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夜嶽不羣向莫花爾徹傳授了一些簡單的道家經典要義,又傳了華山派的基礎內功《抱元功》心法。莫花爾徹接觸到氣功心法的神奇後,大爲歡喜,問道:“師父,什麼是氣?”嶽不羣回想起玄真子真人的論道,答道:“氣是人從母體之中帶來的先天之精氣,和後天呼吸的後天之清氣,及食用食物所產生的水谷之精氣,是爲人體的本源之氣,稱之爲元氣。元氣爲生氣之源,氣在則神隨生;得元氣則生,失元氣則死。而元氣中先天之精氣最爲重要,也稱之爲先天清氣或先天真氣。先天真氣存在於人體中的所有地方,先天真氣充足的人身強體壯,先天真氣不足的人身體孱弱。”

    莫花爾徹又問道:“師父,什麼是內力和內功心法?”嶽不羣答道:“內力和內功心法乃武林中人的說法,道家並無特定的稱呼,最多稱它們爲氣功和金丹之道。常人在五、六歲之後,因身體不能留存住先天真氣,而逐漸轉化成人體的後天本源和精元。這後天本源十分神奇,也可稱爲神源,或爲神魂,或可定壽元之數,常人難以具體猜度。你也無需去管它。後天精元則是人體的精、氣、血液和潛力的總稱,是爲內息之母。通過內功心法的修練,吸收天地靈氣,水谷之精氣,混合煉化人體的後天精元,所產生的較多那股氣息之力,便是內力了。內力原本並不存在於人體中,是通過後天修練出來,又可使用的一種氣息之力。它對人體有許多有用的功效,可以充作先天真氣的補充,所以也可稱之爲後天真氣。真氣是內力,但內力決不是真氣。內功心法本是中原道家對天地感悟極深後,所創出專門吸收天地中的靈氣,從而增強、補充、鎖住自身先天真氣的功法,內力只是其中的一種隨生氣息。只不過因爲產生的內力較多的原故,所以又被稱之爲內功心法。通過修練內功心法,人體中的先天和後天兩種真氣得到增強,並將先天真氣鎖存於中丹田膻中穴,後天真氣則鎖存於下丹田氣海穴;需要時,再通過內功心法的運轉,遍佈全身護體或外放傷敵。中原道家修仙之說,主要修的就是先天真氣。先天真氣愈強,對人體保護的就愈好,人體愈不容易衰老,人體也可保持長時間的年青之態,即使到百歲年紀,也如三四十歲的人一般健步如飛。所以中原的道士大都十分擅長養生健體,有高明的道士通過培養壯大自身的先天真氣,從而達到長生不死的境地。當先天真天充盈全身而不漏時,是爲不漏金仙,也就是世人常說的神仙了。”

    莫花爾徹再問道:“聽聞中原武功分爲內家和外家兩種,以少林和武當兩派爲代表,他們有何不同之處?”“內家外家有內壯神勇、外壯神力之說,內壯神勇大成後,從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使臂、腕、指、掌,迥異尋常,以意運使,硬如鐵石,並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頭。外壯神力大成後,**的一舉一動莫不有千斤之力,“手託城閘,力能舉鼎”也算不上奇異。少林武功是通過對自身**筋骨的苦練,消耗精元和**的潛力來壯大自身的力量,以純**力量攻擊敵人的**筋骨,是爲外家武功。武當是通過內功心法吐納打坐,吸收空氣中的靈氣,煉化精元來補充壯大自身的先天和後天真氣,並以後天真氣攻擊敵人的五臟六腑,是爲內家武功。外家武功是屬主動性提升,對力量提升很快,不出數年區別就會很明顯。但是卻很容易損害身體,透支身體的本源和精元。所以練外家功夫的人易老,四五十歲後身體就會慢慢變弱,對於養生不利。少林的達摩祖師在天竺時就是修練外家武功的宗師,佛法修爲和外家武功已到盡處,到了升無可升的地步。後來東渡中土,見識了中原的道家經典和內家武功理論,又在嵩山面壁九年,這才大徹大悟,以道家補全了佛門,創出了現在少林一脈的禪宗佛法和武功心法,最後在一百五十歲左右成佛。而內家武功則是屬被動性的提升,以天地靈氣來提升內力,合理的調理身體腑臟。所以內力提升很慢,但勝在根基穩固,對身體有益而無害,同時可增強自身先天真氣。練氣十幾二十年後內力增長會越來越速,人越老內力越厚,內力增長也永無止盡。武當的三豐真人在一百五十歲時身體還似壯年,最後更成就無漏金身,成爲真仙。”莫花爾徹再問道:“是否可以內外兼修?”嶽不羣笑笑答道:“你想學達摩祖師?唔,你年紀已大,應該如此,只是外家武功屬動功,修體。內家武功屬靜功,修心。二者相同又不同。無極高的天資,畫虎不成反類犬。有極高的天資,進步如飛,常人無法可以想象其速。只是近千年來,少林無數僧人除達摩祖師外,都是碌碌無爲,而道家卻出現了不少內家功夫的大能之士……”

