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建學堂

    張翠翹的舉動把里長一家人都打懵了,他們都沒想到張寡婦竟然這般捨得。

    十個銀餅子就有一百兩銀子啊!

    十里村的百姓誰家手裏有二兩存銀那就是能耐的,是富戶!

    “這錢你孩子拿着吧,糖沒賣成,這往後也每個收入……”里長將銀餅子推回去,勸張翠翹道。

    張翠翹不收:“您聽我把話說完。”

    “這一次的事兒讓我有些後怕,若不是張先生的關係,咱們別說掙錢,方子直接就保不住,貴人們有的是法子捏死我們。

    以前我還是想簡單了,覺得一個村裏的人一起幹,咱們村子又在長安城外,天子腳下,便是有貴人覬覦,他們怕也不敢拿一個村的人下手。

    然而……陛下都有人敢刺殺,還有什麼事兒是那些人不敢的。

    無非就是看利益夠不夠而已。”

    “所以我想着,咱們村兒也得培養些能耐的後生纔行,將來若是咱們村兒的後生去長安城當官兒或者是幹些別的,那也相當於咱們村兒的耳目,同時萬一有啥事兒還能幫襯着村裏一二。

    里長,找先生教導咱們村兒的孩子,是大事兒!

    若咱們只着眼眼前,那村裏人世世代代都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除了種地就是服兵役勞役……”

    張翠翹說着說着,屋裏所有人的眼神都變了。

    到底是里長家,見識都還算多。

    好比里長,還不是因爲他認字兒,故而被朝廷點成里長的?

    “里長,我聽張先生說鄉長犯事兒沒了,朝廷如今在選鄉長,這個節骨眼兒上若是咱們村辦一座學堂,那朝廷會不會考慮您的功績,把鄉長的位置給您?

    而十里村裏長的位置……我來罐兄弟就能補上!”張翠翹說到這裏,目光就落到了錢來罐的身上。

    這下子錢來罐跟趙氏的呼吸都急促起來。

    里長明顯也心熱了他道:“張先生真這麼說的?”

    張翠翹頷首:“對,鄉長跟長安縣縣丞一起倒的黴,不知他們湊一起幹啥壞事兒了,恰巧又遇到萬壽節陛下遇刺,結果就死在了繡衣衛的獄中。”

    里長騰地站起來下榻,在屋裏走來走去。

    半響之後他目光閃爍地道:“那我們家也出一百銀,除了修建學堂,村裏到長安城這一段兒的路也重新修一修,另外村邊那條河上再架上一座橋。

    只是先生難尋,不是有錢就能請到的。”這年頭的讀書人都有一股子傲氣,便是當先生也很挑東家。

    里長怕這些人看不上十里村。

    張翠翹笑道:“不難,正好張先生的舅舅來投奔他,他舅舅可是個讀書人,回頭他帶他舅舅來找您落戶,您問問就是了。”對於里長,張翠翹很欣賞,這個老人心正,而且也很有想法。

    她提了修建學堂,老人立刻就提造橋修路。

    “行,這事兒說好了就行,那我回了。”張翠翹起身要走,里長親自送她。

    “錢放在我這兒,我會好好管的,不會亂花一個錢,回頭跟張先生談好之後,就召集村民們到一塊兒,把這事兒說說。”

    張翠翹忽然想起個事兒,她提醒里長:“您要說明,男娃女娃都得送去學堂唸書,一家子兄弟姊妹,不可以只送男娃不送女娃。

    女娃也該學點兒本事,且女娃厲害了還能幫扶家裏的男娃。

    別的不說,就說皇后,若她不是皇后,陛下能認識誰是大將軍,誰是冠軍侯?

    陛下不用他們,大將軍和冠軍侯可能就是別人了!”

    里長聽了這話一愣,砸麼片刻之後就覺得張翠翹說得十分有道理,他道:“是這麼個理兒,既然咱們修學堂請先生,自然要讓村裏更多的娃娃們去念書,將來咱們村裏走出去的能耐人越多越好!”

    “家裏的孩子要送一起送,不送就一個都別來!”里長補充一句。

    張翠翹笑了,跟明白人溝通就是簡單。

    “回頭再買些荒地作爲學田,就讓娃子們開墾,再買幾頭牛,讓娃子們放,等到農忙的時候這些牛大家夥兒可以接回去犁地。

    往後學田的收入用來支應學堂的一些開銷,畢竟咱們這兩百兩銀子總是有用盡的一天。

    且咱們村裏自己的學堂莫要學長安城的學堂,咱們是農民,農民子弟就要有農民子弟的樣子,能讀書也要能幹活兒,不能讀了幾日書就忘本!

    我建議,學堂上半日的課,上午上課,下午孩子們就給學堂感幹活兒,要叫他們曉得,想得到啥,就得付出,這世上沒有讓你能白得的東西……”

    里長走在她身邊聽得認真,不時點頭,心中感嘆阿旺對張氏的影響太大了。

    這人啊,果然要跟見過世面的人走近些,這樣自己也能變得有見識。

    就像張氏。

    “行,你說的我都知道了,若是張先生的舅舅能答應,那我就跟老先生再具體商量商量。”

    里長一直把張翠翹送到荒地入口才止步,回家就警告家裏人不許將製糖的法子露出去,就是自家曾經制過糖的事兒也不許說。

    另外,立刻把做糖用過的工具毀掉。

    五百銀還剩下四百銀,可這也是四百銀子,是一筆鉅款,家裏人自然不敢有意見。

    沒過多久,張虎帶着魏仲山來找里長,魏仲山手續齊全,里長麻溜地就給辦好了手續,說回頭就去長安城把落戶的事兒給他辦好。

    然後就說起秀學堂找先生的事兒,魏仲山欣然接受,還囑咐里長在學堂裏把他的住處給修出來。

    他將來就住在學堂裏。

    里長欣然同意,馬上召集村民開大會,說他和張氏一人出一百兩銀,給村裏修學堂,請先生教導村裏孩子們讀書識字,村裏瞬間就炸開了鍋。

    一個個的激動地差點兒暈過去,讀書識字啊,打死他們也不敢想的事兒,結果里長和張寡婦竟然要爲村裏人辦學堂!

    不少村民給里長和張翠翹跪下磕頭,老淚縱橫啊。

    讀書人。

    他們家裏總算是能出讀書人啦!

    他們是長安城邊兒上的農戶,見識自然比別的地方的農戶多,知道讀書意味着什麼。

    讀書就意味着有當官的機會,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場景是張翠翹沒想到的,她有點不知所措地看向翟無疾,翟無疾握住了她的手,張翠翹這才能穩住心情。

    里長等大家的心情稍微平復下來,這才宣佈學堂的規矩,以及修學堂的事兒和修路的事兒要攤派到各家。

    村民們一點兒意見沒有,這事兒哪兒用攤派,便是寡婦人家也積極響應,擼了袖子就能上陣幹活兒。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