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NBA:開局抽中籃板神技 >第291章 張伯倫後第一人
    中場休息,活塞的更衣室內,球員們全都悶着頭不說話。

    本賽季開賽至今戰局不利,已經讓很多核心球員心生不滿了。

    今晚對陣小牛的比賽,雙方打的難解難分,甚至活塞大部分時間還是處於劣勢,更是讓他們無法接受。

    確實小牛是得到了李勳,實力大漲。

    但是上個賽季的小牛,那可是擺爛球隊,聯盟倒數第一。

    結果這個賽季,就能跟他們活塞硬碰硬了。

    這樣一個結果,他們很難接受。

    湯帥也沒說話,他已經打定主意,如果今晚這場比賽輸掉的話,自己立馬就辭職。

    這支活塞已經不是自己想要執教的那種球隊了。

    中場休息結束,雙方人馬重新回到球場。

    這次卡萊爾對陣容做了一番佈置,將老將基德放在了下半場首發出場。

    基德年紀老了,但是要說十分鐘之內的效率,其實還是能夠依靠的。

    尤其是防守端的效率。

    本身基德就是那種除了得分什麼都強的球員,特別是在防守端,依靠着身高和力量方面的優勢,他總能喫死很多一號位球員。

    可惜,這個佈置也沒能起到什麼太驚人的效果。

    庫裏第三節依舊還是爆發,打出了不俗的進攻效率。

    等到第三節結束的時候,雙方竟然還是幾乎平手的局面,小牛隻以81:80領先了一分而已。

    “上帝,這纔是真正的強強對話。”

    “自打李勳領着活塞崛起之後,我就沒見過活塞打這麼勢均力敵的比賽。”

    “我無法形容現在的心情,李勳真的是太神奇了。”

    “他在活塞的時候,能讓活塞成爲一支無往不利的王者之師,到了小牛之後,竟然讓原本倒數第一的小牛,直接變成了能跟三冠王朝球隊掰手腕子的硬茬子。”

    “再看看李勳今晚的三節數據,上帝,我都不敢看了。”

    “38分33籃板6助攻5蓋帽4搶斷,他僅僅只用了三節的時間,就打出了一份雙三十的數據!”

    巴克利大聲驚呼起來,實在是李勳今晚這前面三節有點剛猛。

    三節38分的得分,對於李勳來說,甚至對於一些頂級得分手來說,其實不能說是多麼稀罕的事情。

    但是雙三十,這就太稀罕了。

    NBA歷史能打出雙三十的球員都屈指可數,更別提三節就能打出這樣的數據了。

    而且李勳現在的蓋帽和助攻已經達到五個了,就只差一個搶斷,他就能再次完成五乘五的壯舉。

    歷史上雙三十確實是不少,但是雙三十五乘五數據,那絕對是獨一份兒的。

    李勳只要再來一個搶斷,他將會創造歷史。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也太全能了一點。”

    “以前我們說哪個球員全能,現在想想,有點太兒戲了。”

    “他們在李勳面前也能說是全能?”

    “李勳這纔是真正的全能。”

    一旁的肯尼-史密斯也是幫腔說道,看樣子李勳這三節的數據也是給了他極大的震撼。

    坐在場邊的李勳,咂摸着嘴心中暗道可惜。

    本來半場砍下25籃板後,他雖然嘴上沒說,但是心中已經惦記上了單場50籃板。

    進入聯盟這麼多年,李勳打出過無數的恐怖數據來。

    唯獨就是在籃板端沒有躋身過歷史頂級,前幾個賽季打猛龍的時候,倒是有過單節進攻籃板的記錄。

    可惜這個記錄對比全場的單場籃板記錄,含金量還是太低了。

    目前保持的單場籃板記錄,幾乎全都是張伯倫和拉塞爾保持的。

    最多的是張伯倫的單場55個,然後後面三名就是拉塞爾的51個、49個和49個,再然後並列第五的張伯倫的兩次45個。

    也就是說,想要進入單場籃板榜前三的話,至少得拿到單場50籃板。

    想要進入單場籃板前五的話,則是至少得拿到46個籃板。

    這樣一個籃板記錄,其實後世人基本上是沒有機會打破的。

    1985年往後,唯一一個有機會接近單場40籃板的球員是老橡樹奧克利,他有過單場35籃板的表現。

    這已經算是現代籃球的極限了。

    想要超過這個極限,很難很難。

    不過李勳今晚肯定能超越這個極限。

    很多球迷會很好奇,爲什麼遠古時代的籃板球會那麼多?

    確實也能看出,遠古時代球員的籃板球比現代要多不少。

    更讓人想不通並且很多人都絕對不敢相信的一個事實,張伯倫的籃板率甚至遠遠不如羅德曼。

    沒錯,羅德曼的籃板率比張伯倫高不少。

    甚至樂福巔峯賽季的籃板率都要比張伯倫高。

    這種情況下,遠古時代的球星爲什麼還能籃板球那麼多?

    原因衆說紛紜,有人說是1969年開始更改了籃板計算規則,所以才導致後世球員籃板球下降。

    其實這個說法不對,更改的籃球規則跟球員的個人籃板沒什麼關係,只是更改了球隊總籃板的統計方式。

    球員個人籃板該是多少還是多少,這個沒有更改。

    比較靠譜的解釋,一方面是當時籃球水平差,球員命中率低,導致籃板出現的多。

    籃板出現的多了,那樣籃板率哪怕低一點,個人能搶到的籃板總數也會更多。

    這一點還是有科學依據的,1968年聯盟各支球隊的場均籃板數大概在69個左右。

    後來1969年更改球隊總籃板計算方式,下降到了大概59個。

    即便如此,這59個籃板也要比現代球隊高的多,這個時代各支球隊的平均籃板大概是45個。

    兩支球隊打一場比賽,那就是出現90個總籃板,而遠古時代則是120個左右。

    多出來足足三十個籃板,球員的個人籃板能不多麼?

    另一方面則是遠古時代球員實力差距過大,很多球隊的當家中鋒都不到兩米。

    而現代籃球雖說球員之間也不是沒有實力差距,但是首發中鋒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會太大。

    這麼一看的話,其實也沒必要太過於神化遠古時期的球員,弱當然也不弱,但是要說吊打現代球員,那肯定是不現實的。

    NBA圈子裏,掌握話語權的,一般都是年紀大的人,他們更喜歡通過吹捧遠古時期來擡高自己的身份。

    這就好比再過個五六十年,一提到巴特爾,一些小球迷可能就得幻想了,這傢伙掀翻了奧尼爾?那得是個什麼級別的怪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