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高興什麼,這點錢財就想讓咱們,七十萬人馬退兵。”

    “大汗,現在李世民,已經是四面楚歌,咱們要的是大唐江山,你可千萬不要上當啊!”

    有人歡喜,有人憂,大帳內吵得不可開交。

    頡利怎會看不出李世民的用意,但他更想知道二汗突利是不是和自己一條心。

    “這個時候,如果我軍不惜血本拿下長安,不是不可能。”

    “但是有了這麼多的財寶,我們的士兵還會不顧性命地殊死拼殺嗎?”

    “畢竟長安城只剩下一座,被掏空了的錢庫。”二汗突利說道。

    “這裏即不能放牧,又不能狩獵,如果各營的兵卒,都沒有心思打了。”

    “我們在做這些將軍還有頭領,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無濟於事的。”

    二汗突利這番話有理有據,但說白了就是不想出力。

    頡利明白他的意思,只能帶着深深的遺憾,同意了大唐的求和。

    但頡利並不打算輕易放過李世民。

    此刻,在長安城裏皇宮內。

    “皇上,頡利的氣焰十分囂張,他指定地點和時間,讓我們到便橋相會。”

    “竟然還說什麼,咱們給他們那麼多財寶,他們要賜給我們三千匹馬,這哪裏是會盟嗎?”

    “這分明讓我們稱臣嘛?”範大福說道。

    李世民聽完後也是怒火中燒,可頡利七十萬人大軍,就在長安城下。

    四面都是告急的文書,各地的反賊更是四處作亂。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環境下,李世民別無選擇。

    “傳朕旨意,就按照頡利所說五月十一日,斬白馬盟於便橋。”

    “不過,讓執失達爾力轉告頡利,他的三千匹馬,大唐不要。”李世民吩咐說道。

    渭水之盟是唐朝與突厥強弱關係的轉折,避免了唐朝不利條件下的作戰。

    從而穩固唐朝開始的根基,爲唐朝發展經濟,積蓄力量爭取了時間。

    武德十九年,五月十一日。

    李世民清空府庫,與頡利會盟於便橋。

    兩人梟雄間的這場涿鹿,以李世民的恥辱,和頡利的遺憾暫告結束。

    某日,封府。

    老頭髮須皆白,顫顫巍巍,說話上氣不接下氣。

    這個老頭不是別人,正是封倫。

    是李世民倚重的前朝老臣。

    因爲立太子的時候,封倫偏向了吳王李恪。

    所以,李世民對他就不再信任了。

    但聽說封倫最近病了,於是,就派魏徵過來看望他。

    可是,當他聽到魏徵求見時。

    “魏徵,他來幹什麼呢?”

    “他今天不是去承慶殿見皇上了嗎?”

    “迎客!”

    “更衣!”

    “是,老爺。”

    “慢,把這些藥全收了,他是從宮中來的客人,千萬不要讓他看見了。”

    “傳給皇上說,老夫的病還沒有好。”封倫吩咐下人。

    “是。”快聽老爺的吩咐,這些藥罐子都收起來,別讓魏徵看見。

    好傢伙,別人都是裝病,封倫卻是有病裝沒病。

    魏徵進入封倫的臥室後,封倫對魏徵說道:

    “我早就好了,一個月都不吃藥了。”

    “你看,我還像個生病的人嗎?”

    魏徵也不懷疑。

    首先提起山東的情況,自己剛剛到了山東,到處都在抓李建成的舊部。

    大多數人都是被冤枉的,自己也就放了他們。

    封倫聽了魏徵的話,心理暗想:你倒是個敢做主的。

    想此刻,封倫說道:

    “玄成啊!”

    玄成,是魏徵的字。

    “你是敢任事的人,皇上沒有看錯人。”

    “不過,要是換了別人,可不敢這麼先斬後奏啊!這是要承擔責任和風險的。”

    封倫這是暗示魏徵做事要按規矩來。

    可是,魏徵卻不以爲意,提到了山東鬧災荒,各地饑民大規模遷徙,人數多達四千多戶。

    “戰亂年間,天災不斷,老百姓們的生計都成了問題。”

    “實在是很難啊!”

    “我已向皇上稟奏了這件事情。”

    “皇上便招我緊急進京,問我此事的處理情況。”

    封倫看着如此凡爾賽的魏徵。

    封倫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暗示魏徵有事一定要和自己商量。

    可是,魏徵壓根就沒有聽進去。

    封倫又開始向魏徵大聽,有什麼治國的良方。

    “下官以爲洪水,光靠堵是不行的,大禹治水就是用的堵疏兼用的辦法子。”

    “要想阻止飢民遷徙,最好的治本之策就是能讓天下大治,讓百姓能安居樂業啊!”

    魏徵語重心長的說道。

    “這也是一條路子。”封倫假意的符合。

    魏徵以爲自己和封倫,英雄所見略同呢?

    魏徵還是毛還嫩了些,可殊不知封倫壓根不接話茬,反倒是東拉西扯,說些沒用的事情。

    魏徵也沒有在意,只當是封倫老糊塗了。

    後來,魏徵覺得無趣,便離開了封府,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大人,這可都是已經後半夜了。”

    “沒有辦法呀!我的趕緊把這道奏摺寫出來,明天好呈給皇上去啊!”

    “是關於大治天下,以安人理國的奏摺嗎?”

    “對啊,怎麼?”

    魏徵有些好奇自己的書童,爲什麼突然這樣問呢?

    書童提出治國理人,關乎一國興亡。

    皇上雖然將魏徵召回詢問,但並沒有表明態度。

    反而讓魏徵探望封倫。

    封倫是三朝元老,位高權重。

    職場上要講究論資格排輩分。

    封倫還沒有發表看法,魏徵怎麼能搶先寫奏摺呢?

    這種行爲將朝中老臣置於何地呀?

    換句說,魏徵這樣做就是將朝中老臣得罪了個遍。

    魏徵並不把自己的書童說的話,放在心上,他認爲書童沒有見過世面懂什麼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一場暴風雨即將向他席捲而來。

    大唐建立以後,經歷戰亂的百姓,四處遷徙。

    某日,李世民把範大福叫進了皇宮。

    李世民對此感到很頭疼,他向魏徵詢問對策。

    魏徵連夜寫了一道奏摺。

    李世民看後,有些拿不定注意。

    魏徵上了一道,安人理國疏,說什麼治理百姓遷徙,不能只思策,更要緊的是求略。

    而求治天下,是根治此疾的大方略。

    “範大福,你怎麼看這件事兒?”李世民問道。

    範大福表示自己坐着看,實在不行可以躺着看。

    要他出謀劃策,打天下還行。

    可是,讓他治理天下,對不起,我不配。

    範大福面對李世民的提問。

    範大福只想矇混過關,他先是肯定了,魏徵的計劃。

    預知後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