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成了大明勳戚 >403 負隅頑抗 (二合一)
    萬全左衛倉那羣被韃虜給糟蹋凌辱的女子,沈憶宸始終沒有忘記過,那是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什麼叫做國恨家仇,並且下達了不留俘虜的命令。

    能得以明軍反攻解救的女子,是整個大明九邊數百里防線中幸運的一羣,同樣也是極少數的一批。

    大多在衛城淪陷之後,被韃虜給擄掠到了草原上,從此過着連牲畜都不如的奴隸生活,再也看不到家鄉的故土跟親人。

    “小的父母兄長皆被韃虜殺害,如果不是沈閣老救回了小妹,世間就沒有一個親人了。”

    “所以沈閣老不用對小的道謝,關鍵時刻就算要小的這條命相助,都在所不惜!”

    魏三的語氣很堅決,他在詔獄中擔任了幾年獄卒,見識過太多高官重臣抓了進來。

    貪污、失職這些罪過,大多數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關上一段世間後便可出獄,甚至是官復原職。可一旦涉及到政治鬥爭,特別是違逆了皇權,想要活命就難上加難。

    趙僉事特別交代過,真到了要拿沈閣老問罪的地步,魏三就負責打開獄門帶着沈憶宸從暗道離開。就算事後被調查出來,自己得搭上這條命頂罪,他也毫無怨言。

    就當是用自己的性命,償還了妹妹的救命之恩。

    面對魏三的感激,沈憶宸僅僅是面露苦笑。

    “魏三,當初本官見到被擄掠的大明女子,曾經說過一段話。她們身上遭受到的苦難,恰恰在於大明朝廷身上,拯救她們回來乃爲官天職!”

    “不用特別對我感激什麼,好好照顧你妹妹,見證到大明馬蹄踐踏漠北汗庭的一天,那纔是爲她們報仇雪恨了。”

    就如同沈憶宸沒有忘記過當初在鎮江河畔,那句以天下爲己任的誓言。現在都他同樣沒有忘記過,要爲了土木堡一戰逝去的數十萬軍民報仇雪恨。

    京師守衛戰並不是什麼結束,相反是另一場戰爭的開始。

    沈憶宸的信念裏面,大明跟蒙古這兩個龐然大物,只有一方徹底的倒下,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

    “小的相信會有這一日到來!”

    魏三堅定的點了點頭,然後便轉身前往成國公府,向陳青桐報一聲平安。

    只不過相比較沈憶宸認爲局勢再無懸念,事實上京師各方勢力卻處在風起雲涌當中。

    大臣入獄、太后昏倒、士子敲登聞鼓,樁樁事件都在掀起着驚濤駭浪,就連靖遠伯王驥等人都齊聚英國公府中,一同找尋升遷爲五軍都督府右都督的張軏商議。

    爲何一個官居一品的右都督張軏,號召力能突然大於靖遠伯王驥、寧陽侯陳懋這些勳戚,原因就在於論功行賞之後,景泰帝朱祁鈺做出了一個戰略性錯誤的決定。

    那便是在土木堡之變後,勳戚本就衰落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遵循祖制打壓!

    京師勳戚兩大巨頭,成國公朱勇被早早問罪奪爵,英國公張輔戰死土木堡殉國,還要繼續問罪於他的話,將會遭受到天下非議,這種事情朱祁鈺自然不會做。

    相反還得早早完成英國公爵位的傳承,以表示朝廷體恤忠君殉國之臣!

    英國公張輔在世時候,選擇讓哪位繼承人襲爵,就是一樁頭疼的事情。嫡子張忠殘疾,對於武將世家來說,無法領兵作戰就意味着將在軍中影響力消退。其他兒子均爲庶子,又違背了嫡長子繼承製。

    於是乎擺在朱祁鈺面選有三個選擇,一是遵循祖制讓嫡子張忠襲爵。

    第二就是讓張忠的兒子張傑襲爵,不過同樣出現了生母低賤,非嫡長子襲爵的難題。

    最後就是讓庶長子張懋襲爵,但問題是英國公老來得子,張懋才年僅八歲,讓幼子繼承爵位定然無法管理偌大的英國公府。

    其實除了這三種選擇之外,還有另外一條路可走,就是讓張輔一母所出的張輗、張軏兄弟襲爵,兄終弟及。

    他們兩人均爲河間王張玉的嫡子,論法統繼承權力還在庶子之上。但景泰帝自己都是庶子繼承大統,要是選擇兄終弟及這條路,就等於承認大明正統傳人爲襄憲王朱瞻墡。

    朱祁鈺再蠢,也不可能做這種自打臉的事情,毫不猶豫按照自己的模板,選擇了英國公張輔的庶子張懋襲爵,成爲了第三代英國公。

    雖然爵位繼承人是確定了,但八歲孩童不能主事得由旁人相助,權力還是落在了張輗、張軏兩兄弟身上。

    特別在麓川戰功赫赫的右都督張軏,更是被外界視爲英國公一脈的掌權人,從而地位超越了王驥、陳懋等勳戚,隱約成爲了英宗復辟勢力的首領。

    朱祁鈺這番操作,相當於徹底得罪了張輗、張軏兩兄弟,他們身爲嫡子怎麼可能服氣景泰帝這個“庶皇帝”?

    歷史上奪門之變,張軏兩兄弟就是主力之一,並且從龍之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紛紛晉爵爲大明勳戚!

    同時朱祁鈺對於英國公、成國公爲首勳戚的削弱打壓,意圖實在太過於明顯,導致整個勳戚集團人人自危,不願意站在他的陣營之中。

    很多時候歷史進程看似是偶然事件,實則是一樁樁舉動積累的必然,天命如此。

    “靖遠伯,國子監祭酒領銜京師士子,敲響了午門的登聞鼓,斥責太后牝雞司晨。要求還政於陛下,釋放被關押詔獄的沈憶宸。”

    “你說短短一夜之間,怎會形成這般規模,背後定然有推手!”

    左都御史王文掌管都察院多年,任職經驗豐富無比,一眼就看出來其中貓膩。

    聽到王文的話語,寧陽侯陳懋冷哼一聲開口道:“除了沈憶宸自己還能有誰,我們真實小看了此子,心機手段深不可測!”

    “畢竟是大明開國以來,唯一的三元及第,六元魁首,其實浪得虛名?”

    右都御史楊善陰鷙的回了一句,他一向認爲自己聰明絕頂,苦於口碑不行升職無望,沒有在朝堂大展拳腳的機會。

    現在他不得不佩服,太后懿旨這種死局,沈憶宸都能在短短時間內找到破局之策,確實其智近乎妖!

    “靖遠伯,那我們該如何做,難道眼睜睜看着此子翻盤,太上皇回京無望?”

    寧陽侯陳懋也下意識朝着王驥問了一句,別看他爵位高了一檔,事實上在數次麓川戰役中,陳懋都是充當了王驥的副將身份,對於這位大明有史以來文官封爵第一人,可謂是心服口服。

    面對衆人詢問的目光,王驥始終沉默不語。

    站在政局的角度上,他現在是與沈憶宸處於對立面,太上皇關係着大明尊嚴跟正統,必須早日回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