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開局程遠志 >第187章 一杯敬河黃、一杯敬天蒼
    孫策死後,孫權承掌江東。位子未坐穩,周瑜已從豫章郡鄱陽湖提兵回到吳郡。

    孫權心中大定,對左右道:“公瑾既回,我心自安。”

    君臣相見,一番敘談方知,周瑜正於鄱陽湖日夜操練水軍。聞孫策被刺重傷,連忙趕回。快到吳郡時,突聞孫策已亡,故星夜來奔喪。

    待周瑜哭拜過孫策靈柩。吳太夫人以孫策遺囑之語相告。

    周瑜於靈前起誓道:“我與伯符名爲君臣,實爲兄弟,願以肝腦塗地,報知己之恩。”

    少頃,周瑜入內,行臣下之禮儀,拜見孫權。

    孫權問道:“我今承父兄基業,心下惶惶不安,不知將以何策守之,還請公瑾教我。”

    周瑜直言道:“自古以來,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伯符性如烈火,江東大族多有恨怨,表面虛以委蛇,其下暗流涌動。”

    “爲今之計,當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爲輔,先穩定江東局勢,再做圖謀。”

    孫權頜首道:“先兄臨終前曾言:內事不決問子布,外事全賴公瑾決。”

    周瑜連連擺手道:“子布乃是賢達之士,足當大任。瑜不才,恐負倚托之重,願薦一人輔佐將軍,興江東三世之基業。”

    孫權大奇,“哦,不知公瑾舉薦者爲誰?”

    孫策在時,麾下猛將一大堆,智謀之士卻極少,這從平庸如張昭都能成爲江東文官之首,就可見一斑。

    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孫策重武輕文;二是江東名士皆不願投靠。

    這個內情,孫權是知道的。

    故而,聽聞周瑜此時推薦人才,心下甚爲好奇。

    周瑜道:“此人乃是魯肅魯子敬,臨淮東川人,胸有韜略,腹藏機謀。”

    “其家極富,常有散財濟貧之舉。當年我爲居巢長之時,率數百人過臨淮,因軍中缺糧,聽聞魯肅家有兩囷米,便往求糧。魯肅當即指其中一囷相贈,極其慷慨。”

    “其性忠厚,平生好擊劍騎射,現寓居曲阿。其友劉子揚約彼往巢湖共投鄭寶,魯肅尚在躊躇觀望。今主公可速召請之。”

    孫權大喜,“一事不煩二主,還請公瑾辛苦一趟吧。”

    周瑜遂親往曲阿,請來魯肅。

    之前,周瑜沒有向孫策舉薦魯肅,就是考慮到孫策的性格,魯肅必不會被重用,故而也就壓了一手,打算晚幾年再說。

    沒想到孫策突然身死。

    魯肅隨周瑜來到吳郡,見過孫權。與之高談闊論,終日不倦。

    周瑜自回鄱陽湖練兵不提。

    孫權見魯肅無論是文韜武略、內政軍務,或是胸襟氣度、眼界見識,都遠超於張昭。

    對比之下,發覺魯肅猶如皓月之明,張昭乃是螢火之光。

    頓時就覺得張昭不香了,逐漸疏遠了他。

    之後,孫權每日留魯肅在府上談論國家大事。

    這一日,衆官散去後,孫權留魯肅共飲,夜裏同榻抵足而臥,半夜時分,孫權輾轉無眠,問魯肅道:

    “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我承父兄餘業,常思重任在肩,子敬可有良策教我?”

    同樣的問題,孫權不但問過周瑜,也問過張昭。

    他深知“勢弱只因多算勝,兵強卻爲寡謀亡”的道理。是以,一個問題多問幾個人,從中挑出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貨比三家,才知道哪家的貨最好。

    這是他從小就展現出來的品性,穩重謹慎。

    當時周瑜的答覆是:“多納良才,施行仁政,消除世家偏見,整合江東之力,而後再圖其他。”

    這是個很有建設性和針對性的答覆,孫權很滿意。

    而張昭的答覆是:“向北厲兵秣馬待天時、向南安撫民生守江東。”這類聽起來很厲害,實則假大空的話,孫權一聽就覺得不靠譜。

    當時麾下沒有魯肅,孫權還能與張昭交討一二。

    魯肅來了之後,但凡張昭一開口,孫權覺得自己就能提前猜出後者要說些什麼。總之,必定是一些不着邊際的話,看似說了一堆建議,仔細一想,好像又什麼都沒說。

    榻上。

    孫權斜臥於內,望着魯肅,做出洗耳恭聽狀。

    魯肅思索片刻,說道:“時至今日,天下局勢已經逐漸明朗。河北大勢已成,大將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

    “肅竊料漢室不可復興,袁射不可驟然消除。爲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今乘北方有袁術阻隔,大將軍一時鞭長莫及,應立即西進,剿除黃祖,進伐劉表,全據長江天險而守;然後建號於南,稱帝於吳,以圖天下;此乃高祖起家之道也。”

    魯肅給出的建議比周瑜的建議更加詳盡。

    比之張昭?

