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等人喫過午飯後便從吳府告別離開。

    離開前叮囑道,“夫人,這是小少爺的藥方,按照方子服用十日,小少爺的病自然便能痊癒。”

    吳夫人接過方子,感激又有些難爲情道,“你看這叫我說什麼好,少夫人費盡心力救我家官哥,這錢也不要東西也不收,倒讓妾身爲難了。”

    “夫人快別這麼說,這是我和官哥有緣。”

    吳夫人笑道,“是是是,緣分,都是緣分。”

    從吳府出來後已是下午,大家喫飽喝足幹勁十足,問道,“掌櫃的,接着我們去哪?”

    葉知秋看了看手裏的卡片,“東街李家。”

    清河鎮的東街可以說聚焦了整個鎮子上最貧窮的人。

    有人提議道,“掌櫃的,東街的人可是飯都喫不起,哪還有錢供孩子讀書,要不咱還是換一家吧?”

    葉知秋站在東街街頭,看着前面道路上環境惡臭,幾個婦人正在爲幾片菜頭打得鼻青臉腫,爭個你死我活。

    她目光沉痛,堅定道,“讀書是每一個孩子少有的可以重新選擇人生的權利,若是他們一直不讀書將一直被人踩在腳下,世世代代都別想爬出這個社會的最底層。”

    而且,她堅信教育興國。

    這看似是每一個孩子的自我選擇,可實際上卻是他們對整個國家的義務。

    只有百姓強大了,國家纔會強大。

    既然她帶着新代新思想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一定不會置之不理,讓這些天真的孩子成爲時代齒輪下的犧牲品。

    東街的人雖家境貧寒,可卻生得很多,尤其是老李家,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七個。

    七個孩子中,最大的有十五歲,最小的才三歲。

    房屋的牆壁是泥土做成的,風吹日曬下肉眼可見的裂出了好幾條牆縫。

    屋子與別家的擠在一起,沒有單獨的院落,顯得擁擠雜亂。

    葉知秋帶着衆人來到門口,幾個小孩見了立馬神色慌張跑進了屋,砰地一聲關了門。

    張武上前敲門,“喂小孩,開門。”

    咚咚好幾下卻無人應。

    霍老六嘲笑幾聲,也跟着上前敲門,“乖,我們是你阿爹的朋友,開開門。”

    屋子裏,小五嘀咕道,“他說是咱們阿爹的朋友,要不我們把門打開吧,萬一壞了阿爹的事又該捱打了。”

    小四做了個噓的動作,透過門縫看出去,兩眼放着精明的光芒,“笑得賊眉鼠眼,一看就不像好人。”

    屋子裏再次安靜下來,不管外面怎麼敲門,大門始終紋絲不動。

    衆人無奈看向葉知秋。

    只見她提裙上前,輕輕叩了叩門,柔聲道,“小朋友,姐姐路過想討杯水喝,若是你們開門我手裏的餅就全給你們。”

    此話一出,屋子裏再次窸窣起來。

    “哥,看這姐姐也不像壞人,還給我們喫的,要不咱開吧?”小五說着,嚥了咽口水。

    一天沒喫東西的小四,肚子也早已餓得咕咕直叫,可卻始終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是掉了也有毒。

    用大人的口吻道,“壞人會把字刻臉上嗎?爹孃不在,你和小六就得聽我的。”

    爹孃在外欠不少錢,時常有人上門討債,這幾年但凡門口有出現面生的人,他們條件反射般關門躲起來。

    春秀見狀,勸說道,“少夫人,要不咱換一家吧。”

    葉知秋搖頭,“老李家不僅孩子多,而且還是最貧苦的一家。”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

    老李家雖不能算王,但卻是整條東街最受矚目的一家,多少人看着他家笑話才過好了自家的日子。

    前面有標杆後面有拖底,若是摘了這個底,露的就是自己。

    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吳府是揚湯,李家是抽薪。

    而她,兩者都要!

    門裏門外繼續僵持,突然門裏傳來孩子們的疾呼聲,“小六,小六。”

    看着地上餓暈了的小六,小五顧不得許多,爬起來就舀了一瓢水端出去。

    對她道,“你剛纔說的,可算數?”

    “當然。”葉知秋接過水,將手裏早先預備好的燒餅遞給了小五。

    小五一喜,立即衝進了屋。

    “小六,小六你醒醒,餅來了。”

    小四正想制止,可看到小六緩緩睜開的眼睛裏透着的渴望,下一秒,直接搶過小五手裏的餅一口咬下。

    “哥,你這是幹嘛?”小五有些氣憤。

    小四狼吞虎嚥將餅爵進肚子裏,定神感受着身體的變化。

    見無異,才重又遞給了小六,“沒毒,喫吧。”

    小五這才明白過來,他這是在爲小六試毒。

    兄弟兩一人喂餅一人喂水,小六慘白的臉上終於慢慢有了血色。

    看着手裏所剩不多的餅,小四一咬牙全部給了小五,“小五你喫。”

    “哥,咱一人一半。”說着一分爲二,遞給了哥哥。

    兩人就着涼水,臉上洋溢着幸福一口一口喫得十分滿足。

    門口,葉知秋看到這,驟然紅了眼眶。

    看兩個小男孩向她走來,這才揚了揚手裏的瓢道,“哦,我來還你們水瓢。”

    小五謝道,“謝謝姐姐,若不是你的餅,小六恐怕……”

    一眼看去,屋子裏,小女孩吃了東西有了力氣,又開始活蹦亂跳。

    小四雙腿一屈,嫺熟跪了下去,“對不起姐姐,剛纔是我誤會了。”

    生活所迫,小四不知一年跪了多少。求情的,道謝的,認錯認罰認命的……

    早已數不清。

    葉知秋愣住,趕緊將他扶起來,“男兒膝下有黃金,怎可說跪就跪。”

    一旁的小五呆愣着腦袋,看了看地上,“黃金?哪裏有黃金?”

    葉知秋又好笑又好氣,問道,“對了,你們阿爹阿孃去哪了?”

    “他們去山上礦場做工了。”

    霍老六詫異道:“礦場?那不是離咱們鎮上十好幾里路嗎?”

    小四點點頭,“路很遠,所以爹孃天不亮就帶着哥哥姐姐們上山了。”

    在那個喫不起飯的時代,孩子幾歲就開始幫家裏幹活,十歲以上就開始在外做工掙錢。

    所以除了四五六,一二三都跟着父母上了山,一起去的還有嗷嗷待哺的小七。

    “那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她問。

    小四道:“好像聽爹孃說今天礦上完工,要比平日回來得早些。”

    屋子裏家徒四壁,葉知秋環顧了一圈,問道,“爹孃不在家,那你們喫什麼?”

    家裏一貧如洗,連件像樣的鍋碗瓢盆都沒有。

    “我們醒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上山了,平日裏家裏有剩的,就留點給我們,若是沒有就得等着爹孃做完工回來,領了工錢才能買上兩口喫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