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日耳曼全面戰爭 >076 凱撒之死
    經過半真半假的解釋,波培婭終於相信萬尼烏斯確實沒有想過要殺死凱撒,萬尼烏斯和凱撒之間的戰爭更多是由於誤會,而非兩個野心家之間的衝突——畢竟,和心思細膩、詭詐多變而且講究頗多的羅馬人比起來,日耳曼人的心思比較單純和直接。([])

    之後,精疲力竭的波培婭在萬尼烏斯的懷裏,講述了凱撒被刺殺的經過。

    在被擊敗並回到羅馬之後,凱撒發現他不但損失了強大的軍隊、得力的助手和政治盟友,更失去了他一直以來最寶貴的財富——人民的支持。

    所謂的羅馬人民,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傲慢自大、衝動易怒,而且很容易被人煽動。

    原本,當凱撒以高盧征服者的姿態將數十萬高盧人和數之不盡的戰利品帶回羅馬時,當凱撒連戰連捷擊敗了埃及人又重新平定了小亞細亞的局勢時,凱撒是羅馬的英雄,是所有人民尊敬和崇拜的偉人。

    而當凱撒在比爾及損失了九個軍團的消息傳回羅馬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有種聲音開始漸漸的在羅馬流傳——是凱撒的姑息養奸使日耳曼人壯大,是凱撒的容忍放縱使日耳曼人狂妄,而最終,是凱撒的軟弱無能葬送了羅馬的九個軍團,同時也葬送了羅馬的尊嚴和榮譽。

    這樣的聲音屢禁不止,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多的支持者和傳播者。

    凱撒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戰鬥擊敗和殺死他的敵人。但他無法對抗羅馬人民。凱撒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演說來表白自己。但他無法改變事實——結果,在羅馬城裏,凱撒的反對者也變得越來越多。

    結果,靠着那些“羅馬人民”的支持,當凱撒提議募集新的軍團以便對日耳曼人作戰的時候,竟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元老反對徵募新的軍團,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元老甚至反對繼續對日耳曼人作戰。

    於是,當萬尼烏斯派出的使節到達羅馬的時候,凱撒不得不直接讓衛兵將萬尼烏斯的使節直接趕出羅馬,以便阻止那些日耳曼人在羅馬發表任何言論——那隻會讓凱撒得到更多的反對者。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當小盧庫盧斯率領軍隊渡過海峽進入希臘之後,元老們竟然提議,讓小盧庫盧斯率領軍隊繼續對日耳曼人的作戰——這也就意味着,元老們甚至對凱撒的軍事能力也不再信任。

    爲了遏制這種顯而易見的惡意的態度。凱撒採取了行動,通過自己的盟友指控了一些人,並將這些反對自己最激烈的人驅逐出羅馬,以此削弱他的反對者。

    然而,這也使凱撒的反對者們最終決定用更加激烈的行爲來對抗凱撒——在又一次例常的元老院會議上,一羣元老以向凱撒請願爲名接近了凱撒,之後發起了攻擊。

    孤立無援的凱撒被二十幾名元老圍攻,身中四十多刀。

    等到凱撒的衛兵和親人趕到的時候,凱撒的屍體已經變得冰冷。

    而接下來,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凱撒遇刺的第二天。小盧庫盧斯就在他的軍團的護衛下進入了羅馬。

    這樣一來,事情就變得顯而易見了——之所以那些元老們敢於刺殺凱撒,完全是因爲有小盧庫盧斯和他的軍隊的支持,因而變得有恃無恐。

    更加過分的是,元老們緊接着就下達法令,解散僅存的四個忠於凱撒的軍團。

    這樣的法令立即招致了一場兵變。

    憤怒的老兵們擁戴凱撒爲他們指派的將領拉比努斯,和小盧庫盧斯在羅馬城外展開了一場激烈而殘酷的戰鬥。

    最終,當羅馬老兵們擊敗了小盧庫盧斯所率領的軍團,並在平原上對那些四處潰散的士兵們展開屠殺的時候,小盧庫盧斯使出了最後的手段——他從小亞細亞帶來的鐵甲騎兵。

    數以千計披着鐵甲的騎兵從側翼發起衝鋒。徹底的摧毀了羅馬老兵的陣型,也瓦解了他們的反抗。

    對於那些曾經爲羅馬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兵們,無論是元老院還是小盧庫盧斯都沒有展示出哪怕一丁點的仁慈——在殘酷的一天結束之後,凱撒麾下最後的四個老兵軍團也不復存在。

    就在這個時候,羅馬人聽說了萬尼烏斯再次進軍意大利的消息。

    羅馬的元老們的決定姑且不提。至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因爲失去了幾乎所有親人而感到怒不可遏的波培婭便立即帶上了她的女伴,那些和她一起受到培養和信任的神隱突擊團戰士們,前來尋找萬尼烏斯,爲凱撒復仇——畢竟,歸根結底,凱撒的死是由於萬尼烏斯消滅了凱撒九個老兵軍團導致的。

