒暖熱,宋元就議和了,而且是以黃河爲界,那河北豈不是還在大元的版圖內,這些人咋辦,忽必烈秋後算賬,還不人頭滾滾,郭侃自然不相信劉驍會背信棄義,對蒙古人都如此仁慈,遑論北地漢兒。

    片刻後,王力來請郭老令公進來敘話,郭侃進門發現官家也在,代表這是一次正式的君臣之間的對話。

    主談的還是劉驍,他向郭侃詳細解釋,大宋並不是放棄河北,你們河北豪族幾百年來跪這個拜那個的,就沒想過有朝一日挺起脊樑自己當家做主麼。

    此言一出,郭侃茅塞頓開。

    妙啊,河北獨立,那自己起步就成了開國君主一般的存在了,對,自己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威信。

    劉驍緊跟着一句話就打消了他的雄心壯志。

    “河北建立非武裝緩衝區只是權宜之計,下一步忽必烈會退出大都,以上都爲都城,勵精圖治,積蓄力量,伺機南下,但是他等不到那一天了,忽必烈的壽數還有五年到十年,他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就算不死,精力也大不如從前,河北羣雄,從唐末就開始打仗,幾百年了,也該休息一下了,成立一個自治路,你老兄受累做個安撫使,等局勢平定了,再老翼伏勵,帶兵西征。”

    郭侃明白了,劉驍分明就是自己吞不下大都,藉着忽必烈的刀割河北豪強的肉,同時也利用河北豪強進一步削弱蒙古人的實力,這一招夠狠,屬於不戰而屈人之兵,反正時間在南人這邊,他們的國力只會越來越強,軍隊只會越來越厲害,別想着什麼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過二十年,依然趕不上人家的腳後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