    莫花爾徹越聽越精神,一夜未睡也不覺困頓。只是莫花爾徹年紀已大,筋脈已固,修煉內力難有進展。幸好那《狂沙刀法》和《迴旋刀法》有些奇特,與中原的動功生成內力之法頗似,能讓人體內產生一點不多的內息。在嶽不羣的幫助下,那點內息不多時就如臂所使,被莫花爾徹納入丹田之中,算來那點內功,在修爲上也有三流下品之境。莫花爾徹的戰力直升到二流上品之境,比嶽不羣也差不了多少了,全身晶螢流轉,氣勢比初見時更盛。嶽不羣問道:“徒兒,以後你可有什麼打算?”莫花爾徹道:“弟子此後願追隨師父,不管師父要去何處。”嶽不羣指指周圍的親衛隊又問道:“那你的部下呢?”莫花爾徹答道:“他們都是弟子的奴僕,自然要隨弟子追隨師父。”嶽不羣有些奇怪,再問道:“他們不是吐魯番城主的……”莫花爾徹回解釋道:“回稟師父,弟子原是幹不離城主的部將,而他們則是幹不離城主賜給弟子的奴僕,他們的生死都歸於弟子掌握,弟子的生死則歸於幹不離城主掌握。現幹不離城主已無後繼之人,弟子也就自由了,弟子可以隨意尋找可追隨的主人。”嶽不羣有些明白了,他們的關係有些像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關係。部下的部下不是我的部下,即使人是我賜給的,我也管不着。嶽不羣又問道:“爲師要往西域一行,察合臺汗國的汗王是否會爲難你們?”莫花爾徹的一番解釋,讓嶽不羣知曉了許多西域的情況。

    察合臺汗國在半年前起內亂了,因察合臺汗國汗王羽奴思汗不賢,手下大臣分爲三部對立。數年前,杜格拉特部的埃米爾阿巴拜克,在喀什噶爾擁兵自立,佔領南疆自稱蘇丹。又因羽奴思汗喜好幼子阿黑麻,使得長子馬合木部屬將領與阿黑麻部屬將領對立。其實,馬合木與阿黑麻兄弟私下關係還是很好的,但是手下部屬卻因定居民和遊牧民之間的複雜關係而對立。數月前,馬合木部屬中屬定居民的將領私下逼迫羽奴思汗退位,並準備進攻阿黑麻部。所以在喜歡過遊牧民生活的將領大臣擁立下,無奈的阿黑麻佔據了蒙古斯坦叛亂,自稱爲阿黑麻汗。馬合木汗父子兄弟三人情深,雖奪走父親羽奴思汗的汗位,讓羽奴思汗退隱,私下又默許阿黑麻汗佔據察合臺國的東半國立國。但是東半國的實權人物,吐魯番城主幹不離卻因自身的利益關係而反對。所以被羽奴思汗、馬合木汗和阿黑麻汗父子三人共同拋棄,並在阿黑麻汗的陰謀下滅族,將吐魯番城佔據下來,準備以此立國。按蒙古人的思維,莫花爾徹非幹不離的血親,部下也沒有爲主人報仇的習俗,更不會受到主人的牽連,還可轉投阿黑麻汗麾下繼續做部下。只是莫花爾徹怨國主一家人太狠毒,不願做阿黑麻汗的僕從,所以纔出奔自走,不料卻碰到了沙風暴,從而與嶽不羣相爭相識。

    嶽不羣聽後十分感慨,人家蒙古蠻人都知道父子兄弟情深,而自家華山派卻因派中發展的方向,和權力爭鬥而自相慘殺,弄得華山弟子十不存一,十分悽慘。不知有何法能夠避免同樣的慘事繼續發生?或許用宗教信仰的教育能夠避免一點吧,自已該宣揚什麼樣的信仰呢?嶽不羣苦苦的思索着自已的教義。

    當嶽不羣苦苦思索教義的時候,琴奴尋來送早飯了,原來時間已到第二日辰時。一輪紅日從天際間升起,不多時衝破了黑暗中的重重雲霞,完全跳出了地面,顏色真紅得可愛。只一剎那間,這輪深紅的圓日就發出奪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發痛,漫天的雲霞也突然有了光彩。哪裏是沙?哪裏是地?哪裏是天?已全然分不清楚,入眼處一片燦爛的亮光。亮光照在嶽不羣身體上,也升起一片亮光,琴奴不由有些癡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