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過河卒 >第一百八十章 素王
    “應龍”不計損耗地使用了最大限度的“星轉鬥移”。

    並非正常飛行,而是瞬間消失不見,再次出現時,已經位於茫茫大海的上方,懸停不動。

    姜大真人出現在船頭位置,負手而立,一衆道士靈官在他身後雁翅排開。

    “準備吧。”姜大真人吩咐道。

    一衆人紛紛應是,各自離開“應龍”,遁入虛空消失不見。

    誰也不會懷疑姜大真人能否勝過陳書華,且不說陳書華只是初入長生階段,而姜大真人則是早已躋身長生階段多年,號稱三師之下的第一平章大真人,當初國師在鳳麟洲出手,所向披靡,證明了仙人之間亦有差距。

    就拿身外之物來說,陳書華只有一件仙物“順天劍”,姜大真人哪怕是把“三寶如意”暫借給了齊玄素,還有三件大掌教仙物,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

    到了仙人階段,可沒有拳怕少壯的說法,無論是經驗,還是境界修爲,亦或是身外物數量質量,姜大真人都完勝陳書華。

    所以姜大真人考慮的並非如何擊敗擊殺陳書華,他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不讓陳書華跑了,故而在姜大真人的計劃中,一衆道士靈官並非幫他一起圍攻陳書華,而是在周圍結成大陣,防止陳書華逃跑。在陳書華意圖逃走的時候,大陣不求傷敵,以困人爲主,只要擋住一時片刻,讓姜大真人追上陳書華,那就足夠了。

    每一位道士、靈官都是一個陣點,境界最低的也是造化階段,可見這個大陣的規格之高。哪怕是仙人也很難在一時片刻之間將其打破。

    在所有人準備就位之後,這片海域也涌起了霧氣。

    起初的時候,霧氣只是瀰漫於海面,然後開始不斷上升,最終彌天漫海,就連海天一線都被消弭了,彷彿大海和天空已經混爲一體。

    姜大真人伸手一抹。

    在他面前的空間頓時扭曲起來。

    此時的情景就像冬天的玻璃窗上凝聚了一層霧氣,模糊不清,姜大真人則是伸手把玻璃上冰霧抹去。

    不過霧氣之後,不再是原來的大海,而是一座雄偉恢宏的宮殿屹立於天地之間。

    與其說是一座宮殿,倒更像是一座小型的城池,高約百丈,以潔白無瑕的玉石築造而成,周圍雲氣瀰漫翻涌,下方是海水滾滾,彷彿立於雲端,倒是有些天上白玉京的意味。

    通真宮。

    大晉國師林靈素仿照天后的海上龍宮而建立的隱祕洞府。

    一般而言,進入通真宮之人無法窺得通真宮的全貌,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進入通真宮的,就像當初齊玄素進入海上龍宮一般,沉沉入睡,再度醒來時已經身處殿宇之中。

    可姜大真人卻撥雲散霧,直接讓通真宮的全貌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這便是仙人神通。

    通真宮現世之後,開始緩緩上升,如大日當空。

    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看到這座仙家殿宇。

    而且這種看到,與遠近無關,只要在相應的範圍內,無論遠近,所見到的通真宮都是一樣的大小,好似遠在天邊,又好似觸手可及。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太陽和月亮。

    這個範圍則是大半個南洋。

    看到這一幕後,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洞天現世,意味着大機緣,若是能進入其中,奪得機緣,說不定就能一步登天。

    南洋中從來不乏修爲不俗且敢於刀口舔血的江湖人,不少人想要騰空而起,向那座突兀出現的宮殿飛去。

    就在這時,讓人驚駭的一幕出現了。

    一隻虛幻的大手憑空出現,當真是遮天蔽日一般,從下方托住了這座巨大宏偉的仙家殿宇,然後五指緩緩合攏,將這座宮殿包裹在掌心之中。

    這一幕蔚爲壯觀。

    這不是金公祖師的“無量佛掌”,而是姜大真人的“天地合”。只是此時只有從下向上的“地”,而缺少了由上向下的“天”,談不上一個“合”字。

    見到這一幕後,原本還想去闖一闖、搏一搏的江湖人紛紛掉頭,原路返回。

    誰也能看得出來,這是仙人出手了,也可以說這座宮殿之所以會突兀出現,正是因爲仙人出手了。姜大真人駕臨南洋並非什麼祕密,無論這位仙人是金公祖師,還是姜大真人,亦或是蘭大真人,想要虎口奪食,豈不是嫌命太長了?

