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家老爺子是朱棣 >第五十二章 皇太孫,請命出京!
    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着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面龍飛鳳舞地題着三個大字,“文淵閣”。天階夜色涼如水,窗內紅燭搖曳,窗外細雨橫斜,積水順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上暈開一圈漣漪,似嘆息似挽留。

    文淵閣中,皇帝的怒火持續了很久,直至夜已將它那漆黑的翅子,展開了。

    從戶部到兵部,再到都察院,一衆大臣皆被罵得體無完膚;冷汗一滴一滴順着臉頰滑落,背後也因害怕而冷汗連連,衣服似乎都要被溼透,要是仔細的看,不難看出他們的身子在微微發顫。

    這時候,朱瞻基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此刻也清清楚楚地記得,皇帝朱棣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的嚴肅。

    只見朱棣滿臉通紅,一直紅到髮根,鼻翼由於內心激動張得大大的,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條條深深的皺紋從緊咬着的嘴脣向氣勢洶洶地往前突出的下巴伸展過去。

    皇帝憤怒極了,他的眼睛虎視着羣臣,他在壓抑着心中的殺意。

    “先把廬州府的災民安置好,纔是目前最爲要緊的事;現在還不是向廬州府那些無能官員揮下屠刀的那一刻。”朱棣在心裏默默的想道。

    對皇帝而言,要砍下誰的腦袋,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需擬寫一道旨意,派遣一隊錦衣衛,就能殺它個人頭滾滾。

    只是,在現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上,如果下旨把廬州府當地的官員都殺了,另外派遣不熟悉當地民情的官員前去賑濟災民,其結果只怕會是適得其反。

    “剛纔太孫還在跟朕說,愚官之害,不亞於貪官污吏;雖身在其位,但不謀其政;平日裏只知道在老百姓的面前耍官老爺的威風,一旦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只會一心的想着怎樣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只會思索着如何將不好的事情掩蓋起來,愚官這心裏壓根就沒有老百姓的位置,壓根就不會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

    “向災民發放賑災的糧食,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怎麼會鬧出民變?老百姓爲什麼會冒着生命危險,選擇在途中搶劫賑災糧食?歸根結底,終究是當地官員做事失了公允,糧食發放得不及時,挨餓受凍的災民實在沒法子了,只能鋌而走險!”

    “天災並不可怕,只要大明的官員上下一心,積極應對,總還是有度過去的那一日;這人禍纔是最令人擔憂的事,只因當地的官員沒把災民安置好,安撫好他們的情緒,這纔會導致民變。足足三四萬人啊,這一旦被野心勃勃的賊人利用,必將造成生靈塗炭!”

    “朕已記不清跟你們說過多少回了;對待百姓,要寬容、仁慈;要勇於爲老百姓做實事,萬不可因爲怕事,而不做事!”

    “欲戴官帽,必承其重!”

    “既然頭上戴着烏紗帽,那就要把老百姓的艱辛看在眼裏,放在心上;應該主動去想法子將老百姓的難題給解決嘍。朕讓他們做官,一個個的都眉開眼笑;朕讓他們將地方上的百姓照顧好,一個個的愁眉苦臉;不將自己的一顆心繫在老百姓身上,又怎麼可能把事情辦好!”

    “發生了災情,朕想盡辦法籌集賑災所需的銀錢、物品。只是讓地方官員下發給災民,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居然還能給辦砸!你們說,還要他們這些當官的有什麼用?白白讓他們領着朝廷的俸祿?一個個的,一天天就琢磨着怎麼才能升官發財?”

    “朕現在甚至還懷疑,朝廷撥過去的賑災銀錢、物品。說不定早就已經被地方官員給層層剋扣,這真正能到災民手中的,只怕是少的可憐!”

    “一個個的,是不是都覺得朕老了,手中的屠刀揮不動了?老虎不發威,還真當朕是隻貓啊!”

    “呵呵……朝廷的德政,一層層的剝削、剋扣;朝廷的仁政,就打着“朝廷不應與民爭利”的幌子,一層層的阻攔。這,就是大明朝的官員;這,就是所謂的滿腹經綸的讀書人!”

    朱棣的聲音慢、低、狠,吐出來的字就像扔出來的石頭。

    他猛然呵呵笑了起來,而且“呵”的聲音越提越高,像是汽笛叫,或者不如說更像是公馬嘶鳴。

    殿內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一衆大臣沒有一人敢站出來說話,一個個的都低着頭,彷彿是一尊尊雕塑。

    朱瞻基在一旁傾聽着,看着老爺子像一掛小炮似的連連作響。

    心中不由的有些感嘆,人人都覺得做皇帝好,其實做皇帝也有難處。

    老爺子看起來威風十足,但其實他的難處也有很多;因爲每一個小小決策,都與老百姓的命運息息相關;每下一個政策決定,都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有時候決策有但凡出現一點點失誤,或許老百姓就進入了水深火熱的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下,老爺子也不容易啊。

    要是遇上手底下的官員偷奸耍滑,這壓力就更大了。

    在老爺子的一連串的咆哮聲中,朱瞻基有些走神了。

    他的腦海中不由的浮現出在後世看過的一個電視節目。

    一個手持羽扇綸巾,戴着眼鏡,身穿長袍馬褂,自稱讀書人,知識分子;搖頭晃腦的在電視上大放厥詞。

    “明朝官員工資低得可憐,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皇帝逼得那些官員不得不貪污受賄。朱棣是搶了他侄兒的皇位,簡直是不忠不孝不義之人。朱棣他在當上了皇帝之後,歧視讀書人,不但給的工資最低,而且手段殘忍,還喜歡虐殺讀書人。”

    朱瞻基對此嗤之以鼻,連標點符號都不信。平心而論,在明初靖難之役後、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官員這個俸祿,雖然在數值上相對前朝來說是少了的一些,但相對於當時明朝的中小地主、自耕農來說還是非常優厚的,更不用說那些沒有自己土地的佃戶了。

    除了朝廷正式的俸祿以外,大明皇朝對京都的官員還有着“免稅”的特權,也就是免除徭役和稅糧;很多中小地主、自耕農民將自家的土地投獻給官員勳貴,以獲得免除賦役;“免稅”的存在,讓京都的官員獲得的灰色收入遠遠超過正式的俸祿。

    而大明的其他地方官員呢,雖然是要交稅,但是減免部分賦稅、徭役,能減少很大的一筆費用。因此,地方上許多商賈和自耕農民都會將自家的商鋪、地契,農田,掛在地方官員的身上。

    就灰色收入而言,就足以令每一位官員衣食無憂。

    由此可見,俸祿的高低和貪官的多少,其實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因爲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沒有人會嫌錢多;低薪或許會導致官員貪污腐化,但高薪也不一定能養出廉潔的官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