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疑兵之計,直接吞滅了梁國,爲大唐平定南方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

    李世明看着李靖不畏生死,毅然決然的選擇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對敵軍進行突然襲擊,心裏自然是佩服不已。

    他李世民能夠走到今天,最大的倚仗不是因爲他爹是李淵,恰恰相反,他爹能夠成爲大唐的第一任皇帝,很大程度上還是沾了李世民的光。

    而李世民的皇位和大唐的江山,都是他親自帶領着軍隊,一仗一仗打下來的。

    所以,李世民並不是宋徽宗那種富貴皇帝,他是一位有着非凡眼光的軍事家和戰略家。

    所以李世民很清楚,要在那樣嚴苛的環境下,做出乘舟而下,突襲敵軍的決斷是需要有着莫大的勇氣和決斷力的。

    一個不小心,可能自己的軍隊還沒有打到敵軍的大營,就會在洶涌的江水中折損掉不知道多少人。

    因此,自古以來,會有人利用特殊的天氣條件來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比如諸葛亮的草船借箭,但是敢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來進行自己的作戰行動的,少之又少。

    ”李藥師,真是用兵如神啊!有他在,朕感覺大唐江山的穩固不在話下!”

    三國時期,尚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看着李靖用了一手疑兵之計,心裏好像突然得到了什麼啓發,趕忙記錄下來。

    “假作真時真亦假,這李靖的思路倒是不錯,我諸葛孔明就收下了!”

    以正合,以奇勝,這是在李靖的作戰過程中很明顯的一個特徵,也證明了他被稱爲大唐的軍神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一手疑兵之計簡直可以說是羚羊掛角,神來之筆,完全把戰場形式給分析透徹了。

    沙丘宮中,始皇帝嬴政看着李靖輕而易舉的攻滅了梁國,清楚的知道這背後的風險有多大。

    “敢於兵行險招,又會用疑兵之計,確實非同常人,但是,與我大秦歷代名將比起來,終究是差了一點。”

    “這後面應該還有其他的非凡表現吧,李靖,讓朕看看你是否能擔當的起這軍神二字吧!”

    嬴政不認爲現在李靖的表現足以和大秦的名將並列。

    要知道,當年的武安君白起,可是爲秦國東進掃平了所有的障礙,立下戰功無數,自己的愛將王翦,更是在秦國吞併六國的過程中獨取五國,如此比較之下,李靖目前的軍功真的該不夠看。

    所以,後續,李靖必然還有大動作纔對!

    未央宮中,漢武帝劉徹回味着李靖的作戰風格。而在在他的回憶中,也有那麼一個人,行軍作戰時不拘古法,順勢而變,從而讓大漢的赫赫威名飄揚在大漠之中。

    “我大漢的大司馬冠軍侯,若不是英年早逝,恐怕能夠創下的功績,足以登上這個十大名將吧!”

    “可惜,天妒英才啊!”

    “這李靖,不知道還能帶來什麼讓人驚喜的表現呢?

    同樣是被列爲十大名將之一的徐達看完了李靖南平蕭銑的作戰過程,心裏不得不感慨:“軍神就是軍神啊!我徐達自認爲滅亡梁國,擊敗蕭銑不在話下,但用這一招恐怕不會想到!”

    每每看到李靖的這一戰,徐達都會思考自己會怎麼打,但是李靖運用計策輕而易舉的就擊敗蕭銑四十萬大軍,讓徐達自愧不如。

    “但是,僅僅如此,就不是李衛公了!想來,接下來應該就是那件事了吧!”

    視頻繼續,張恆的聲音再次響起。

    【貞觀三年,李靖提兵十萬,揮師北上,滅東突厥,一雪前恥!】

    李世民心裏波瀾狂起,想起當初李靖攻滅東突厥那一戰,至今仍然是覺得豪氣滿襟。

    因爲那一場戰爭的成功,把大唐的腰桿子打直了,把整個大唐漢人的驕傲奪回來了。

    擡頭看着半空中巨幕,李世民的思緒飄得有點遠。

    當初隋末羣雄並起,逐鹿中原,大家打的是不亦樂乎,結果讓北方的突厥人趁火打劫了,基本上所有的勢力爲了爭奪天下有一個安穩的環境,都選擇了向突厥人稱臣,當然,連他老李家也沒有例外。

    最後,在李世民的南征北戰之下,李淵終於是登上了皇位,但是突厥人依然是蠢蠢欲動,圖謀中原。

    武德九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因爲就在那一年,李世民發動了震驚天下的玄武門之變,射殺了自己的兄弟,殘忍的從李淵手裏要過了皇位。

    而就在此時,那些突厥人也沒有閒着,當時的頡利可汗聽聞唐朝發生內亂,時局不穩,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便率領大軍南下,直逼長安城。

    突厥人的軍隊一路南下,暢通無阻,直接殺到了距離長安城僅有四十里的涇陽,這對於剛剛登基的李世民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危機,不客氣的說,當時已經到了國家存亡的地步了。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採納大臣們提出的遷離長安的建議,他的選擇是直面突厥,若是這時候自己跑掉,不就會更讓那些突厥人放心前進了嗎?

    “尉遲恭,朕命你爲涇州道行軍總管,抵禦突厥!”

    於是,在勇將尉遲敬德奮勇反擊下,突厥人的先鋒部隊受挫,被殲滅了騎兵千餘人,雖然還是無法阻擋突厥人的攻勢,但是爲後來李世民的決策提供了準備的時間。

    當突厥人一路來到渭水河邊的時候,長安城內已經是人心惶惶了。

    這時候,李世民彰顯出了他作爲一個明君的魄力和決斷力。

    李世民也玩了一手疑兵之計,他親自帶着高士廉、房玄齡等人,一共六騎來到渭水之上,與頡利可汗隔水相望。

    “頡利!你爲何不顧當初的盟約,前來攻打我大唐?背信之人最爲人所不齒,你這樣做難道不怕被天下人所討伐嗎?”

    雖然面對着的是突厥人的二十萬大軍,但是李世民還是鎮定自若,似乎根本沒在怕的!

    渭水另一岸的頡利可汗看着李世民帶着區區幾人就敢和自己在這裏交談,心中更是疑竇叢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