    <b/>

    聽完這些,萬尼烏斯也和波培婭回到了日耳曼人的軍營。

    凱撒的死讓萬尼烏斯感到很意外,也很沮喪。

    儘管很早就知道凱撒死於羅馬人的刺殺,但萬尼烏斯還是沒想到,羅馬城裏的那羣元老們竟然會愚蠢和短視到了這種地步——他們在大敵當前的時候拆臺,並刺殺了一名優秀的統帥,剿滅了四個強大的軍團。

    不過,既然凱撒已經死了,凱撒最後的四個老兵軍團也完蛋了,那麼萬尼烏斯就要再次慎重的考慮日耳曼人和羅馬人之間的關係了——也許,這一次,他的使節可以和羅馬人好好談談了。

    這麼想着,萬尼烏斯帶領他的軍隊返回到尼斯城外的大營,同時再次向羅馬派出使節,商談日耳曼人和羅馬人之間的關係。

    因爲凱撒已經死了,萬尼烏斯開出的條件就變得比較苛刻了。

    首先,羅馬人必須承認不列顛王國、比爾及聯合王國、克勒特王國、日內瓦王國和阿奎丹尼王國以及色雷斯王國的**。

    其次,羅馬人和以上的這些國家保持和平,展開平等的貿易,不得在和這些國家的邊境上駐軍。

    最後,羅馬要交出刺殺凱撒的兇手,給萬尼烏斯一個交代——畢竟,萬尼烏斯是凱撒的女婿。

    帶着這三項條件,萬尼烏斯的使節便騎着快馬,在日耳曼騎兵的護衛下朝着羅馬進發。

    而萬尼烏斯自己,則再次將布魯托和他的軍隊派了出去,以便在停戰協議達成前儘可能多的從波河流域解放更多的奴隸。

    同時,萬尼烏斯也讓日內瓦的軍隊將那些老幼婦孺護送回到日內瓦王國境內安置。

    在尼斯城外等了十五天之後,萬尼烏斯才終於等回了他的使節。

    對於萬尼烏斯的和平提議,羅馬人願意接受,但對於具體的條件則不能完全同意。

    那些曾經是羅馬人土地的新興的國家,羅馬人願意承認他們的**,並且和他們也保持和平——除了所謂的色雷斯王國——因爲色雷斯至少到目前爲止都還是羅馬人的行省。

    而且羅馬人也要求——如果萬尼烏斯確實有心和羅馬保持和平的話——日耳曼人的軍團立即撤出色雷斯行省,停止對羅馬的侵略。

    至於駐軍問題,就好像萬尼烏斯不信任羅馬人一樣,羅馬人也不信任萬尼烏斯。

    所以,不在邊境駐軍的要求是羅馬人不能接受的。

    羅馬人會在邊境修建要塞,駐紮軍團——當然,對於羅馬的鄰國,羅馬人並不反對他們也這麼做。

    而最後一條,則是羅馬人不會接受的。

    元老們刺殺凱撒是爲了拯救羅馬,他們並非罪人,而是功臣,就和古早時候的布魯圖斯一樣。因此,任何稍有正義感的人,都不會因爲他們刺殺凱撒而懲罰他們。

    除了這些交換條件之外,日耳曼使節還爲萬尼烏斯帶來了小盧庫盧斯的私信。

    在信裏,小盧庫盧斯表示希望和萬尼烏斯,以及其它所有的國王找個機會當面談一下,交流一下日耳曼和羅馬這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以及整個文明世界諸多文明和國家共同發展繁榮的事情。

    這個提議讓萬尼烏斯有些感動,也讓萬尼烏斯有些無奈。

    不得不說,小盧庫盧斯是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直到現在,他都還在考慮着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事情。

    然而萬尼烏斯卻很清楚,小盧庫盧斯的想法,在這個年代,在羅馬,是行不通的。

    別的不說,光是羅馬人的奴隸制度,就註定了羅馬人不可能和周邊的國家、民族共同發展。

    而羅馬的文明,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建立在奴隸制度之上的。

    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小盧庫盧斯就要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那就意味着會得罪所有的羅馬大貴族——而塔克文兄弟,就是他的前車之鑑。

    不過,即便對小盧庫盧斯的提議完全不抱希望,萬尼烏斯還是答應在尼斯和小盧庫盧斯見面,並好好商談一下——至少,這也許會爲日耳曼王國和他的盟國們爭取好幾年的和平——對於萬尼烏斯而言,只要十年到十五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就足夠日耳曼王國成爲一個不畏懼羅馬的強大國家了。(未完待續。。)

    s^-^^-^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