    呵呵……

    孫權聞言大喜,披衣起身相謝。次日,又厚贈魯肅。

    魯肅歸吳之後,推薦了一人給孫權:此人姓顧,名雍,字元嘆,乃中郎蔡邕之徒;其爲人少言語,嚴厲正大。

    孫權任其爲丞,行太守事。

    不兩日,魯肅又推薦一人給孫權,此人博學多才,複姓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陽人。

    孫權見過諸葛瑾,一番交談,又是大喜,拜其爲上賓。

    諸葛瑾勸孫權勿學孫策與袁術爲敵,且順朝廷,然後乘便圖荊州。

    諸葛瑾的理由是,不管怎麼說,大將軍與袁術一北一南,地域相連,又是幹兄弟,哥倆情義一直很不錯。

    若是去攻袁術,難以速勝不說,江東很有可能還會招致河北方面的報復。

    戰事一起,平白多生仇怨。

    很划不來的……

    還不如對袁術服個軟,道個歉,再送一點金銀財寶和美女,看在孫堅的舊情和孫策已經死了的份上,袁術必不會再糾結過往恩怨,不再爲難江東。

    孫權見魯肅與諸葛瑾意見一致,便依其言,派遣使者攜帶厚禮,過江與袁術講和。

    卻說袁術聽聞孫策已死,便有了立即起兵下江南的想法。

    主簿閻象進言道:“昔日孫堅爲主公之盟友及下屬,今乘喪而伐,絕非義舉;恐爲天下人嗤笑,況且有長江天塹阻隔,一時難圖。不如與江東結之於好,南圖劉表,而後順江而下,鯨吞東吳之地,方爲上策。”

    袁術正爲此事發愁,聞言心下猶豫,遲遲不決。

    他麾下水軍數量不多,本就不堪大用,拿江東沒什麼辦法。

    陳兵江北不退,只是因爲狠話放出去了,不好收場,硬撐着面子。

    正發愁間,見孫權派來使者。帶來厚禮,態度甚爲謙卑客氣。

    使者言語間,屢屢提及孫堅往日舊情。

    袁術大喜,接過禮物後順勢下驢,收兵還歸壽春。

    兩家罷兵言和。

    這卻不提。

    其時程遠志引千餘親兵,傲立於黃河南眫,視察兗、青、司三地民生恢復進度。

    忽見有百姓有簞食壺漿來迎。

    程遠志見來者乃是數個老叟,鬚髮盡白,便請至身前,問道:“老丈多少年歲?”

    其中一最年長的老叟答道:“有近百歲了。”

    程遠志又道:“我此來只爲觀民生計,不想軍士驚擾鄉鄰,心下甚爲不安。”

    老叟巍巍顫顫道:“桓帝時,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遼東人殷馗善曉天文,夜宿於此,對老漢等言:黃星見於乾象,正照此間。後五十年,當有真人起於幽、燕,縱橫於梁、沛之間、掃平中原、鋒不可擋,今以年計之,正好五十年。”

    “曹孟德重斂於民、嗜殺成性;呂布暴虐無度、寡恩薄情,此兩人民皆深怨之。大將軍興仁義之兵,弔民伐罪,兗州兩戰,不費吹灰之力破曹操於陳留,復天下於兗徐兩州,正應當時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

    “今獻上濁酒一樽,感念大將軍於民恩德。”

    “……”

    程遠志接過酒樽,笑道:“老丈,殷馗當初真有此言?”

    當頭老叟神態微急,理直氣壯道:“老漢年近百歲,此生未曾妄言一句!”

    其餘老叟也都紛紛附和,表示打頭老叟說的屬實,確實是一生不曾說過一句假話。

    是嗎?我聽到的版本可不是這個!

    程遠志思維發散,自己來到大漢才十六、七年,殷馗五十年前就能看穿天下局勢了?

    無非就是梁、沛之地位於中原腹地緊要位置,任何一個想稱霸天下的人,都得先征服此間。

    五十年前又正是桓帝劉志當政(146年―167年)時期,劉志的昏庸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殷馗據此推測出不久後會天下大亂,也不算太難的事。

    一生未曾妄言一句?

    撒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撒謊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事實,連在一起就是假話,卻能讓人深信不疑。

    心下雖作此想,嘴上卻上不好與一羣百歲老人計較。

    程遠志哈哈一笑,“便以此酒感念黃天厚土養育之恩。”

    遂將杯中酒盡情傾灑於地。

    隨後,賞賜金幣、錦絹於衆老叟,打發他們離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