    就在姜大真人的五指快要完全合攏的時候,通真宮中響起了一個聲音“竟然是姜大真人親自駕臨,書華受寵若驚。”

    姜大真人語氣淡然“陳書華,你干犯道門律法,論罪當誅。”

    “好一個論罪當誅!倒要見識大真人的手段!”陳書華自知今日無法善了,語氣也變得激烈起來。

    話音落下,光華一閃,陳書華已經出現在通真宮的上空,此時的她已經不再身着道門鶴氅,而是換上了一身白衣,手中還是持有沒有劍鞘的“順天劍”。

    此時的她已經處於大脫胎換骨的末期,狀態要好上許多,又經過這麼多天的休養,不似最初時的那般狼狽。

    忽然之間,陳書華前方的雲霧涌動,匯聚成一張巨大人臉模樣,正是姜大真人,居高臨下地俯瞰着陳書華。

    姜大真人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刻意收束聲音。

    方圓三百里之內都聽得清清楚楚。

    這無疑傳達出一個意思道門辦事,閒雜人等退避。

    至於辦什麼事,也已經十分清晰明瞭——誅殺道門叛徒陳書華。

    陳書華何許人也,偌大個南洋可以說是無人無人不曉,曾經的首席副府主,後來的道門叛逆,更是新晉的仙人。

    早就說過,道門對待叛徒,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不過陳書華也夠硬氣,這意思是要正面對抗了。

    凡是能夠聽到兩人對話之人,無論是會飛的天人,還是各種航船,都開始拼命地朝着與上方宮殿相反的方向逃去。

    短暫的對話之後,陳書華甚至沒問姜大真人怎麼找到她的,直接一劍劈出。

    當初升龍府一戰,陳書華曾經一劍將整個升龍府從中分開一線。

    這一劍的威勢不可謂不大。

    劍光所過之處,雲開霧散,漫天雲氣霧氣被這一劍迫散開來,當真是仙人從中兩分雲海,滾滾雲海一半向左退去,一半向右退去,留下中間寬有十丈的一道空白溝壑,便是劍痕。

    雲海所匯聚的姜大真人面容被這一劍從中劈開,顯現出姜大真人的真容。

    姜大真人一隻手沒入虛空之中,大袖飄搖,正在託着通真宮。另外一隻手負於身後,並沒有動作。

    不過到了仙人境界之後,合道一方天地,太上視角也非難事,陳書華還是清晰看到姜大真人負在背後的那隻手好似握住了什麼物事,可手中又是空空如也。

    陳書華見此情景,忽然想起什麼,不由臉色一變“‘素王’!”

    南華道君在《天道》中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爲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堯之爲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爲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

    這句話的大意就是,無爲而治是一種最高的境界,以此對待上天就是“帝王天子”,以此對待百姓就是“玄聖素王”。

    所謂玄聖素王,自貴者也,即老君尼父是也。也就是說,玄聖是“老君”道門太上道祖,素王是“尼父”儒門至聖先師,再加上有“世尊”之稱的佛門空王佛祖,剛好是三教祖師。

    後世又加以延伸,以此稱呼公認的三教領袖。比如道門重建後的初代大掌教。

    不過這裏面也有例外,“素王”其實有三重含義。

    第一重含義是儒門至聖先師,第二重含義是儒門後世領袖,第三重含義是一件仙物的名字。

    “素王”是劍又不是劍,十分奇特,不可見,不可知,儒門之人說它唯有德者方可持之。

    “素王”最早被供奉於聖人府邸之中,大魏末年,儒道相爭,玄聖手持“叩天門”,勢不可當,當時的儒門魁首爲了抗衡玄聖,專門從聖人府邸借走了“素王”,並與玄聖有過先後兩戰。

    第一戰,儒門大勝,憑藉“素王”將玄聖打得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第二戰,儒門大敗,儒門魁首被玄聖所殺,他手中的“素王”也落到了玄聖的手中,從此成爲道門大掌教代代相傳之物,成爲三教合一的象徵。

    如今道門大掌教之位空懸,“素王”自然是由紫霄宮掌宮大真人執掌。

    姜大真人曾經對齊玄素說過,仙物都有門檻,如果不算分成兩件半仙物的“雌雄斬邪劍”,那麼“三寶如意”算是門檻最低的。與之相對應的,“素王”則是門檻最高的極少數仙物之一。

    陳書華早就知道“素王”的存在,可她萬萬沒想到,姜大真人竟然真能動用“素王”。

    此時姜大真人動用“素王”,其用意也十分明顯了,那就是殺人。

    姜大真人悠悠道“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聖人之通,智過於萇宏,勇服於孟賁,然而勇力不聞,伎巧不知,專行教道,以成‘素王’。”

    話音落下,一道漣漪以姜大真人爲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好似一道平平鏡面,所過之處,所有事物隨之扭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