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成了大明勳戚 >176 雙面朱祁鎮(二合一)
    沈憶宸所書寫的揭帖,被送至閣臣中排名最末的高穀面前,由他票擬後遞交到皇帝手中,再繼續以硃筆批出。

    所謂“票擬”,簡單粗暴點理解,也可以認爲是在奏章上面貼張小紙條。

    但是這張票擬小紙條,就跟沈憶宸寫的揭帖小紙條完全不同了。揭帖只是把奏章敘述濃縮精簡,並不能對奏章原本內容,做出任何主觀的裁決跟批覆。

    而票擬某種意義上,就是代入皇帝的身份進行批答,然後交給皇帝看一遍走個過場。最後再換上支硃筆,把票擬內容謄抄一遍,發還給上表臣子。

    所以文武百官看到的皇帝批覆,絕大多數其實都是內閣大臣們代筆書寫的,他們的意志想法與皇權融合在一起。

    這就是爲什麼,內閣能取代丞相地位,侵佔六部職權,成爲大明權利中心的原因。

    說到“票擬”權,就不得不提到“批紅”權。

    票擬程序最後一步由皇帝硃筆謄抄,就叫做“批紅”,也可以稱之爲“批朱”。

    司禮監掌印太監爲何能權侵朝野,被稱之爲“內相”?

    原因就在於這最後一步,本應該是皇帝自己親批的,他把這個權利下放給了司禮監。

    想想看大明王朝政策的執行跟發出,全部都掌控在司禮監掌印太監手中,能不位高權重嗎?

    雖然在律法上面,規定了太監批紅必須遵循內閣票擬的內容,最多就是更改下其中錯別字。但問題是真正達到了權傾朝野這個地步,誰還會遵守律法的規定,改了又如何?

    王振能做到宦官干政,靠的就是欺上瞞下,假傳或者歪曲篡改諭旨!

    “票擬批紅”制度,等同於內閣跟太監,把國家政策的制定權跟執行權給瓜分了。

    皇帝要是勵精圖治、雄才大略,還能把控住政治的基本大方向,不至於被下面的人隨意糊弄。

    要是這個皇帝昏庸無能、不理朝政,那就真成爲了一個人肉橡皮章,壓根就不知道帝國政策是些什麼,又如何執行的。

    並且內閣還有一項非常牛逼的技能,那就是皇帝如果不按照票擬內容頒佈旨意,或者說繞過內閣直接發佈聖旨。

    這種聖旨就被稱之爲“中旨”,他們有權利封還不執行!

    後世都明白權利是至下而上的,一旦下面沒人聽沒人辦事,就算高居帝王,也不過是個孤家寡人。

    同時這種狀況也解釋了,爲何明朝文官集團會跟皇帝斗的不亦樂乎,本質就是在爭奪對於國家的控制權,誰也不願分享這至高權利。

    閣臣高穀看着沈憶宸遞交的揭帖,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因爲沈憶宸所書寫的揭帖文筆極佳,內容上做到了簡明扼要,文字上做到了清勁方正,卷面上做到了乾淨整潔。

    可以說這就是東閣揭帖的標準模板,如若不看書寫人的姓名,完全料想不到是出自於“實習生”之手。

    果然三元及第之才,就是不同於常人,此子天賦極高!

    不過看着看着,高穀的臉色就變了。

    這份雲南府上表的訃訊,沈憶宸居然夾雜個人想法,揭帖中闡述西方邊陲將會有大變發生,要提前做好對麓川政權捲土重來的準備。

    越權乃爲官大忌,此子把自己當做什麼了,到底是詹事府右春坊中允,還是東閣大學士?

    這等軍國大事,也是沈憶宸配插手的?

    高穀此人爲官清廉、爲人正直、爲事公道,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完美的樣子。

    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卻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乏善可陳。

    屬於標準的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

    內閣掌權十來年,還短暫擔任過一個月多的首輔。既不在民生艱難上出臺政策改革振興,也不在國家危難之際力挽狂瀾。

    反正就這麼入仕四十幾載名聲不錯,爲國爲民做了多大事情卻沒啥印象。最終在經歷過土木堡之變跟奪門之變後,還能明哲保身激流勇退,把當官這門學問給玩通關了。

    像高穀這種官員,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逾矩。沈憶宸只要循規蹈矩的做自己分內之事就行,分外之事輪不到他來操心,更無需以文臣掌武事!

    那日臨朝觀政,就對西北韃虜之事大放厥詞,如今就連對西南蠻夷,也指手畫腳起來了嗎?

    高穀越想越氣,直接就把沈憶宸的揭帖給撕了下來,揉成一團往門外丟去。

    恰巧此時馬愉走了進來,有事準備與高穀商議,這張紙團就砸在了他的身上。

    馬愉撿起地上的紙團,笑道:“不知世用(高穀字)爲何如此動怒,是入東閣進學的新官們政務愚笨嗎?”

    看見是馬愉前來,高穀立馬起身拱手道:“原來是性和(馬愉字)到來,失禮之舉,還請見諒。”

    “無妨,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何人能讓世用失態。”

    馬愉說罷,就攤開紙團看了起來。

    前面內容平平無奇,是一份精簡訃訊的揭帖。不過看到後面的闡述觀念,馬愉瞬間就明白了高穀動怒的原因,再看到最終署名,他又有些不淡定了。

    這份揭帖,居然是沈憶宸所寫!

    “難怪世用你會動怒,沈憶宸此舉沒把握好分寸。”

    馬愉淡淡說了句,他了解高穀的性格,沈憶宸這番舉動簡直是自討苦喫。

    “確實是有些逾矩了,不過此子經驗尚淺,有出錯的地方也能理解,無傷大雅。”

    高穀的態度立馬發生的轉變,甚至還幫沈憶宸緩和一下。

    原因就在於馬愉可是沈憶宸名義上的座師,你當着別人老師面指責學生,終究不太好。

    對於高穀會軟化態度的原因,馬愉也是心知肚明。只不過背後很多東西,卻無法與外人訴說,沈憶宸這個所謂的門生,可能與自己並不是一路人。

    “世用,要不這份奏章就交與我處理如何?”

    聽到這話,高穀還以爲馬愉是要用老師的身份,去囑咐教導沈憶宸一番,並未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但他所不知道的是,馬愉打算什麼都不做,把這份奏章跟揭帖原封不動的遞交上去。

    因爲那日臨朝觀政,沈憶宸對西北戰事表達的觀點,馬愉敏銳察覺到了朱祁鎮情緒上的波動。如果這番言論再被皇帝看一遍,勢必會影響沈憶宸在他心中的印象。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最無情便是帝王家。

    一旦沒有了皇帝的恩榮,沈憶宸今日爬的多高,來日就會摔的多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