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弘治大帝 >第154章 強壓下的教育改革
    朱佑樘決定不再跟這些儒士扯皮,改革雖然沒有一撮而就的事情,但也沒有猶猶豫豫能幹成的。

    做事最忌諱的就是拖泥帶水,既然決定改革科舉,就索性進行到底。

    於是朱佑樘發了第一道詔令,今後兩京太學全部改名,南京太學改製爲南京大學,北京太學改名北京大學。

    兩所大學學制三年,所學內容全部進行修改,所學內容加入了算術,歷史,社會時政,爲必修,天文地理,物理,機械工科,火藥之類爲選修。

    大學三年,每年進行考試,考試不合格者取消相應的優待政策,三年之後畢業考,合格者發大學畢業證,可以參加朝庭會試。

    不合格者將無法參加會試,只發大學肆業證,相應的舉人優惠待遇將予以取消,只給秀才待遇。

    第二道詔令則是關於科舉,今後科舉還是採用三級考試法則,但是第一級考試,秀才考試加入算術。

    考試合格者入縣學入讀,獲得秀才資格者終身免勞役,就讀期間有月銀一銀元補貼,另外成績優異者,給予皇家獎學金,從一銀元到十銀元不等。

    縣學學制三年,每年進行年考,合格者,纔可以享受月銀補貼,優異者獎之,不合格者則取消補貼。

    三年之後進行畢業考,合格者方可參加舉人試,不合格者剝奪秀才功名。

    第二級考試舉人試,不光加入了算術,還加入了歷史,天文,地理等,朱佑樘還打算夾帶一點物理小知識。

    考中者入學大學就讀,也可選擇不如大學學習,在家自學,若是選擇自學舉人待遇只被享受五年。五年之後只享受秀才待遇。

    第三級考試會試,考策論務實。合格者入政務學院就讀,從此正式踏入官場。

    在朱佑樘的詔令裏面規定第二級考試舉人試之後考中者可以選擇入兩京大學就讀,至於選擇哪所大學,考生自由選擇。

    在朱佑樘的構想裏,秀才試其實就相當與現代的九年義務教育。當然所學知識就語文而言是遠遠超過現在的初中生,但是其他知識是遠遠不如。

    舉人試就相當於高考,考中就上大學。

    朱佑樘這個政策,一是嚴格學風不讓學生有空閒幹其他,今後的秀才絕對沒有時間風花雪月,誇誇其談。

    因爲每年考試,不合格後果很嚴重,相當於取消了他們的優惠待遇。

    第二個目的就是根本上解決士大夫侵佔田畝問題,因爲他們都是終身免收田畝,纔會導致無休止侵佔田畝。

    而朱佑樘在詔令上明確了秀才只享受免個人勞役,另外再給予每月一銀元的補貼,對於成績優異者額外還有獎學金。

    考中舉人的,最多隻有五年免田賦待遇,免田賦的名額是百畝,免勞役十人。

    朱佑樘這兩道詔令通過報紙發出去之後,整個大明都振動起來。

    首先是兩京太學生開始有些不穩現狀,但是顯然朱佑樘這次不在給這些學生任何緩和餘地,採用了鐵血手段。

    不服從者直接被剝奪功名。

    朱佑樘規定現在在太學入學的還是已之前的四書五經進行考試,考試合格者照常可以進行參加會試。

    考試合格者還可以參加朝廷的補缺,朱佑樘決定先全國的蒼蠅打一批,騰出大量空位,爲政務學院的學員騰空缺,順便給這些舊派太學生一點安慰。

    朱佑樘還規定今後兩京大學全部通過舉人考試入學,不再有蒙蔭學員入學。

    詔令裏面還規定今後蒙學,縣學,大學統一由朝廷編撰教材,而且也只能從官辦印書局採辦教材,其他地方教材一律不允許。

    接着朱佑樘發出了第三道詔令,今後大明私人開辦的蒙學,學院都需要在官府掛牌備案,老師也將需要考取相應的資格證。

    考取了資格證者才能享受政府補貼。沒有考取者由私人學院給予薪俸。

    其實大明以前各個蒙學,學院全都是私人辦理,那些學生學有所成都只是感激學院,那些私人贊助,對朝廷無感,對皇家更是毫無感激之情。

    朱佑樘這個政策就是要和那些地主士紳爭奪民望,讓天下讀書人都對皇家感恩戴德,而不是感謝那些宗族地主。

    接着朱佑樘成立了皇家教育基金,專門給予貧困生,優秀生獎勵。

    朱佑樘這一些詔令兼職是眼花繚亂,整個讀書階層都振動起來,但是接下來更讓他們膽戰心驚,兩京太學鬧事的太學生將近一千人全部被捕,九百多人被剝奪功名,幾十人被罰衛戍邊疆。

    看着朱佑樘如此的鐵血手段,騷動瞬間被平息,讀書人天生的喫軟怕硬本質顯露無疑。

    天下讀書人全都開始接受朱佑樘指導編撰的新式教材。

    隨即謝遷帶隊先是針對太學進行了一項老式八股文考試,成績不合格者當場被剝奪功名,被剝奪功名者高達五百人。

    這一巴掌直接扇得太學的學生毫無脾氣。

    這還沒有結束,接着謝遷領頭帶着全國提學官對全國縣學的秀才進行了八股文考試。

    全國不合格者更是高達上萬人,這次朱佑樘更是來了騷操作,讓這些落榜生籤保證書,接受新式教育者,給予兩年留校察看起,若是不接受新式教育直接剝奪秀才功名。

    秀才功名可不僅僅是一個功名,對於讀書人來說就是身份的象徵,只有秀才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

    所以毫不猶豫的,這些落榜生在功名和四書五經面前,當然選擇功名,無一例外這些人全部選擇簽訂保證書。

    在朱佑樘這一系列的強壓政策下,新式教育順利被推廣了下去。

    之前一直無所事事的官辦印書局瞬間變得忙碌起來,全國各地哭着喊着要找印書局要新式教材。

    因爲朱佑樘規定在其他地方購買教材不合法,而且朱佑樘更命令錦衣衛出動打擊盜版教材,抓到一個便是抄家罰沒資財,發配遼東戍邊。

    幾次抄家下來,再也沒有商人敢幹盜版生意。

    印書局原來的印書廠已經不夠用,於是也在新城區買了一塊地,蓋起新廠房。

    朝廷對此政策採取默許政策,因爲印書局屬於官辦產業,所動利潤都歸於朝堂。

    最開心的屬於禮部,因爲印書局隸屬於禮部,禮部對於這些天錦衣衛的行動那是最爲配合,好幾次盜版商蹤跡都是禮部高密給錦衣衛,至於禮部是如何獲得這些盜版商信息的那就不得而知。

    從這次的教育改革朱佑樘發現,讀書人的骨頭在皇權面前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硬。

    所爲祖制不可違,一起都是因爲利益,但是再大的利益也沒有腦袋重要,沒了腦袋,再多的錢都是枉然。

    朱佑樘覺得他可以加快步伐,完全不用所謂的徐徐圖之。

    最主要的如今朱佑樘手頭上比大明任何一位皇帝手上的錢都要多,如今他手上可是握着高達七百萬兩白銀。

    若是鬧翻,那些商人還有士大夫也怕朱佑樘破罐子破摔,賴賬貪墨了那七百萬兩白銀,但是他們想哭都不知該找誰哭訴去。

    手中有錢腰桿子就硬,如今朱佑樘的腰桿子就特別硬。

    朱佑樘覺得有必要讓自己更硬一點,那就是將兵權也掌控在手,下一步便是兵權。

    手中有錢又有兵,天下無敵。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