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絕境求生崇禎帝 >第515章 車站拜相?搞的這一出讓當事人很慌亂!
    海船、對鄭大木來說是最有親切感的事物,往常他只要一踏上大海船,心中會自然而然的生出一股安寧感。

    可這次、踏上自家海船、離開天津港的時候,他的心卻有些慌亂。自到京城之後形成的壓迫感,至今沒有消散。天津港的繁盛,也給他留下了極強的影響。

    曾經他以爲、泉州的月港就已經是世上最爲繁華的港口了,自己也是見過杭州、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可這次北方之行,卻讓他發現,自己是小瞧了大明。人們常說天下繁盛盡在蘇杭,說這話的怕是南方人吧?北邊的京津兩城,似乎絲毫不比江南城池差啊。

    前兩天,大明朝頂級重臣周延儒親自跑到了他的住所,以看望病情的緣由,給他傳了話。若是沒打算與朝廷談出個結果,鄭家的所有人儘可以先回福州,等形成統一意見後,再行談判。另外、陛下對鄭少將軍很是賞識,望其能把持住自己,莫要將自己的前途給耽誤了。

    人就是這麼奇怪,周延儒沒來的時候,鄭家一衆老小想的是如何脫身,可週延儒說他們儘可以離去後,包括小鄭在內的所有人都傻了眼!啥意思?合着不光是咱們不想讓談判有結果,人家似乎也不想取得結果啊。難道那樣苛刻的條件,在他們看來都是最壞的結果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北京如此大度的態度,背後肯定有依仗,莫非他們覺得我鄭家就是案板上的魚,根本沒有掀起風浪的可能?在人家眼裏咱壓根就上不了檯面嗎?

    “大木、周太師讓咱們回去後將鄭彩的家人送到北方,此事給老將軍該如何說?”鄭鴻奎是鄭家的實權人物之一,也是此次北上談判的話事人之一。此時他的心情也不是甚好,面色沉重的與鄭成功並排站在甲板上,回望着漸漸遠去的北方海岸。

    “老叔、此事森兒回去後給父上說吧。鄭彩叛了咱家,哪是他的事,可這次北行,朝廷立信在先,若是我們扣着鄭彩的家人不放與事無補,反倒是格局小了。”

    “兒郎們說鄭彩現在經常出航於朝鮮海域,甚至他的艦船在東瀛一帶都有蹤跡,說不準過些時日,他的艦船會在東瀛航線上與咱們的船隊對上陣,放其家人北上,會不會有後患?”

    “戰場上的事,留在戰場上來解決,莫要牽扯到不相關的婦孺,咱家還沒淪落到以婦孺之命謀活的地步。鄭彩是退了毛的雞不足爲慮,現在最麻煩的是已經在寧波站穩了腳跟的任雙友所部。有張名振這個坐地戶的支持,吾怕他們很快就能繼續南下兵臨福州。”

    “任雙友的海軍確實是當前第一大敵,他們海船上裝的連珠炮兇殘無比,讓我們的船沒有近身之機,屬實難對付。”

    “途徑天津的時候,吾特意留心看了一下商港不遠處軍港的情況,裏邊進出的新船爲數不少啊,若是讓他們的船數再超過了我們,情況就更糟糕了。眼下,最要緊的是回到福州,儘快勸父上圖謀廣州!只要拿下廣州,再與西洋人相商,從他們手裏多買些船炮,局勢尚有可爲。”

    “靠紅毛的火器,恐難抵得住朝廷的火器。”

    “論威力、紅毛的火器確不如北邊的火器,但其海船還是有優勢的。操持靈活,再輔以咱們兒郎海戰的經驗、多用遠炮進行作戰,大抵是能有周旋餘地的。眼下對我們有利的是隻需面對北邊的海軍,而不是還要與他們打陸戰。獻賊身亡後,整個南方應該是再無強手了,只要抓住時機,儘快將兩廣拿到我們的手中,再精練強兵,大局猶有可爲。北邊的朝堂以爲打敗了建虜,天下再無對手,故此才絲毫不在意對咱們招安的事,這就是上蒼賜給咱們的良機,他們遲早會後悔今日的決定。”

    有人離開了京師,有人回到了京師,崇禎二十二年十月,內閣大學士、北直隸總督吳甡,從保定乘着軌道車抵達京城車站。

    剛下馬車,他發現迎接自己的隊伍的陣容有些太過誇張了。不但在京的閣臣、六部尚書、以及九卿悉數在場,連軍令堂的幾位都督都來到了車站,甚至連京城的衛戍部隊白桿兵也有近千人擺開了陣勢,列隊站在車站裏。

    怎麼這麼大的陣勢?吳甡有點被嚇住,趕緊急步向站在人羣最中央的周延儒走去,他要問一下到底是咋回事啊?你們這麼一大幫子人立在這裏,不會就是爲了歡迎我吧?雖然、俺老吳馬上要入閣當首輔了,可也承受不了這麼盛大的迎接儀式啊!

    “鹿友留步,吾等在此是專侯你的,你規整一下儀容準備接旨。”

    頒旨?有那麼急嗎?一大幫子人跑到車站上來幹這事,做的有些莫名其妙了。雖然吳甡有些不理解,但出於對聖旨的尊重,他還是趕緊收拾了一下儀容,跪地準備接旨。

    見吳甡準備好了,周延儒在衆人的簇擁下,緩緩打開聖旨,開始郎聲宣讀起來。

    當老周白鬍子一翹一翹的將聖旨的內容慢慢讀出來後,跪在地上的吳甡都被驚傻了。聖旨的內容其實並不出人意料,就是封他爲大明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相。問題是頒旨的場合和陣勢有點嚇人,這不應該是在皇宮裏乾的事嗎?跑到人流密集的車站來頒這麼重要的聖旨,衛戍部隊的外圍此時已經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好不好?眼前的陣勢,感覺好生奇怪,朝中的大臣,還有皇帝到底在想些什麼?出這幺蛾子幹什麼!弄的聽完旨意的吳甡,此時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這封聖旨從用詞措句來說是感覺拜相的聖旨啊?可大明好久都沒整過這出了。按照古禮,若是真的拜相的話,好像是要三辭三受才合理,反正是不能聖旨一讀,自己就上杆子去接着。現在的麻煩是吳甡也不知道這到底算不算拜相的聖旨,自己以拜相的之意和禮節來對待也不合適,不以這個禮節來對待好像也不合適。怎麼辦?他真的沒注意了!你們搞這一套,能不能事先溝通一下,實在是太難爲人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