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婚當天準道侶跑路了 >第 77 章 第 77 章
    人盡其才。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劉釜在流民安置所轉了一天,不僅是瞭解到了流民的實際,自也發現來往安夷的流民之內,有不少如那瘸腿少年般的手藝人。

    這等手藝人,纔是安夷最爲緊缺的。

    在此之前,這等手藝人,單是被登記在冊,憑自願往來縣寺加以安置,多是被安排到本地的一些鑄造工坊內,有的繼續種地,顯然沒有做到人盡其用。

    對於這種人才的浪費,劉釜認真思考了一夜,覺得有個更好更妥當的處理辦法。

    在休沐日結束,正常上班的第二日,劉釜便把鄭度叫來商議。先是說明對昨日發現問題的關切,勞之鄭度這個縣丞多加處理。

    後便談起了對匠工的重視。

    在聽過劉釜對於安夷內部建設的若干新穎想法後,鄭度沉思道:

    “季安打算建設興建工匠所,以造安夷所需的鎧甲武器之件?並於工匠所鑄造錢幣?

    此事卻也可行,於過去數月內,吾等確實忽略了此事。

    但內中得材料,或需從南中之外運輸,耗費人力物力,定是極大,但請季安三思!”

    夷軍內部的軍資,多是從山外,由郡府提供的郡兵不用的廢棄之物。

    這等軍資,穿戴於身,對付山中夷人,或可以。但若放在大漢的正規軍內,那就上不得檯面。於正軌戰場上,更是巨大的短板。

    隨着流民的增多,如匠工之類的自也席捲於內。

    且於軍器,與其靠郡府施捨,遠不如自己造來的暢快。

    而隨着夷軍人數的增多,軍器問題也將成爲重點。

    建立工匠所,也是劉釜爲手下的擴軍做準備。

    鄭度是個實用主義者,以安夷本地匠工來製造兵甲,甚至建造錢幣,確實能使安夷自給自足。但帶來的成本問題,不得不讓人細心考慮。

    這一切的關鍵,便是要回到如銅鐵等原材料上面。

    劉釜對此卻不擔心,他雙手將一份地圖鋪展開來,再使鄭度近前,指着上方的標註道:“君陌請看,此數處,乃是我去歲便令人組建的探索隊發現的礦藏,於我安夷縣境內,已發現的就有六處。

    且多爲銅鐵金。

    雖說安夷本地環境未開發時,尚有惡劣,但若將礦藏加以開發利用,於安夷建設而言,豈不是巨大的助力。”

    南中別的可能不多,但礦藏資源是非常豐富的。

    鄭度聽罷,苦笑着搖了搖頭:“原來季安早有準備,工匠所如能建成,於安夷大大有利。

    安夷之地,內連蜀地,以後外連交州。

    礦藏之物,糧食之需,皆有着落。安夷也將成爲軍需之本,錢貨來源,意義重大!

    此事便由吾親自來安排吧!”

    憑着劉釜和鄭度的對話商議,工匠所掛牌成立,成爲大軍軍器的生產之所。

    萬事開頭難,即便是鍛造一身鎧甲,依靠流民中的匠工摸索,也需要很長的路去走。

    漸漸地,安夷縣內,逐漸出現了一個名曰“匠兵”的兵種,其之家眷也漸漸衍生成爲匠民。

    ……

    進入金秋九月,向安夷而來的流民,並未減少,反而有所增多。

    劉釜卻曉得這差不多是入蜀的最後一批了,到了寒冬,流民想要入蜀也會變得越加困難,更別說由山道攀巖而來安夷。

    人多了,好在安夷本地的田間收成,經縣寺的統一管理後,得以補上糧食的短板。

    而於交州和南中方向,到了九月中旬,先後傳來好消息。

    交州士氏,願意和劉釜合作,以資助糧食。劉釜給予的代價,是以金銀,外有食鹽易之。

    反正安夷礦藏巨多,尤其工匠所建立後,已能自行鍛造錢幣、冶煉一些金銀。

    南中方面,包括文童之友所在的渠氏,另有宋氏、聞氏等五個本地大族,也願意幫着解決安夷的糧食危機。此間事能成型,劉釜很清楚,除過當日來獻計的渠景的奔波外,太守景毅的私人關係功不可沒。

    兩地消息傳回,縣寺衆人的擔憂一掃而空。

    及至十月中,過去一月之際。

    南中的糧食,便由山道運送到了安夷。

    後又到了十一月,交州的第一批糧食也通過窄道送達,一同到來的,還有士燮之子士安。

    兩人是在劉釜於縣城內的私宅見面的。

    士安年過二十,比劉釜只打了一兩歲。

    其出身於大族士氏,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面對劉釜時,先忍着內心的好奇,行了一禮:“家翁言之,劉家郎君德才兼備,一定要讓安來看看。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回想來往安夷,尤其是安夷縣城周邊,於這個令長的評價,還有安夷縣內的生產生活狀況,士安內心發自內心的感慨道。

    劉釜亦是回禮,然後邀士安入座,道:“士兄可別折煞釜了。

    先父與伯父乃是至交好友。

    士兄今來安夷,釜當好生盡一下地主之誼。

    尤其士氏願助安夷糧草,於釜而言,實乃大事一件!”

    士安搖了搖頭:“劉家郎君都說了,你我大人交情至深,就勿要如此見外。

    若是不嫌棄的話,安稱呼汝爲季安如何?

    吾且年長季安幾歲,季安喚吾良才便是!”

    良才!

    劉釜知曉士安的表字,自曉得士燮對這個二子當是非常看重。

    且聽士安繼續道:“季安於南中事,家翁早有耳聞,只是未有想到季安乃是劉伯父之後。

    今則,家翁遣吾而來,是想讓吾告知季安,季安於南中,於安夷旦有所需,吾士氏願意全力助之。

    只願季安能記得吾士氏之所爲!”

    士安的話,讓劉釜心裏震驚不少。

    交州士氏,尤其是士燮,單憑和父楨的關係,難道對自己,就如此支持?

    只需要自己能記得士氏的好處就是!

    還是說,這位素未謀面的士伯父,察覺到了什麼?

    不論其他,士氏如此所爲,算是支持他的一個大族了,就是離得有些遠,遠在交州。

    劉釜情緒一定,帶着感慨,還帶着試探,向士安道:“釜何德何能,竟勞得士伯父如此相助!”

    士安表情認真道:“季安爲大漢宗室之後,有匡扶漢室之志,於南中之所爲,足見之心繫百姓,家翁甚是感觸,吾士氏相助季安,亦是真心。

    於此,家翁另有言於季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