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成了大明勳戚 >708 功高震主 (二合一)
    帝王的自尊讓朱見濟很不願意承認一件事情,那便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在內心裏面有些懼怕自己老師沈憶宸。

    這點就如同萬曆皇帝跟張居正的關係一樣,以朱翊鈞五歲便開始經筵讀書的聰慧,你要說他不知道張居正是一個治國能臣,那簡直就是侮辱了萬曆帝的智商。

    你要說朱翊鈞不知道張居正對自己亦師亦父教導的恩情,那又侮辱了萬曆帝的情商。

    但哪怕心裏面都知道張居正的嚴厲行爲,並不是爲了謀朝篡位,是想要打造出一代明君。但當萬曆皇帝真正掌權之後,還是對張居正這位曾經的老師抄家問罪,差點沒做出開館鞭屍的行爲。

    究其根本原因其實就四個字——“功高蓋主”!

    也先是對標中原皇帝的蒙古大汗,他背叛對阿剌知院的承諾,處死自己的兄弟伯顏帖木兒,通通是爲了消除對自己汗位的威脅存在。

    英雄惜英雄,大汗懂皇帝,國書裏面看似稱讚的內容,卻精準刺激到了明良帝忌憚的內心,遠比怒罵貶低沈憶宸效果來的更好。

    “牛玉,你說也先的這封國書,是真心話嗎?”

    明良帝朱見濟放下手中蒙古國書,把它推到御桌一旁給牛玉閱覽。

    面對皇帝這樣的詢問,牛玉臉上卻流露出慌張神情,趕忙回道:“回陛下,奴婢是個閹人不方便議論國政,再加上才疏學淺也沒那個能力去分辨。”

    王振、曹吉祥等人的例子擺在眼前,大明權閹輝煌一時,終究無法落得一個好下場。牛玉汲取了前兩任的教訓,時刻用謹言慎行四個字提醒自己,安安穩穩擔任幾年司禮監掌印太監,然後再轉任應天府司禮監養老就好。

    “難道朕身邊就沒有一個敢說真話的人嗎?”

    牛玉的回答,讓明良帝朱見濟心中生出一股慍怒。

    說實話有些時候真怨不得皇帝信任太監,原因就在於皇帝身邊很難找到沒有利益衝突的“知心人”,他們只能去倚仗朝夕相處的內官。

    就好比明良帝朱見濟,文官集團何文淵那羣老油條,除了講各種大道理,是不可能跟天子坦誠相待的。沈黨這邊的成員,按照忠臣奸臣的標準來評論,毫無疑問絕大多數都是滿腔赤誠,想要振興家國的忠臣。

    但是他們在沈憶宸思維的影響下,效忠的並不是皇權,而是整個天下,甚至某種意義上一步步的限制皇權。這種相處方式對於明良帝朱見濟而言,肯定不是最爲舒心的親信,自然無法親近。

    除了這些人之外,以往皇帝還會倚仗特務機構,可偏偏錦衣衛指揮使趙鴻傑是沈憶宸的兒時夥伴,用屁股想都能知道對方更“效忠”於誰。

    隨着年齡增長,明良帝朱見濟愈發感覺自己身爲皇帝,卻沒有一個可以執行命令的心腹鐵桿,並且身邊有權有勢的大臣,全部都是沈憶宸的人。

    沈憶宸沒有反心,但權勢到了這一步,必然會“懷璧其罪”,與皇帝關係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裂痕。換位思考如果沈憶宸身邊,全部都是皇帝安插的親信,找不到一個自己人,他同樣會惶恐不安。

    其實明良帝朱見濟的內心,很多時候充斥着一種矛盾跟糾結。皇權的殘酷無情跟師長的尊師重道,始終在他腦海思維中進行着衝突跟交戰,帝王身份承受了小小年紀,不該承受的一些重壓。

    就在牛玉不知道該如何緩解小皇帝情緒的時候,孫太皇太后帶着婢女來到了乾清宮探望明良帝。如今孫氏卸下權力帶來的重擔之後,她反倒成爲了深宮之中活的最爲自由自在的那個人。

    再加上沈憶宸批判程朱理學帶來的“婦女壓迫”,用律法跟促進商貿的方式,來制止了一些封建禮教的殘酷約束,就連孫太皇太后都間接受益,基本上可以做任何她想要做的事情。

    “孫兒見過皇祖母。”

    見到太皇太后孫氏過來,明良帝朱見濟趕忙起身行禮。

    如果算上景泰四年的交替,朱見濟登基爲帝到今年已經能有七個年頭,曾經那些沂有能力爭奪皇位的,比如王朱見深、襄王朱瞻墡等等,都成爲了過眼雲煙。

    塵埃落定沒有了利益衝突,孫太皇太后跟明良帝朱見濟之間出現了隔代親,關係相處起來反倒是比名義上的嫡母杭皇后更加融洽。

    “皇帝,哀家在門外就聽見了你的聲音,可有什麼煩心事?”

    孫太皇太后順勢問了一句。

    “讓皇祖母操心了,就是一點政務上的事情。”

    “喔?”

    孫太皇太后笑了一笑,然後順勢來到了御桌旁邊,從桌上拿起了天聖汗也先的那封國書。

    其實她剛纔在門外,就已經聽清楚了朱見濟的話語,只不過裝作不知道罷了。直到看完這封國書上的內容,孫太皇太后纔算是徹底弄清楚了緣由。

    “皇帝,你對酋首也先的議和請求怎麼看?”

    “朕……”

    明良帝朱見濟沒有想到皇祖母會詢問政務,說實話這麼多年過來,孫氏已經徹底的退居後宮頤養天年,基本上沒有再插手過任何前朝事務,更不會詢問皇帝的意見。

    “從沈先生從漠北發回來的軍情來看,我大明兵馬正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並且步步爲營築造前哨站壓縮韃虜的迂迴空間,假以時日定能剿滅這個心腹大患。”

    “但是……”

    凡事就怕一個“但是”,只要這個詞彙出來,差不多就能否定前面的想法,相當於吐露了自己心聲。

    “但是什麼?”

    孫太皇太后很隨意的放在手中國書,平靜的向朱見濟詢問一句。

    面對皇祖母的提問,明良帝朱見濟猶豫了片刻後,纔開口說道:“但是沈元輔北伐戰爭耗費太高,已經引發了南方很多地區的民亂,朝廷財政也將承受巨大壓力。”

    “這種優勢放在太祖太宗時期並不是沒有,往往到最後韃虜會選擇到更爲偏遠的北方藏匿,蟄伏等待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朝廷投入這麼大,不一定能剿滅韃虜獲得回報。”

    明良帝讀書進步很大,至少對於歷史上中原王朝對陣遊牧民族,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確實沈憶宸打出來的優勢,放在歷朝歷代並不罕見,比如漢對匈奴、唐對突厥等等,前提都能佔據上風。

    但是隨着遊牧民族遠遁避戰,戰事就開始有些後繼乏力,只能虎頭蛇尾的班師回朝。等到中原王朝的兵馬從草原上退去,遊牧民族又會捲土重來,彷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聽完明良帝朱的解釋,孫太皇太后的臉上卻浮現出一抹深意笑容,然後注視着朱見濟的眼睛問道:“皇帝,你心中想法,真的是擔心大明徵伐得不償失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