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這麼多年,爲解決各種問題才奔走。現在進了京城,如果不發生什麼意外,張一凡應該是不會再挪地方。

    想想自己這些紅顏,張一凡不禁有些慚愧。

    這就是他突然起心,讓劉曉軒回京的原因,也該讓她們母女過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現在他有機會和沈婉雲,李虹多見面,但李虹一直保持着很節制的關係,不與張一凡過份親近。用她的話說,雖然關注,時時掂掛,但還是少見爲好,尤其是這種私人場合下。在工作上,隨便怎麼接觸都行,因此張一凡進京一個月有餘,跟李虹只單獨見了一面。

    李虹就象那種經久耐用的手機電池,充一次電,能保持很久。

    張一凡倒是與沈婉雲私下見了好幾次,當然,這兩個閨蜜自然都不知道,兩人都是他張一凡的珍藏品。張一凡也極力撇清楚這中間的關係,不要讓兩人知道,否則會很尷尬的。

    如果劉曉軒能來京城,張一凡也想給她們母女一些照顧。沒辦法,既然有了這層關係,就要努力承擔自己應該有的責任。

    只是柳紅,不能讓她在西部呆太久,但又不能一下子把她調過來。還好有柳海在,張一凡也會經常去西部主持工作,算是能照顧到她了。

    張一凡是國務部裏最新上來的副職,負責農村、農業經濟、水利、林業、民政、民族宗教、扶貧開發、防洪抗旱、抗震救災工作。

    分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

    國務部大首長的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張一凡也無所謂,農業就農業,他已經習慣這一切了。當初李天柱聽聞這樣的安排,心裏有些不樂,張一凡應該負責工業,國有資產這一塊,怎麼就負責農業這塊了呢?

    不過對於國務部的分工,他不好干涉。

    國務部除了這幾個副職,還有好幾個委員,象鄭劍鋒就是負責國防動員,領導國防部工作的。他們都是對國務部大首長負責。

    所以那天鄭劍峯找自己,張一凡就猜測到,他有些事情不方便跟國務部大首長說,或者是他已經說了,但上面沒有同意。

    在大力發展國防,需要的是資金,這錢從哪裏來?

    國家的錢都是有預算的,每個地方多少,用於什麼地方,都要有依據的。

    張一凡估計他是想增加這方面的資金,可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可能是國務部大首長沒有同意吧!

    張一凡想,既然自己是負責農業,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他就應該把農村這幾億人口管理好。把農業的工作抓起來。

    改革開放三十年,全國各地變化很大,事實再次證明,工業發展比農業發展更有前途,因此在全國沿海地區,各種工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也爲沿海城市奠定了基礎。

    而以前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進城了,美其名曰農民工。

    農民工進了城,終究還是個農民,成不了工人。

    張一凡就在琢磨着,自己該如何把這項工作抓起來。改變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命運。

    劉曉軒聽了張一凡的話,就跟老媽說了聲,自己帶女兒去旅遊了。老媽年紀大,也不想跟着跑,就準備回舅舅家。

    劉曉軒自然不能告訴她,自己要去見孩子他爸。

    倒是張敬軒在湘省呆了幾年,意外地見到了一位偉人。這位偉人正是前任國務部老總理。張敬軒真沒想到他此刻也回了湘省。老總理說,自己在湘省有一段時間了,一直少有人知道,這次被張敬軒撞破,恐怕這湘省又呆不下去了。

    對此,張敬軒只能苦笑。

    在湘省的日子,雖然只有幾天時間,城市的容貌一天天在發生變化,這街道乾乾淨淨,十分整潔,交警天天都在十字交叉路口指揮值勤。張敬軒親身感受到這些,心裏十分明白,整個城市就差沒有掛標語了。前天他和老伴走在大街上,居然發現很多公務員在大街上掃馬路,還有一些公務員正在搞義務活動,給市民擦皮鞋。

    更有一些人來到街上,扶老人,盲人過馬路。

    張敬軒看到這一幕,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覺得這個世界,突然變得很美好!

    PS:三更到,感謝阿曾大兄弟的打賞!謝謝!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