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明末當暴君 >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末第一清官
    “我呸!”方浩直接怒了,“毛文龍那個奸臣,他也配?”

    “朱由榔,你……咳咳……你……”孔有德氣極。

    毛文龍在他心目中地位超然,已經不是單純的尊敬和崇拜了,據史書記載,他在投降後金之後,“每言毛大將軍時事,輒於色不自勝”。

    於他而言,毛文龍不僅是爺爺,更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不允許任何人出言污衊!

    “大膽!竟敢直呼天子名諱!”一聲聲怒喝從一衆將領口中發出,差點把孔有德耳朵都給震聾了。

    “毛文龍枉爲人臣!”對方直呼自己的大名,方浩一點也不生氣,“他得朝廷恩賞,卻不思回報,反而擁兵自重,不聽調令,更是冒領軍餉,騷擾地方,袁督師真是殺得好!”

    對於袁崇煥和毛文龍這兩個人,目前頗具爭議,袁崇煥此人方浩不想過多評價,但毛文龍,他不得不說兩句。

    這個人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臣,或許最開始,他還秉持着初心,但到後來,他就完全放飛自我,成爲了一個獨立於大明朝廷之外的“海外天子”!

    他所做的一切,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抵抗後金,都是爲了自己,爲了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

    他專制一方、剽掠商船、殺民冒功、私通外番等等,每一條都是死罪!

    根據史書記載:“毛文龍居海外,屢以虛言逛中朝,登萊巡撫袁可立每代爲奏請。”

    可見這個傢伙不僅不知恩圖報,反而欺上瞞下,屠殺平民以充當韃子,向朝廷冒領軍功和賞賜,陷恩公袁可立於不義之地!

    連這種不忠不義的大奸臣都有人替他“翻案”,方浩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你……你……咳咳……你混賬!”孔有德氣急敗壞道。

    “大膽!”一衆將領再次怒喝道。

    “怎麼?說到痛處了?”方浩冷笑,“你說毛文龍打得韃子節節敗退?但朕想說的是,真正打退韃子的是袁公!跟毛文龍這個奸臣沒有半點關係!”

    袁可立乃歷史上有名的忠臣、民族英雄,也是歷史上十大清官之一!

    百姓們都稱頌他爲袁青天或鐵面御史,可見他的公正廉明,他歷經萬曆、泰昌、天啓、崇禎四帝,爲“四朝元老”之臣,誥“五世恩榮”之賞。

    他爲官剛正不阿,敢於爲民請命,是明代後期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

    但可惜的是,他被滿清不遺餘力地封殺了將近三百年,滿清朝廷拼命地抹殺他的事蹟,禁燬有關於他的傳記和著作,而且在編修《明史》時也拒絕爲他立傳。

    直到清光緒十七年,“袁尚書大石坊”仍被睢州知州王枚以“年久失修”爲藉口強行拆毀。

    當年,袁可立任登萊巡撫,一到任就積極思索對抗後金、收復遼東的計劃。

    據史書記載,他一到登萊,各地兵馬都以他馬首是瞻,“一方豪傑皆在老公祖幕下,士氣自倍,人心自歸。”

    他整訓兵馬,練兵用戚繼光“水軍先習陸戰”之法,積有戰船四千艘,組成了一支五萬餘人的水師陸戰軍隊,與樞輔孫承宗、津撫李邦華、畢自嚴等人戮力策應。

    而他所練兵馬的盛況,堪稱遼東之最:“劃城一面,出納戰艦,黃龍青雀,首尾相接,萬櫓千帆,簇簇其中。”

    袁可立銳意規劃,整肅軍紀,操練水師,打造戰艦,沿海增置炮臺,形成“百里棋佈,鼎足傳烽”的犄角之勢。

    使登萊武備大爲增強,成爲遼東前線的海島基地,確保了明朝沿海疆域一帶的平安,並大大牽制削弱了後金對大明山海關一帶的戰鬥力。

    他拓地築城,招集安置大量逃難流民,屯兵各島間,步步向前推進海上防禦,使具有雄才大略的努爾哈赤就地蜷縮,無以西窺。

    他還設計策反了努爾哈赤的女婿劉愛塔,使得劉愛塔棄金投明,併爲明捐軀,他與努爾哈赤打了七場大仗,次次大捷!

    他夜襲金州,收復旅順,連克金、復、蓋三衛及紅嘴、望海、永寧等多堡要地,收復遼南海島疆土千餘里,後金“四衛已空其三,沿海四百餘里之地奴盡棄之而不敢據,所餘者酉虜千人而已。”

    使登萊、旅順、皮島、石城、寬靉等地連爲一條弧線,對後金形成了一道大大向前延伸的屏障和包圍圈,是明金戰爭史上僅有的敢於主動出擊叫戰,開疆復土的戰略進攻階段。

    經過袁可立的經營,昔日混亂不堪、防務廢弛的登萊地區模樣大變,不僅海面上戰艦雲集,而且經濟快速發展。

    小海沿岸水榭遍佈,歌樂之聲通宵達旦,一時出現了“峯頂通望處,逐設煙墩,屯田農幕,處處相望,商船戰艦之拋泊近岸者不知其數”的繁榮景象。

    有明一代,登萊巡撫共十四任,袁可立最有作爲,是唯一被列入登州名宦祠的人,造就了登州水城的兵戎最盛時期。

    天啓三年四月,天啓皇帝“賜白鏹文蟒以寵異之”。

    然而,這一切都在天啓四年戛然而止。

    因爲滿朝大臣都質疑毛文龍的戰功,加上東林黨人的不斷攻訐,袁可立不得不去核查毛文龍的“大捷”和軍餉。

    毛文龍得知此事後,對袁可立心生忌恨,然而,與毛文龍不同的是,袁可立太屬意這位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愛將了,他寧願連上七疏辭官,也不願調查毛文龍。

    最後,天啓帝准許了他的辭呈,袁可立離開遼東。

    不久之後,大將張盤戰死,無所顧忌的努爾哈赤大舉遷都瀋陽,隨後孫承宗發生柳河之敗,自此,大明遼東戰局因袁可立的離任而急轉直下。

    不過,就算如此,遼東也依舊堅挺了二十幾年,直到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發動“登萊之亂”後,袁可立精心構築的登萊防線才徹底土崩瓦解。

    可以這麼說,毛文龍在遼東的一切,都不過是吃了袁可立的“遺產”,沒有袁可立苦心經營的那三年,毛文龍早被後金給收拾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