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絕境求生崇禎帝 >第387章 從挑擔子的人裏選頂樑柱!
    “經過近一個多月的作戰,目前前線的兵馬已經收復了平度、萊州、膠州三州,下一階段、膠東的工作將以恢復治理爲主。軍令堂這邊給膠州派兩個保安旅過去,並從那一帶再招兩旅的士卒補到北直來。政務部門要抓緊向這一帶的州縣派官吏過去,爭取在年底之前將政務架子搭好,明年年中時完成整體接收和改制事宜。”

    “陛下、膠東原有的官吏還是沿用之前改制牟平和蓬萊的辦法嗎?”

    “太師、朕認爲,今年主要更換和增設從七品以上的官員,明年再進行從七品以下官吏的更換。這些州縣原有從七品以上的官吏,盡數回京在大學裏培訓半年,其原有品級一律撤銷,按大學學習的情況,結業後授予從八品到正七品之間的官職,其他的官吏明年再議!”

    “現下朝廷收復了整個膠東,基本上和原有的登萊巡撫府的地域相當!是不是要恢復登萊巡撫府?”周延儒這話的意思,其實是想問朱由檢是不是考慮將登州知府劉理順順理成章的升成登萊巡撫。

    別看劉理順這人之前以及現在的品級都不怎麼高,但這貨的政治資歷相當硬。硬到什麼程度哪?人家是崇禎七年的狀元郎,還是朱由檢設侍從室之後的首席大祕!對於這樣的人,周延儒是當接班人來看待的,讓他儘可能的趕緊將品級升上來,是再好不過了。

    “巡撫是省級建制纔有的官設,膠東眼下不合適設巡撫府。這樣吧、仿照宣密和津遵關的設置,在膠東設特別行政專署,管治現下朝廷掌控的膠東地盤。”

    明朝的巡撫與清朝的巡撫差別非常大,這個差別主要體現在明朝的巡撫府不是按省來設,或者說明朝的省基本上要比清朝的省都大。比如湖北和湖南在明朝是一個省,整個大明只有十三個省而已。由於省太大,爲了方便管控,會在一個省內設了兩到三個巡撫府。比如陝西省就有三個巡撫府,陝西巡撫府、延綏巡撫府和甘肅巡撫府!而山東是有兩個巡撫府存在的,一個是山東巡撫府、另一個是登萊巡撫府。

    “這樣也行,膠東行署是否還是按副原有宣密行署設級?”

    “既然說到這裏了,朕就一體說說對地方衙門的品級設置的想法。以後、縣衙、根據縣治大小設爲正七品的縣和從六品的縣,州衙也根據大小調整爲從六品的州和正六品的州。府衙則調整爲正五品、從四品、以及正四品三類品級府。行署調整爲從三品、正三品、從二品三類行署。行省調整爲正二品和從二品兩類行省,順天府按正二品行省對待。朕想着明年後還要將朝廷的部級衙門也做調整,分爲從二品的部、正二品的部和從一品的部。宣密行署和津遵關行署爲從二品行署,新設的膠東行署、以及明年要設的遼南行署按從三品的行署進行配置。”

    古代的品級和後世的官員級別有相應的對照,但也有區別,這個區別就在於從縣處級開始,將從品取了之後,便可基本進行對照了。後世是沒有明面上的從品這個序列的,當然、實際上還是有潛規則在裏邊的。同樣是高官,大省部和小省部明顯是差了整整一個序列,同樣的級別,進了班子和不進班子也是明顯差了一個級別。對同樣稱謂的衙門分級分類,一是爲了提拔官員操作方便,二一個也是管治方便,可以節約管理成本。

    “膠東爲從三品的行署?是不是有些配置太低?”

    “不算低了,就這劉理順也不能明正言順的做膠東行署的主官!這樣吧,將登州府升爲正四品的府,同時登州知府暫代膠東行署的專員,暫管膠東行署一應事務。”

    什麼叫不能明正言順?你之前讓宋應升當行署專員的時候,可沒說這種話。周延儒飽含深意的看了皇帝一眼,沒再說話。很明顯皇帝就是不想將劉理順的級別升上去。

    確實是這樣,劉理順侍從室的經歷以及狀元的身份讓朱由檢有些膩歪,若是將他一下子升爲二三品的大員,一是會影響朝廷改制的效果,讓人得出原來的進士還是很喫香的結論。另一個是讓很多人認爲進侍從室,就是攀上了升職的天梯。要不是因爲劉理順的這兩層身份,膠東行署起碼是個正三品的級別。

    朱由檢心裏甚至還想到要不再調一個膠東行署專員過去,但轉念一想似乎也不合適,眼下自己真沒多少能用的人,再說人劉理順的工作能力,也在那兒放着,不能因噎廢食。

    “給膠東調過去的官員,當以何方式抽調?”

    “所有州縣的主官,必須要有當主官的經歷。州衙的兩位主官從北直隸和順天府的縣級主官中選。縣衙的兩位主官,從北直隸和順天府的鎮級主官中選。”

    “陛下、這麼做不合適吧?一是這些人跳級比較大,二是對衙門裏其它官員不公啊。”

    “沒有什麼公不公的事,以後這是定製!新復之地的主官,哪怕是從下一個級別的衙門中選官,也得有正經主政的經驗,包括朝廷各部在內的其它官吏,要想任主官,先平調或者降一級調到已經平靜的地方衙門鍛鍊兩到三年,再視能力往上升。主政一方,哪怕是縣、鎮級衙門,都是很考驗能力的,沒有經驗和歷練是萬萬不行的。有主政經歷,且治績出衆的官員,方是真正的國之棟樑,未來的中樞部門主官,就得從他們中出!之前國朝太注重清貴官和京官,纔給天下釀成了大禍。差點讓國朝遭遇滅頂之災,此禍必須要防!”

    重用主政官員,是朱由檢特別想推行的治國之策。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天天的光弄弄文件,出出主意、給高級官員當小使喚,不擔責任、不挑擔子,這樣的人怎麼頂大梁?從挑擔子的人中選大才,這纔是正經的辦法。比如當初若是用孫傳庭、洪承疇、孫承宗這樣的人組閣和正經掌管兵部,情況應該要比現在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