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開局程遠志 >第16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鄴城去往河東的官道上,萬馬齊喑、旌旗招展。

    程遠志騎着高頭醜馬,身着錦衣華服,姿態傲然、居中而行。

    趙雲、速該、顏良、文丑等武將當先開路,沮授、郭嘉、逢紀、許攸等謀士左右相隨。

    此去河東正綱常,十萬旌旗射天狼。

    得知程遠志親自起兵迎駕,劉協立即又發一道聖旨,封其爲大將軍。

    這也正是今日程遠志意氣風發的緣由。

    雖說劉協這幾年封了無數將軍、列候,嚴重的時候官印都刻不過來,只能拿塊木頭隨便削一下,蓋個章敷衍了事。

    但這畢竟是皇帝劉協親口封的大將軍,正統性毋庸置疑。

    而不像什麼自封漢中王、大魏吳王等,合理性存疑,官職只能在自己地盤抖一抖威風,出了那一畝三分地啥也不是。

    大軍行進間,郭嘉攏馬靠將過來,進言道:“主公此去河東,是欲取天下、還是收民心?”

    當然是取天下了......程遠志目視郭嘉,口是心非道:“自然是收民心。”

    郭嘉點點頭,“若收民心,主公當謹言慎行,姿態謙卑。如此傲凌甚爲不妥。”

    “朝廷東來已近一年,途中衣食難繼,陛下及百官臉上均有菜色,主公滿面紅光、錦衣華服前去,若姿態再不謙卑一些,恐背後多有議論……”

    議論?恐怕是詆譭和猜疑吧!

    程遠志頜首道:“奉孝言之有理,我當從之。”

    郭嘉搖頭道:“主公,僅如此仍不夠。還需立即揮師平定關中,掃滅李、郭二賊,爲陛下雪恥、立威於天下。”

    “主公自徵兗州以來,休兵養民一年有餘。冀州本土也已三年無戰事,以冀州之富庶、河北之強盛,此時正當出兵討逆。”

    程遠志連連頜首:“言之有理,奉孝可有妙計助我破李、郭二賊?”

    雖是良機,卻無戰機。

    李傕、郭汜再不濟,麾下也有四五萬西涼騎兵,又據守潼關、蒲坂天險,並不是想破就能攻破的。

    去年有大好戰機攻破長安的時候,卻師出無名。

    現在接住了皇帝,師出有名了,但人家也已經做好了防備。

    在這過去的一年裏,李傕和郭汜已經意識到守好長安比奪回皇帝更重要,遂逐漸抽調人馬回去佈防。

    若是二人抽調所有兵馬,破釜沉舟般與張揚決一死戰,勝負還未可知。

    思及此處,程遠志纔有此一問。

    郭嘉沉吟道:“皇帝既失,李、郭二人必然不安;主公大兵進駐河東,二人必定更是惶恐,如此,想要破之不難!”

    程遠志頜首:“計將安出?”

    “昔日董卓在時,麾下四將猶不相容,今董卓已去,區區李郭不足爲慮!”

    “二人雖歸還公卿百官、逃回長安,但卻依然對陛下念念不忘,仍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故,李傕守潼關,郭汜守蒲坂。”

    “待迎住陛下後,主公可以陛下名義懸賞李傕之頭,安撫郭汜。兩人必然相互猜忌,進而攻伐。”

    “兩人戰事若起,郭汜必撤走蒲坂之守軍示誠於朝廷,以做退路。主公則可彈指破長安。”

    臥槽……這計策可真夠毒辣的。

    鬼謀果然很強大,廟算能力拔尖。

    程遠志驚訝了。

    細想之下,原時空裏曹操對付西涼軍閥,用的不就是離間計嘛。

    不過那時候郭嘉已死,獻計者乃是賈詡。

    按照眼前的局勢推斷,只要劉協聖旨一到,李傕、郭汜二人必起爭執。

    以他二人的腦袋瓜子,不大可能識破此計。

    唯一擔憂的是賈詡是否還在兩人軍中,賈詡若在,此計難成。

    思及此處,程遠志顧左右而言他:“奉孝可曾聽聞賈詡之名?此計妙則妙矣,不過……”

    “主公無慮,賈文和已在南陽張繡軍中。”

    郭嘉肯定的說道:

    “主公,到河東後暫且引兵不發,待李傕郭汜二人鬥得你死我活之際,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順渭河地上,殺進長安!”

