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大學教師開始沈光林 > 第二四零章 打臉
    這個年代,無論去做什麼事,官僚習氣都很嚴重。

    門難進,臉難看,人難見,事難辦是一種社會常態,甚至都沒有人提出要不要改善。

    不要說到政府單位,就是去供銷社,商場,飯店,他們也是很好的行使了主人的權威,動不動就是爺不伺候了,你們愛咋咋地。

    這種辦事風格和文化很快就讓沈光林碰上了。

    喫過早飯,當沈光林帶着竇偉來到生物所的時候,人家正忙着呢,根本沒空接待。

    而且,爲了保密原則,守門的保安壓根就沒讓他們進去。

    你們來啥的?

    學術交流?有介紹信?

    出來招待他們的是王研究員的第四助理,也就是因爲聽說他們是京城大學來的,這才免爲其難的派人出來接見一下,不然,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多事。

    這麼年輕,肯定是打着京城大學過來招搖撞騙的。

    助理拒絕了他們的參觀請求,自己回實驗室去了。

    沈光林連發出“莫欺少年窮”的機會都沒有,直接撂了個冷場。

    現在王德寶研究員正在忙着鞏固成果呢,真的沒有時間見外人。

    好吧,這是一個不錯的理由。

    如果真的設身處地的爲別人想,沈光林處在王研究員那樣一個位置上,說不準也不會接待陌生人的。

    名聲所累!

    對方打的什麼主意估計他也能猜到,肯定是覬覦自己勞動成果來的。

    打發走就是了。

    但是,沈光林畢竟是“天選之子”,他既然蒞臨生物所參觀指導,應該是受到熱烈歡迎的呀,他們一點都沒碰到。

    這,這似乎是主人公被人打臉了呀。

    兩個黃毛小子,有什麼好交流的,還說的煞有件事,學術交流。

    沈光林和竇偉興沖沖的從京城來一趟,連人家大門都沒進去。

    雖然沈光林的座右銘是: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但是他畢竟還是要點臉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離開了教坊司,難道就沒有八大胡同了?

    “咱不去見他了,遊黃浦江去。”沈光林心裏也是有氣,自己主動過來,誠意很足了吧,蹭一蹭都不行?

    “現在遊湖不冷嗎?”

    “風景正好!”

    既然來魔都一趟,總得有點事幹吧。

    這都快過小年了,回去也沒什麼事,要不城隍廟走一遭。

    當然沒問題。

    城隍廟繁華歸繁華,但是周邊也有窮弄堂的。

    魔都跟京城的風情是不一樣的。

    就算是燒蜂窩煤,那也是有差別的。

    在京城,夜裏燒蜂窩煤是不會讓它熄滅的,晚上把爐膛口堵起來,留一點點孔,讓蜂窩煤慢慢的燃,就可以燒一夜了,這是個技術活,但是大部分人都有掌握。

    在魔都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爐子是每天都要重新點燃的,不然燒一夜太浪費了。

    即使寒風刺骨,依然要一大早在弄堂裏點爐子。

    據說,偉人的二兒子就是因爲陰雨天點不着火,被魔都一位老太婆用火鉗打傷了腦袋。

    也不知道爲什麼,後天人體受到的傷害是怎麼通過遺傳物質傳遞給後世的。

    這纔是生活,就得充滿煙火氣。

    沈光林雖然已經穿越過來兩年了,但是他對這個時代的風土人情仍然充滿了好奇。

    這個年代的城隍廟已經很見繁華了,可以喫的小喫很多,也不用糧票,只要有錢就行。

    從去年開始,供給票的作用就開始減弱了。

    去年夏天在京城菜市場買蔬菜不再用配給票了;到了冬天,一些早點店小喫店也放開了,只要沒有以前那麼嚴格了。

    這也說明,經濟正在好轉,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

    兩個人在城隍廟也就是瞎逛一通,他們在魔都本就沒有朋友,現在事沒辦成,那就只能回去了。

    這個臺階肯定不能自己找。

    “沈老師,我有個同學,在齊魯大學教書,他的生物水平也很不錯的,咱要不去泉城看看吧。”

    “也好。”

    出來總得有收穫不是。

    從魔都去泉城坐的是下午的火車,還好京城大學的面子足夠大,買的是臥鋪,這屬於應急庫存,一般人拿不到的。

    一直到上火車出發了,沈光林都沒有和竇偉提關於聘請生物學者的事,別提,提就翻臉。

    泉城大約在京城和魔都中間的位置,瀕臨黃河,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出過李清照,秦瓊,辛棄疾,房玄齡等人。

    既然房玄齡是泉城人,那房遺愛的籍貫應該也是泉城人,房先生可不是房事龍,而是史上第一綠帽王。

    魔都到泉城800公里,火車以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狂奔,一整天才到,這是爲什麼?

    中途需要加水加煤嘛,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步驟。

    遇到這樣的站點,那就可以出來活動活動。

    他們到達泉城的時間點又是下午,一路上沒有發生任何可以記載的故事,除了路過安徽的時候買了些狗肉。

    其實,沈光林應該早來泉城的,這裏更適合他,因爲他“好喫”。?

    喜好美食不是惡習,來了泉城一趟,不喫點正宗魯菜是對不起這趟行程的。

    下午這半天的行程還是挺緊張的,沈光林帶着竇偉先是去看了黃河,然後又去吃了九轉大腸,天黑了這纔去齊魯大學附近找招待所。

    現在的齊魯大學還是一所正規的好學校,還沒有伴讀這項福利。

    這算不算千里奔襲。

    學校放假了,校園裏人不多,這個年代的趵突泉也沒那麼好看,大明湖倒是可以轉一轉,遊走的容嬤嬤還是挺多的。

    竇偉的同學姓孔,孔繁東,是孔子的74代孫,往下數就是“詳”,“令”,“德”。

    當然,老孔並不是孔家的嫡系子孫,雖然他也是曲阜人。

    在一個姓氏中,輩分越低,往往他的祖上越尊貴,是長子長孫的可能性也最大。

    只是不知道,現在如果去曲阜玩,是不是有會背《論語》免門票的福利。

    老孔閱讀了沈光林的演講稿,覺得很有意思,但是很難,想實現這些條件需要克服的東西有很多。

    能有多少,無非是缺少一件PCR儀器而已,而怎麼知道PCR,沈光又不知道。

    沈光林跟老孔聊了一下,發現他的水平確實不錯,既然能夠在齊魯大學教書,那水平肯定不錯,總得會點挖掘技術吧。

    “去京城?我能幹什麼,別開玩笑了,我孩子才兩歲。”

    面對沈光林和竇偉的邀請,孔老師很猶豫。

    “去京城大學做專職的研究員,正規編制,可以評職稱的。”

    老孔動搖了。

    無論在哪個年代,去京城都是一個不可破解的命題,但凡有機會,但凡有人接到邀請,很少有人不願意去的。

    真的要是不願意去,那總有不能去的理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