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我有着過硬的地理知識基礎的原因,姚老爺子邊說邊用手裏的筷子蘸着茶碗裏的茶水,在地板上劃出越來越複雜的龍脈走向示意圖,我竟然能夠無疑遺漏地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的思路被姚老爺子用筷子畫出的龍脈示意圖深深地吸入了進去,我甚至看見一條條活靈活現的龍就在我的眼底呈現。

    我以爲自己的思路陷入得太深,出現了短暫的幻覺,於是使勁甩了一下頭。

    我甩頭的動作引起了同樣全神貫注聽着姚老爺子圖解龍脈的楊晨露的注意,她朝我小聲問道:“你怎麼了?”

    楊晨露的問話當然也打斷了姚老爺子的思路,停住手裏的筷子看着我。

    從幻覺般的狀態中清醒過來的我頗爲抱歉地朝楊晨露和姚老爺子說道:“沒什麼,突然腦子有點犯暈一樣,也許是蹲久了。”

    楊晨露說道:“蹲久了就起來活動一下。”隨後與朝姚老爺子說:“姚老前輩,你繼續講,我的腦子裏已經被你畫出的這副龍脈圖基本上記下了,回頭我就用一張紙把它從腦子裏複製下來。”

    姚老爺子頗爲不信地呵呵笑道:“呵呵……你的記性真的又這麼好?”

    楊晨露說道:“真有這麼好,我小時候的記憶裏更好,一首古詩詞我只要讀上兩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你猜我讀了幾遍就能全文背誦?”

    “幾遍?”姚老爺子問道。

    楊晨露擡起右手,伸出三個手指頭說道:“三遍,就三遍,一次不差!”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你父親提起過你又這樣的特殊才能?”姚老爺子表示不相信地說道。

    楊晨露卻說:“也許是我父親覺得這沒有什麼好值得炫耀的吧?因爲我父親的記憶裏就是超羣的。他看書真的能夠一目十行。”

    “你父親看書有一目十行的本事早就是公開的祕密,但是我沒想到你也有你父親的這種本事。但也不奇怪,畢竟是遺傳嘛。對不對?”姚老爺子說道。

    楊晨露說道:“好了,你還是繼續說龍脈吧!別把你的思路打斷了。”楊晨露說道。

    於是姚老爺子有繼續用手裏的筷子蘸着茶水在地板上邊畫邊說起來。

    “……山在地上行,氣在地下走。華夏地理上的三支幹龍又是怎樣由西向東行進的呢?……”

    “……北龍之氣脈發於祁漫塔格山,行至南山口生出雅拉達澤山和錫鐵山;到達甘肅生髮了祁連山,一直向東生髮出拉北山、合黎山;進人青海形成了達坂山……”

    “……達坂山生賀蘭山,賀蘭山生石嘴山,石嘴山生狼山,狼山生大青山;到山西先生髮出太行山主脈,太行山生出長梁山、呂梁山,長呂二山又生出五臺山、恆山,五臺山、恆山又生出狼牙山等各支脈;到北京的南口關溝,與燕山相接……”

    “……太行山與燕山雖不屬同一龍脈,但仍爲一氣。在南口燕山承接太行脈氣繼續東行進人河北,生髮出霧靈山;往南又生髮平谷的京東大峽脈,大峽脈向東生髮出東陵所在的昌瑞山,昌瑞山東行生青龍山,直到秦黃島……”

    “……霧靈山往北生出承德的風山,風山生髮棋盤山,棋盤山生髮遼寧的虎山;虎山往北又生兩支,一支爲內蒙古的天山,吉林的興隆山,二山行到內蒙合生出大興安嶺……”

    “……另一支爲長白山,長白山形止而氣未止,朝鮮的脈氣與此相接,生出了白頭山和惠山;二山的脈氣隱於海中,直貫倭國,生髮出各列島才就此而止……”

    “……中龍之氣始於阿尼馬卿山,同時生髮出兩支:北爲甘肅的西傾山,西傾山生鼠山,鼠山生武山;氣衝陝西而生岐山,岐山又生秦嶺,與大巴山相接……”

    “……南爲龍脈之氣入西僵先生出他念他翁山,他念他翁山生出沙離裏山,沙離裏山生出涼山,涼山生出大巴山,南北二氣在大巴山又合爲一氣……”

    “……大巴山主脈承接秦嶺之氣分生三支:南生髮出二郎山,二郎山生名山,名山生邛山和睞山,邛睞二脈又生出岷山和峨眉山。岷峨二山生出樂山。中生湖北的武當山,武當山生河南的桐柏山,桐柏山氣聚成大別山……”

    “……龍脈之氣進入安徽,大別山生出潛山、霍山,二山生出嘉山,嘉山生含山,含山生冶山。北生河南的伏牛山,伏牛山生髮了崤山、熊耳山,兩山又生出嵩山……”

    “……龍脈之氣氣入山東生髮出微山和蒼山,二山之氣生出泰山,泰山又生徠山、沂山和魯山,三山擴展而生北圈山、蘭陵和長島,到此臨海爲止……”

    “……南龍之氣發於可可西里山,後生他念他翁山;入雲南生出橫斷山和伯舒拉嶺,二氣往南生出高黎貢山,往北又發生二支:一生爲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過涼山後生出盤於雲貴兩省的烏蒙山,烏蒙山又生湖南境內的巫峽、龍山、武陵山、雪峯山。四脈氣交而生南嶽衡山……”

    “……衡山之氣進入江西又生武功山和羅霄山;兩山脈氣化之成景岡山。以景岡山爲少祖又生南北二支:北爲九嶺山,九嶺山生廬山,廬山之氣貫於安徽又生髮黃山;過安徽到浙江派生出天目山、莫干山和牛頭山此後,牛頭山生煤山,莫干山生金山,最後匯於上海吳淞口和杭州灣……”

    “……橫斷山和伯舒拉嶺所生另一支,先是滄山、寧靜山、怒山、無量山、哀牢山。五山之氣入老撾生髮拾宋早再山;此山不但沒有南延反而回頭入廣西,生髮十萬大山,十萬大山生出靈山,靈山生出雲開大山,雲開大山又生出大瑤山……”

    “……大瑤山脈氣入廣東而生雲霧山,雲霧山之氣生髮出佛山、中山和羅浮山,三氣匯成九連山,再生大庾嶺,大庾嶺生蓮花山……”

    “龍脈之氣入福建而生武夷山,再生雲山;入浙江則生出仙霞嶺、括蒼山,還生出南雁蕩山……”

    “……南龍在歷史上認爲止於江浙。實際上,龍脈之氣過海到達寶島後仍未阻斷,而是越過巴坦羣島,擴散至整個南亞地區,最後與發於崑崙山西南的龍脈之氣脈合爲一體,這便是崑崙山龍脈入藏後生發的世界屋脊喜瑪拉雅山……”

    “……再此山入氣行入印度而生髮東高止山到斯里蘭卡。東來的龍脈之氣脈經菲律賓於西南之氣相交,擴經周邊諸國至澳大利亞,南龍氣脈纔算真正的終止……”

    “……對於伸向西洲的兩支幹龍,歷史上古人只認爲由崑崙山生髮,而沒有透露過它們的氣脈走向。這兩支幹龍的脈向爲西北、東北各一支:――崑崙山之氣首先在北面生化了北疆境內的天山山脈……”


章節報錯(免登陸)