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成了大明勳戚 >630 恩師重逢 (二合一)
    “小老兒沒讀過書,講不出來什麼大道理,卻堅信沉閣老的爲人,他推行的新政絕不會禍國殃民!”

    一名走在最前方的老者,朝着密密麻麻的文人士子吶喊了一句。

    放在封建王朝絕大多數時期,士紳相比較普通工農商有着地位上的巨大鴻溝,見到老爺們都得退避三舍,跪拜相迎,哪敢這樣朝着他們大聲說話?

    但是沉憶辰當年山東治水,間接救了三省八府之地百萬蒼生,其中就包括河南布政司的數府百姓。再加上小冰河時期跟韃虜入侵導致的天災人禍那些人,如果沒有沉憶辰主政全力賑災濟民,河南布政司作爲中原人口大省,還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死於飢寒交迫之中。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救命之恩?

    “沒錯,沉閣老想要徵收苛捐雜稅的話,何必做些大興水利,賑災濟民的事情,豈不是多此一舉?”

    “小的以前抽中徭役,簡直跟脫一層皮沒什麼區別,村裏面破家的比比皆是。現在徭役不僅不要出錢,朝廷還要工錢發放,冬歇期能賺點銀子補貼家用,這些都是沉閣老帶來的善政!”

    “你們這些人讀再多書,也比不上沉閣老爲民做實事,田產稅絕對不會成爲戰爭稅!”

    “我們相信沉閣老!”

    “支持沉閣老新政!”

    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前往布政司衙門的普通百姓那更是如同潮水一般望不到盡頭。

    說實話,見到這種場面沉憶辰本人都呆呆站立在原地,他從來沒有刻意組織過民衆,更沒有時間去掀起輿論大勢。否則就沒有必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韙,整出這波調兵包圍抗議士子的局面,畢竟這真有機率引發國之動盪。

    但是這年頭是非功過,除了任由後人評說,當代人心中同樣有着一杆秤。

    你身爲內閣首輔主政這些年,做了些什麼,沒做什麼,有沒有讓最爲底層的百姓衣食無憂,過上安安穩穩的太平生活,他們纔是最爲直接的親歷者。

    謊言跟輿論矇騙的了一時,當河南布政司的百姓得知沉憶辰親臨布政司衙門,士紳階層營造的戰爭稅恐慌氛圍便不攻自破。

    民衆是純真的,他們堪稱盲目的相信沉憶辰不會謀害自己,這種信任的由來便是主政施行的一樁樁利國利民政策積累!

    當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傳遍整個河南布政司,乃至於北方大地,就在於沉憶辰之前打造的《文報》傳播途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儒生創建的《理報》傳播範圍,始終侷限在士大夫階層,簡單點形容便是上層人士。他們能操作輿論局勢的根本原因,更多是楊鴻澤同樣曲高和寡,菜雞互啄之下憑藉着地頭蛇優勢獲勝罷了。

    《文報》從誕生那一日起,基調就定在取代朝廷邸報的作用,要讓每一個村野田間的老農,都能瞭解到朝廷最新的政策跟家國大事。

    於是乎培養出了一大批說書人跟解讀員,只要沉憶辰正式發動起來,再加上士紳階層自己聚集被一網打盡,從而導致在這次傳播過程中沒有遭受到絲毫阻礙,瞬間就扭轉了整個民間輿論走向。

    不過輿論扭轉跟實際行動起來,還是有着本質上的區別,士紳階層天然對於農工商有着一股威懾力,需要有一個領袖般的人物站出來,帶領着他們克服這種恐懼。

    這個人沉憶辰很熟悉,甚至可以說是人生的引路人。

    當這個人的臉龐出現在沉憶辰的視線之中時候,他整個人在激動情緒的主導之下,忍不住微微顫動了起來,童孔立馬蒙上了一股霧氣。

    但是沉憶辰已經不再是那個少不更事的孩童,他如今是宰執天下的當朝首輔,哪怕眼淚已經在眼眶之中打轉,他也不能在衆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情緒,必須保持着一股上位者的威嚴。

    “那是啓明先生嗎?”

    被神機營兵馬包圍的文人士子中,有一人看到前來馳援沉憶辰的農工商羣體中,有着一名身穿青衫長袍的中年人,顯得略微有些格格不入,下意識喊出了一個稱號。

    “好像真是啓明先生,他不是專心教書育人,不參與派系理念之爭嗎,爲何會出現在這裏?”

    “對啊,啓明先生學問高深,堪稱當朝大家,並且極具涵養從不駁斥於人,怎會捲入到這種俗事中來,並且還站在了鄉野村夫的那邊。”

    “難道說傳言是真的,啓明先生是內閣首輔沉憶辰的老師?”

    士紳中有一人想起來一條消失已久的傳言,那便是數年前來到河南創建書院教書育人的啓明先生,有着高深莫測的背景,乃是當朝元輔的塾師!

    只是這個傳言有些太過於離譜,畢竟一個無權無勢看起來普通無比的中年文人,怎會跟權傾朝野的沉憶辰扯上關係。有這個老師身份,還需要來河南布政司一處窮鄉僻壤教書嗎?

    沉憶辰隨隨便便照顧一二,放在地方擔任一方大員都沒有人說三道四,估計更多還會稱讚尊師重道。

    數年過去啓明先生依舊保持着低調樸素的本色,傳言也逐漸無人提及,取而代之的便是他教書育人聲名遠播。相比較一般書院門檻較高,只有達官貴人之地跟學業佼佼者,纔有資格拜入山門成爲學生弟子。

    啓明先生創建的啓明書院,就如同它取的名字那樣,成爲了很多農家寒門弟子人生道路上的一顆啓明星,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甚至對於實在沒錢的農家子,啓明先生連最基本的拜師六禮束脩都不要,還自行補貼他們書本跟生活費,只要能踏踏實實的勤學上進,一切都不是問題。

    教導過的學子越多,就讓啓明先生的名聲越大,再加上學術根底無比紮實,基本上河南布政司境內的文人士子,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瞭解,才讓他們輕易就認了啓明先生。

    在場文人士子心中的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相比較沉憶辰能控制住情緒做到喜怒不喜於色,統率神機營兵馬的都督同知李達,簡直就把喜怒哀樂給寫在了臉上。

    當他看到啓明先生的第一眼,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對方率領着民衆一步步靠近,李達這才確定了沒有看錯,來者正是自己的恩師李庭修!

    “先生!”

    李達不管不顧的高呼一聲,然後翻身下馬就直接朝着李庭修奔跑過去,臉上的神情笑中帶淚。

    要知道自從正統十年乙丑年科舉結束之後,李庭修看到自己的學生高中三元及第,就決定放棄科舉入仕的想法,選擇回鄉教書育人發揮出自己娛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