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弘治大帝 >第二百三十三章 投明一念起
    “閣老,達延汗邀請我們赴宴。”突然帳外傳來文書激動的話語。

    不由得帳外的文書激動,這次跟着劉健出使蒙古的這些人,都有身死許國的覺悟。

    蒙古可不是大明禮儀之邦,他們可沒有什麼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

    特別這次天子帶來的條件異常苛刻,這在大明整個朝廷來講都覺得過於苛刻。

    大明朝廷上下雖然都看不上蒙古這些遊牧野民,但也沒想着讓蒙古屈服,納貢稱臣,蒙古的武力可不是浪得虛名,大明太祖和太宗兩代雄主都不曾打服蒙古。

    更何況土木堡之恥,是大明永遠的痛,這些可都不算久遠。

    可以說這次敢跟着劉健這位閣臣,都算得上是孤膽英雄。雖然做好了葬身蒙古的決心,但是如果不需死,誰還不想活呢?

    螻蟻尚且還偷生。

    既然蒙古有議和洽談的想法,起碼是個好消息,如此也就暫無性命之憂。

    所以難怪帳外的文書收到達延汗的宴請邀約,激動不已。

    帳內的閣老劉健自然也聽到了文書的激動的聲音,但是作爲堂堂的大明閣老,基本的養氣功夫還是有的,雖然內心也有些激動,但是還是能保持表面的平靜。

    “宏圖,你認爲此次達延汗邀請老夫赴宴,意欲何爲,是爲鴻門宴乎?”劉健擡頭看向範宏圖問道。

    如今的劉健已經在朱佑樘手下幾年了,早已適應了朱佑樘的風格。

    對於朱佑樘這種年輕君主,而且有意向唐太宗效仿,必然是銳意進取之主,銳意進取雄主都是喜用年青俊彥。

    看看這些年皇帝朱佑樘既開武略學院,又開政務學院,很明顯這是要培養年輕俊傑,而且這些學院出來的都以天子門生自居。

    要是再給皇帝二十年,滿朝文武都是天子門生,想必到那時候,皇帝的旨意必然是言出法隨,再無一反對之音。

    想到這些劉健就有些憂心忡忡,其實如此下去不是好事,皇帝獨斷專橫,自古非長久善政。

    在劉健這些傳統的士大夫眼裏,最好的君王當然是君王垂拱而治,君明臣賢,如此可達盛世,流傳後世必然是千古佳話。

    可惜這些都不是劉健一個人能改變的,如今的大明,皇權依舊權力強大,皇帝決定做的事,只要不是很過分,朝臣也只能捏着鼻子去執行。

    如果實在看不得皇帝亂舉,朝臣也只有脫帽乞休一途,但是那是萬不得已的舉措,因爲若是到了那一步,說明君臣之誼,到此結束。

    如此做可不符合士大夫爲人臣子的禮儀,士大夫基本還是希望致君堯舜上。

    可惜......

    看着範宏圖那銳意進取的英銳之姿,劉健似乎看到了大殿端坐龍椅之上,那年輕英瑞雄主。

    想到此,劉健不由得搖了搖頭。

    範宏圖看見劉健對着自己問過之後,竟然愣神了很久,他以爲是閣老聽到達延汗有意洽談的消息,也有些欣喜不已,所以纔有此失態的表現,所以也不足爲意。

    此時的範宏圖同樣非常激動,也許此次他隨着閣老劉健這一趟蒙古之行,會成爲歷史的一段佳話,流傳千古也有可能。

    “回閣老,如今的達延汗已經是籠中獸,即便他還有着鋒利爪牙,但此時他也得將爪牙收起來。”範宏圖激動地說道。

    作爲朱佑樘武略學院的第一期學員,範宏圖早就立志要沙場揚名的。

    但若能像班固一般,兵不血刃便讓蒙古這個大明百年宿敵臣服,想必那種感覺也很奇妙。

    “哦,宏圖的意思是,達延汗此次有意接受我們大明的條款?”劉健收斂心聲,對着範宏圖開口道。

    “小臣的些許猜測,想必閣老必有高見。”範宏圖連忙謙虛道。

    看着範宏圖這種既有銳意進取之心,又懂官場中的進退之度,劉健不由得點了點頭,如此纔是官場長久之道。

    既有進取之心,又有處事圓滑之道,此官場常青樹也。

    皇帝的眼光果然不錯,劉健不由得對皇帝朱佑樘更是拜服,如此雄主,用人之眼光也是千古少見。

    想到此,劉健也就少了心裏最後一絲爭鬥之心。

    這次劉健之所以主動請殷,前來蒙古出使,也是做最後一次掙扎。

    “宏圖,看來咱們是君子所見略同,看來我們此次出使蒙古,要成爲歷史一段佳話,就此一件,將來青史必有你我一席之地。”劉健心情大慰地說道。

    “還是閣老您不畏艱辛,跋涉千里,來到草原這荒蠻之地,達延汗也就是畏懼大明有閣老這不懼生死之文臣,才選擇最後屈服。”範宏圖恭維道。

    聽了範宏圖的話,劉健爽朗大笑,接着伸手指了指範宏圖。

    ......

    “閣老,您年老不懼風霜,能來到我們蒙古,乃是我們蒙古一大幸事。”宴席上達延汗言語親切地拉着劉健來到上座落座。

    看見達延汗的表情,劉健心底徹底有數,於是坦然落座在上座之位。

    此時的劉健當仁不讓,因爲此時的他不是代表他個人,而是代表整個大明,更是代表大明皇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想必可汗,此次能給老夫帶來好消息。”落座之後的劉健淡然地看着達延汗開口問道。

    看見劉健如此一副坦然的表情,大明的英才何其多也,到此達延汗更堅定了向大明低頭的決定。

    一旦下定向大明稱臣的決心,達延汗突然覺得渾身一陣輕鬆,按照大明的一貫舉措,向大明稱臣納貢,也只是表面文章,向大明皇帝上表稱臣而已。

    至於納貢那更是笑話,納貢的那點東西跟大明皇帝的回贈,簡直不值一毛。

    越想越覺得開心,於是達延汗越發心情熱切起來。

    “閣老高見,我們蒙古原本也是華夏苗裔,和大明原本就是兄弟之族,何必細分你我,更不必打打殺殺。”達延汗開口道。

    聽了達延汗的話,一向古板的劉健也不由得面露出一絲笑意,他喜歡蒙古這遊牧自認華夏苗裔,只要他們認下這個身份,今後便可按照華夏的禮儀管教他們。

    “可汗不愧是蒙古最有遠見的大汗,蒙古有可汗爲汗,乃是整個蒙古的幸事。”劉健誇讚道。

    對於識時務的草原蠻主,大明的閣臣向來不惜溢美之詞。

    被大明的內閣首輔如此誇讚,達延汗立馬心花怒放,看來自己的選擇不錯,大明也認爲他是蒙古最有遠見的可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