    “另外,主公當從上郡再派一支人馬,截住兩人西去之路,以便甕中捉鱉!”

    郭嘉言語間條理清晰,環環相扣。

    一聯想到李傕,郭汜正大打出手,鬥得你死我活,忽然天降大寶劍,正義制裁,程遠志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意。

    偷襲,歷來就是軍事史上永恆不變的快樂源泉呀。

    昔日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時,暗地裏一定是笑不行了。

    偷偷摸摸給人致命一擊的那種刺激感,就像趁主人不在,拱了他家水靈靈的大白菜一樣爽。

    想到這裏,程遠志立即拍板決定,就用此計!

    正所謂兵不厭詐,既然可以不用親自出場就能消耗對手實力,那何樂而不爲?

    念頭轉動間,大軍疾行,路上非止一日,不知覺就到了河東地界。

    劉協聖駕早已在安邑城門外相候多時,張揚擺開軍陣護佑在側。

    程遠志率衆馳至,於馬上高聲叫道:“陛下,臣來遲啦!”

    而後翻身下馬,疾行到劉協身前,半膝跪地行禮道:

    “臣來遲了,讓陛下受驚,臣有罪、有罪!”

    劉協連忙伸手相扶,儒聲雅氣道:“卿家快快請起。”

    寒暄間,見程遠志麾下衆文武氣度凜然,軍士陣容齊整,煞氣撲面。劉協也不敢擺帝王架子,忙讓道於旁,恭聲道:

    “大將軍請。”

    程遠志連連擺手:“陛下先請。”

    劉協再讓,“大將軍先請。”

    程遠志第二次單膝跪地,再次請罪道:“臣本就救駕來遲,以致陛下倉惶受累,缺衣少食,蒙陛下不罪,今又如何敢擅越於前!陛下先請!”

    這一套禮儀下來,包括百官在內,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言語真假暫且不說,至少態度上像個忠臣。

    劉協推辭數次,怎奈好說歹說,程遠志決計不肯先行,硬要劉協先走。

    見程遠志身後部衆皆面色不善,兵士蠢蠢欲動,劉協便微一點頭,對程遠志說道:

    “既是如此,朕便恭敬不如從命了。大將軍快起,朕自先行。”

    衆人進了城,進得安邑最大的府邸,分列於堂上。

    程遠志環顧四下一週,出列道:“前番李傕困陛下於長安,期間多造殺戮,以致生靈塗炭。今又挾持百官,阻聖駕東歸,其罪當誅!”

    “臣請陛下降旨:封郭汜爲衛候,起兵誅殺李傕。”

    此言一出,衆人譁然。

    即使是腦袋遲鈍的官員,這會也品出了不尋常。

    昔日禍害長安的豈止是李傕一人?是一堆人!郭汜也有份好吧。

    現在,唯獨不提郭汜之罪,反而給他封候,另外又將李傕定義爲反臣賊子,這拉一打一的手段……

    可太嫺熟了。

    此人不是善茬!

    此人不好相與!

    堂上百官默默注視着程遠志,心下凜然。

    政治手腕如此熟捻,怕不是又一個董卓吧!

    劉協看了眼沉默的百官,心知此時自己毫無話語權,對方肯請旨是給他臉面。

    他若不識擡舉,後果必定很嚴重。

    遂擡手說道:“准奏!”

    “謝陛下。”

    程遠志傲立於大堂中間,轉過身面對百官,朗聲道:“即日起,陛下的一切用度,及百官自東遷之後的俸祿,都由本將軍補發。”

    一提到錢,堂上百官頓時就來了精神,所有人都拱起手,齊聲行禮道:“多謝大將軍。”

    議事完畢,衆人各自散去。

    郭嘉於皇帝暫住的府邸外,迎上程遠志,小聲問道:“主公,統領百官的滋味若何?”

    程遠志回味了一下,感慨道:“飄飄欲仙,有天下盡在掌握之感,令人慾罷不能。”

    “權力果然使人迷失啊!”

    “我當謹記今日之事,此後少來覲見陛下,就書信往來吧。”

    郭嘉一臉讚歎:“主公見權而不迷,當屬英明!”

    ……

    程遠志進軍河東,迎接住皇帝劉協,做了大將軍。大權在握,又一紙聖旨令李傕、郭汜相爭,對關中虎視眈眈。

    自此時起,開啓“奉天子以討不臣”之路,聲威日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