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絕境求生崇禎帝 >第490章 評書人魔改話劇
    “賣報、賣報、東江時報創刊熱賣,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新民時報東南分社創刊東江時報,國家大事、民生百態盡在其中,朝政風雲、本地風情不可錯過。”

    松江府的大街上,一幫小報童賣力的叫賣着剛剛發行的東江時報。嚴格意義上來說東江時報與新民時報在內容上是有一定雷同性的,關於朝政方面的消息多數是轉載新民時報的消息。只不過在本地民情、以及文藝專欄板塊上不同而已。

    江南這幾年也出現過一些小報,但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形成規模。東林人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搞了無數小報,辦着辦着就關停的關停閒置的閒置,沒幾份報紙形成氣候。

    東林人爲啥沒有辦成一份像樣的報紙?關鍵在於組織不正規、資金來源不穩定。有興趣的時候,大家大包大攬,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熱鬧的很!搞上一段時間,各種理念衝突、出錢多寡的矛盾就出來了。完全不像新民報社這塊,每年宮裏撥的銀元是定額、還有一系列其它營收手段,再加上組織正規、管理標準統一,自然是越辦越好。

    京師的新民時報、現在每期都能刊發近十萬份報紙,印刷技術進步以後,光賣報紙、一份都能賺一文銀元。報紙上刊登的商訊,五十個字就能賣五兩銀元以上!一期報紙的盈利近千兩。一年七十多期、算下來進賬能達到七八萬兩,還有出小說完本、長篇文集的收益,輕輕鬆鬆過十萬兩。

    新民報社,現下所有的員工加起來是一千多人,用二十萬兩銀元養一千多人,報社的員工小日子過得滋潤的很。老阮現在覺得自己比周延儒都牛,手底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有一幫靠稿費活着的閒散文人當幫閒,這樣的待遇妥妥的仕林魁首。

    這次東江時報再辦起來,南北輿論界就全是他一人操持了,地位還能暴漲一大截。

    “小童、你這一份報紙多少錢?”大街上一個閒人向吆喝的報童詢起了價。

    “一份五文、街上買的報紙都是這個價,童叟無欺。”

    “這麼便宜?報上有啥新鮮事啊?”

    “國事、民事、商事皆在其中,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官衙的老爺們也靠着報紙,盡知天下事哪。”

    “你這說的太籠統了,有沒有詳細點的消息?”

    “嘿、你這是想不花錢就知道報上有什麼啊。罷了、我給你免費送兩個消息,京城的話劇團到松江巡演的事知道吧?報上有確切的演出時間、門票價格還有演出陣容的介紹,買了報紙就能全盤知道。朝廷的海軍光復了寧波的事知道吧?報上就有這一戰的詳情,想知道朝廷海軍將鄭賊打的有多慘,趕緊買份報紙來看吧。”

    “有沒有建虜方面的消息?最近朝廷和建虜打的怎麼樣了?”

    “有、建虜已經派人向朝廷求和了,他們想着讓朝廷就此收手,兩朝止戈哪,不過皇爺爺說不答應,向他們提出了新的停兵條件。”

    “什麼新條件?”

    “這你就得買份報紙自己看了。”

    閒人從袖子裏掏出了五文小票,向報童買了一份大開面的報紙。拿在手中,迫不及待的當街看了起來。

    還是自己買一份報紙看起來帶勁,松江府衙門口、以及港口和幾處繁華之地,都有貼報紙供大家免費觀看。可那地方人山人海的,完全不能好好的看報。

    後世的報紙看完後,多數就變成了廢紙,別做他用,甚至大多數報紙都沒人看,單位買來之後就堆在一旁無人問津。這個時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五文錢一份的報紙買了、即使是看完了大多數人也捨不得扔,會專門收集起來,閒着沒事的時候,拿出來再看。

    街面上的茶攤子,還有專門的讀報人,將每期的報紙進行解讀,供不識字的人一邊喝茶一邊瞭解諮訊。

    “聽報上介紹說,話劇裏邊用的道具全是實打實的,每一幕都得換景。你說換景這麼麻煩,演出的時候會不會停半天啊?”茶攤上喝茶的人最近這兩天聊天的內容主要是即將上演的話劇。這玩意太過新鮮,只聽人說特別好看,但大多數人沒看過,全憑想象,自然是越想越玄乎。

    “你們啊是沒看過話劇,換個場根本不用多長時間,最多一刻鐘就能搞定了。話劇最好看的是燈,演出的時候誰說話、燈就照在誰的身上,好看的緊。”

    “燈還會跟着人走啊?老五你看過話劇?”

    “前些日子跑海船,去了趟天津,那邊就有話劇在演,不過不是風雨樓這樣名家雲集的劇,我看的是小品劇,裏邊的人演的可好笑了。”

    “小品劇?哪和正經的話劇有啥差別?”

    “聽人說、大話劇要兩個多時辰才能演完,小品就一刻鐘便能演完。大概差別就是唱戲的摺子戲和全本的不同吧。”

    “原來是這樣啊?看戲的話能看全本還得看全本,這次咱們府裏好不容易有演全本,還是從京裏過來給皇爺爺們演戲的大角,咱可得趕緊排隊將票買上纔行。”

    “聽人說、京裏賣全本的票都一票難求,也不知道咱們府裏的巡演票好買不好買!”

    《風雨樓往事》吳語版在松江府的巡演,可謂是大獲成功。連演五日,每天演出的五百多張票,幾乎是秒空。買不上票的人,甚至都圍在劇院門口等散場,想着從看過的人嘴裏聽聽到底怎麼好看。

    有機靈的茶館說書人,想盡辦法買了張票,將劇裏的內容記下以後,隔天就改編成同人話本,在茶館講書,供那些看不了原版話劇的人聽個新鮮。

    那些說書人,儘管聽的時候都是認真在記,可講的時候多少都會有出入,再說話劇與說書在表現上本來就差別很大。所以當松江府流行起《風雨樓往事》話本的時候,呈現的內容就和原本的話劇版有了極大的差別。

    阮大鋮專門穿便裝去聽了幾場評書版的《風雨樓往事》,聽過之後他覺得儘管魔改嚴重,但核心的意思還是沒變,這就夠了!有這些評書藝人的再加工和傳播,形成的輿論效果只會更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